察处即是知,无有二也。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
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
又有此三变也。
先生悯宋儒之后学者以知识为知,谓人心之所有者不过明觉,而理为天地万
物之所公共,故必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后吾心之明觉与之浑合而无间。说是无
内外,其实全靠外来闻见以填补其灵明者也。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
也,故于致知格物之训,不得不言「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
其理」。夫以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工夫。良知感应神速,无
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
大旨,不出于是。而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
释氏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此明
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为绝异。然其归理于天地万物,归明觉于吾心,
则一也。向外寻理,终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纵使合得,本体上已费转手。故
沿门乞火,与合眼见暗相去不远。先生点出心之所以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
金镜已坠而复收,遂使儒释疆界渺若山河,此有目者所睹也。试以孔孟之言证之: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5
致吾良知于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谓「人能弘道」乎?若理在事物,则是道
能弘人矣。告子之外义,岂灭义而不顾乎?亦于事物之间求其义而合之,正如世
儒之所谓穷理也。孟子何以不许之,而四端必归之心哉?嗟乎!糠秕瞇目,四方
易位,而后先生可疑也。
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中,诏从祀孔庙,称「先儒王子」。
阳明传信录
暇日读《阳明先生集》,摘其要语,得三卷。首《语录》,录先生与门弟子论
学诸书,存学则也。次《文录》,录先生赠遗杂着,存教法也。又次《传习录》,
录诸门弟子所口授于先生之为言学、言教者,存宗旨也。先生之学,始出词章,
继逃佛老,终乃求之六经而一变至道,世未有善学如先生者也,是谓学则。先生
教人吃紧在去人欲而存天理,进之以知行合一之说,其要归于致良知。虽累千百
言,不出此三言为转注。凡以使学者截去之绕,寻向上去而已,世未有善教如先
生者也,是谓教法。而先生之言良知也,近本之孔孟之说,远溯之「精一」之传。
盖自程朱一线中绝,然后补偏救弊,契圣归宗,未有若先生之深切着明者也,是
谓宗旨。则后之学先生者,从可知已。不学其所悟而学其所悔,舍天理而求良知,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6
阴以判孔孟之道而不顾,又其弊也。说知说行,先后两截,言悟言参,转增学虑,
吾不知于先生之道为何如?间尝求其故而不得,意者先生因病立方,时时权实互
用,后人不得其解,未免转增离岐乎?宗周因于手抄之余,有可以发明先生之蕴
者,僭存一二管窥,以质所疑,冀得藉手以就正于有道,庶几有善学先生者出,
而先生之道传之久而无弊也。因题之曰「传信」云。崇祯己卯七月既望,后学刘
宗周书。
语录
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所谓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
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明道云:「才学便
须知有着力处,既学须知得力处。」诸友宜于此处着力,方有进步,异时始有得
力处也。「学要鞭辟近里着己」,「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为名与为利,虽清
浊不同,然其利心则一」,「谦受益」,「不求异于人,而求同于理」。此数语,宜
书之壁间,常目在之。举业不妨功,惟患夺志。只如前日所约,循循为之,亦自
两无相碍。所谓知得,则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业。(《与辰中诸生》)
刊落声华,是学人第一义。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7
志道恳切,固是诚意,然急迫求之,则反为私已,不可不察也。日用间何莫
非天理流行?但此心常存而不放,则义理自熟,孟子所谓勿忘勿助、深造自得者
矣。(《答徐成之》)
此语自是印过程朱。
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
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
识得仁体矣。若驳杂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亦才拂
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弗以为烦难
而疑之也。凡人情好易而恶难,其间亦自有私意气习缠蔽在,识破后自然不见其
难矣。古之人,至有出万死而乐为之者,亦见得耳。向时未见得向里面意思,此
工夫自无可讲处。今已见此一层,却恐好易恶难,便流入禅释去也。昨论儒释之
异,明道所谓「敬以直内则有之,义以方外则未」,毕竟连「敬以直内」亦不是
者,已说到八九分矣。(《答黄宗贤应原忠》)
已见后方知难,正为此镜子时时不废拂拭。在儒释之辨,明道尚泛调停,至
先生,始一刀截断。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