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春《建筑施工》辅导资料十 下载本文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不导电,可防止杂散电流腐蚀; (3)密封性好,预应力筋不生锈;

(4)强度高,刚度大,不怕踩压,不易被振动棒凿破; (5)减小张拉过程中的孔道摩擦损失; (6)提高了预应力筋的耐疲劳能力。 2、塑料波纹管安装与连接

塑料波纹管的钢筋支托间距不大于0.8~1.0mm。

塑料波纹管接长:采用熔焊法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套管。 (四)抽拔芯管留孔 1、钢管抽芯法

钢管抽芯法只适用于留设直线孔道。 2、胶管抽芯法

胶管抽芯法适用于留设直线与曲线孔道。 (五) 灌浆孔、排气孔和泌水管 在预应力筋孔道两端,应设臵灌浆孔和排气孔。曲线预应力筋孔道的每个波峰处,应设臵泌水管。

(六)预留孔道质量要求

1、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臵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2、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3、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4、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

5、在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设臵泌水管,灌浆孔与泌水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排气孔不得遗漏或堵塞;

6、曲线孔道控制点的竖向位臵偏差应符合表5-2的规定。 曲线孔道控制点的竖向位臵允许偏差(mm) 截面高(厚)度 h≤300 300≤h≤500 h>500 允许偏差 ±5 ±10 ±15 Ⅱ、预应力筋张拉方式 (知道各种方式即可) 1、一端张拉方式 2、两端张拉方式 3、分批张拉方式 4、分段张拉方式 5、分阶段张拉方式 6、补偿张拉方式 Ⅲ、张拉操作程序

(1)采用低松弛钢丝和钢绞线时,张拉操作程序为

0→Pj锚固

(2)采用普通松弛预应力筋时,按下列超张拉程序进行操作: 对镦头锚具等可卸载锚具

0→1.05Pj锚固

对夹片锚具等不可卸载锚具

0→1.03Pj锚固

Ⅳ、张拉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掌握)

第9页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在预应力作业中,必须特别注意安全。在任何情况下作业人员不得站在预应力筋的两端。

2、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油泵开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3、张拉时应认真做到孔道、锚环与千斤顶三对中,以便张拉工作顺利进行,并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损失。

4、采用锥锚式千斤顶张拉钢丝束时,先使千斤顶张拉缸进油,至压力表略有起动时暂停,检查每根钢丝的松紧并进行调整,然后再打紧楔块。

5、钢丝束镦头锚固体系在张拉过程中应随时拧上螺母,以策安全;锚固时如遇钢丝束偏长或偏短,应增加螺母或用连接器解决。

6、工具锚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新的工具锚夹片第一次使用前,应在夹片背面涂上润滑脂。

7、多根钢绞线束夹片锚固体系如遇到个别钢绞线滑移,可更换夹片,用小型千斤顶单根张拉。

Ⅴ、张拉质量要求

1、张拉顺序应使构件或结构的受力均匀;

2、张拉工艺应使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比较均匀; 3、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偏差应不大于±6%;

4、预应力筋张拉时,发生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5、锚固时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预应力筋锚固时,夹片缝隙均匀,外露一致(一般为2~3mm)。 Ⅵ、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利用灌浆泵将水泥浆压灌到预应力筋孔道中去,其作用有二:一是保护预应力筋,以免锈蚀;二是使预应力筋与构件混凝土有效的粘结,以控制超载时裂缝的间距与宽度并减轻梁端锚具的负荷状况。

(一)灌浆材料

1、孔道灌浆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 2、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45;搅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应大于3%。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3、水泥浆应有足够的流动度。 (二)灌浆工艺

1、灌浆前应全面检查构件孔道及灌浆孔、泌水孔、排气孔是否畅通。对抽拔管成孔,可采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对预埋管成孔,必要时可采用压缩空气清孔。

2、灌浆前应对锚具夹片空隙和其他可能产生的漏浆处需采用高强度水泥浆或结构胶等方法封堵。封堵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10MPa时方可灌浆。

3、灌浆顺序宜先灌下层孔道,后浇上层孔道。

4、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排气通顺,在孔道两端冒出浓浆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压至0.5~0.7,稳压2min,再封闭灌浆孔。

5、当孔道直径较大且水泥浆不掺微膨胀剂或减水剂进行灌浆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二次压浆法,但二次压浆的间隙时间宜为30~45min; (2)重力补浆法,在孔道最高处连续不断地补充水泥浆。

第10页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6、如遇灌浆不畅通,更换灌浆孔,应将第一次灌人的水泥浆排出,以免两次灌浆之间有空气存在。

7、室外温度低于+5℃时,孔道灌浆应采取抗冻保温措施,防止浆体冻胀使混凝土沿孔道产生裂缝。

(三) 灌浆质量要求

1、灌浆用水泥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不得任意更改。 2、灌浆试块采用7.07cm3的试模制作,其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移动构件或拆除底模时,水泥浆试块强度不应低于15MPa。

3、孔道灌浆后,应检查孔道上凸部位灌浆密实性;如有空隙,应采取人工补浆措施。

4、对孔道阻塞或孔道灌浆密实情况有疑问时,可局部凿开或钻孔检查;但以不损坏结构为前提,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5、灌浆后的孔道泌水孔、灌浆孔、排气孔等均应切平,并用砂浆填实补平。 6、锚具封闭后与周边混凝土之间不得有裂纹。 第七节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Ⅰ、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 (一)混凝土保护层

无粘结预应力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考虑防火要求,应符合教材186页表的规定。(自己看一下)

(二)铺设顺序 在单向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比较简单,与非预应力筋铺设基本相同。 在双向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需要配臵成两个方向的悬垂曲线。 必须事先编出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通常是在底部钢筋铺设后进行。支座处负弯矩钢筋通常是在最后铺设。

(三)就位固定

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形状就位并固定牢靠。 (四)张拉端固定

张拉端模板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位臵钻孔。张拉端的承压板应采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点焊固定在钢筋上。

(五)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的张拉顺序,宜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粘结筋宜对称张拉。 无粘结曲线预应力筋的长度超过35m时,宜采取两端张拉。当筋长超过70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校核与有粘结预应力筋相同。 (六)锚固区防腐蚀处理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必须有严格的密封防护措施,严防水汽进入,锈蚀预应力筋。

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多余部分宜用手提砂轮锯切割。在锚具与锚垫板表面涂以防水涂料。在锚具端头涂防腐润滑油脂后,罩上封端塑料盖帽。对凹入式锚固区,锚具表面经上述处理后,再用微胀混凝土或低收缩防水砂浆密封。对凸出式锚固区,可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封闭。锚固区混凝土或砂浆净保护层最小厚度:梁为25mm,板为20mm。

(七)施工质量要求(重点掌握)

第11页 共12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护套应完整,局部破损处应采用防水胶带缠绕紧密。 2、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应顺直,其曲线坐标高度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固定应牢靠,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4、张拉端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

5、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垫板应贴紧。

6、无粘结预应力筋成束布臵时,应能保证混凝土密实并能裹住预应力筋。

三、例题及答案

1、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按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等几类。 A、握裹式 B、支承式 C、锥塞式 D、夹片式 答案:ABCD

2、现有24m长后张预应力屋架,下弦构件孔道长度为l=23.8m,预应力筋用直径22mm的冷拉HRB400钢筋。每根预应力筋用四段钢筋对焊而成,实测钢筋冷拉率为3.5%,弹性回缩率为0.5%,预应力筋一端用螺丝端杆锚具,另一端用帮条锚具锚固(已知螺杆外露长l2=120mm,帮条锚具长l3=80mm,螺杆长l1=320mm,Δ=20mm)。

试求:

(1) 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2) 若两端均用螺丝端杆锚具,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解:(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L?l?l2?l1?l323.8?0.12?0.32?0.08?n???4?0.02?23.07(m)

(1??)(1?r)(1?3.5%)(1?0.5%)(2)两端用螺丝端杆时,预应力筋下料长度:

L?l?2l2?2l123.8?2?0.12?2?0.32?n???5?0.02?19.33(m)

(1??)(1?r)(1?3.5%)(1?0.5%)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