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数学
11V??S?R?3?S底?R?S底?h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B?ACD侧33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
六. 空间向量.
1. (1)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亦称平行向量,指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 注:①若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共线.(3) [当b?0时,不成立] ②向量a,b,c共面即它们所在直线共面.(3) [可能异面]
③若a∥b,则存在小任一实数?,使a??b.(3)[与b?0不成立] ④若a为非零向量,则0?a?0.(√)[这里用到?b(b?0)之积仍为向量]
(2)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 ∥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具有唯一性),使a??b.
(3)共面向量:若向量a使之平行于平面?或a在?内,则a与?的关系是平行,记作a∥?. (4)①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不共线,则向量P与向量a,b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y使P?xa?yb.
②空间任一点、B、C,则OP?xOA?yOB?zOC(x?y?z?1)是PABC四点共面的充...O.和不共线三点......A.....要条件.(简证:OP?(1?y?z)OA?yOB?zOC?AP?yAB?zAC?P、A、B、C四点共面) 注:①②是证明四点共面的常用方法.
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a,b,c不共面...组x、y、z,使p?xa?yb?zc.
推论:设O、A、B、C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OP?xOA?yOB?zOC(这里隐含x+y+z≠1).
A注:设四面体ABCD的三条棱,AB?b,AC?c,AD?d,其
BM1中Q是△BCD的重心,则向量AQ?(a?b?c)用AQ?AM?MQ即证. 3GCD3. (1)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 ①令a=(a1,a2,a3),b?(b1,b2,b3),则 a?b?(a1?b1,a2?b2,a3?b3)?a?(?a1,?a2,?a3)(??R)a?b?a1b1?a2b2?a3b3
第 37 页 共 56 页
高考复习——数学
a∥b?a1??b1,a2??b2,a3??b3(??R)?a1a2a3?? a?b?a1b1?a2b2?a3b3?0 b1b2b3a?a?a?a12?a22?a32(用到常用的向量模与向量之间的转化:a2?a?a?a?a?a)
???a1b1?a2b2?a3b3?a?b cos?a,b?????222222|a|?|b|a1?a2?a3?b1?b2?b3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d?(x2?x1)2?(y2?y1)2?(z2?z1)2.
(2)法向量:若向量a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a??,如果a??那么向量a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3)用向量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是平面?的法向量,AB是平面?的一条射线,其中A??,则点B到平面?的距离为|AB?n||n|. ②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n1,n2分别是二面角??l??中平面?,?的法向量,则n1,n2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n1,n2方向相同,则为补角,n1,n2反方,则为其夹角). ③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a??平面?,A?B?a,C?D??,且CDE三点不共线,则a∥?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使AB??CD??CE.(常设AB??CD??CE求解?,?若?,?存在即证毕,若?,?不存在,则直线AB与平面相交).
An▲BB?CA▲n1CDE?n2??
常用结论、方法和公式
1.从一点O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AOC,则点A在平面∠BOC上的射影在∠BOC的平分线上;
2. 已知:直二面角M-AB-N中,AE ? M,BF? N,∠EAB=?1,∠ABF=?2,异面直线AE与BF所成的角为?,则cos??cos?1cos?2;
3.立平斜公式:如图,AB和平面所成的角是?1,AC在平面内,BC和AB的射影BA1成?2,设∠ABC=?3,则cos?1cos?2=cos?3;
BDAA1C?4.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1)平移法: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中选择一特殊点,作另一条的平行线;
(2)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或完整的几何体,如正方体、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等,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
第 38 页 共 56 页
高考复习——数学
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它的三条边分别是平面的垂线段、斜线段及斜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通常通过斜线上某个特殊点作出平面的垂线段,垂足和斜足的连线,是产生线面角的关键; 6.二面角的求法
(1)定义法: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
(2)三垂线法: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3)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由此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
(4)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S射=S原cos?,其中?为平面角的大小,此法不必在图形中画出平面角;
特别:对于一类没有给出棱的二面角,应先延伸两个半平面,使之相交出现棱,然后再选用上述方法(尤其要考虑射影法)。 7.空间距离的求法
(1)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高考要求是给出公垂线,所以一般先利用垂直作出公垂线,然后再进行计算;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般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垂线再求解;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是用垂面法,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来作,因此,确定已知面的垂面是关键;二是不作出公垂线,转化为求三棱锥的高,利用等体积法列方程求解; 8.正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记为?,则S侧cos?=S底;
9.已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因此有
cos2?+cos2?+cos2?=1; 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侧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则有cos2?+cos2?+cos2?=2;
10.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等与其体对角线长;
11.欧拉公式:如果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为V,面数为F,棱数为E.那么V+F-E=2;并且棱数E=各顶点连着的棱数和的一半=各面边数和的一半;
12.柱体的体积公式:柱体(棱柱、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柱体=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
13.直棱柱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S直棱柱侧= c? (c表示底面周长,?表示侧棱长) 14.棱锥的体积:V棱锥=
S棱柱全=S底+S侧
1Sh,其中S是棱锥的底面积,h是棱锥的高。 3215.球的体积公式V=?R3,表面积公式S?4?R;掌握球面上两点A、B间的距离求法:(1)计算线段AB的长,(2)计算球心角∠AOB的弧度数;(3)用弧长公式计算劣弧AB的长;
43
高中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定理
一、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 2. 可以有重复元素的排列. .......
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元素,元素可以重复出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那么第一、
第 39 页 共 56 页
高考复习——数学
第二……第n位上选取元素的方法都是m个,所以从m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n个元素可重复排列数m·m·… m = mn.. 例如:n件物品放入m个抽屉中,不限放法,共有多少种不同放法? (解:m种) 二、排列. 1. ?对排列定义的理解.
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相同排列.
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排列数.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
m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An表示.
n?排列数公式:
Am?n(n?1)?(n?m?1)?n!(m?n,n,m?N)
(n?m)!注意:n?n!?(n?1)!?n! 规定0! = 1
mmmm?1mm?1mm?10 An 规定Cn?CnAn??nAnn?1 1?An?Am?Cn?An?mAn?12. 含有可重元素的排列问题. ......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有k个不同元素a1,a2,…...an其中限重复数为n1、n2……nk,且n = n1+n2+……nk , 则S的排列个数等于n?n!.
n1!n2!...nk!例如:已知数字3、2、2,求其排列个数n?(1?2)!?3又例如:数字5、5、5、求其排列个数?其排列
1!2!个数n?3!?1.
3!三、组合. 1. ?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Amn(n?1)?(n?m?1)n!m?组合数公式:C?n? C?nmm!m!(n?m)!Ammn?两个公式:①Cn?Cmn?mn; ②Cm?1mmn?Cn?Cn?1
①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就剩下n-m个元素,因此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n-m个元素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是一样多的就是说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m个元素的唯一的一个组合.
(或者从n+1个编号不同的小球中,n个白球一个红球,任取m个不同小球其不同选法,分二类,一
1m?1m类是含红球选法有Cm?n?C11?Cn一类是不含红球的选法有Cn)
②根据组合定义与加法原理得;在确定n+1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方法时,对于某一元素,只存在
1取与不取两种可能,如果取这一元素,则需从剩下的n个元素中再取m-1个元素,所以有Cm?n,如果
第 40 页 共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