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节目主持人在话筒与镜头前的良好状态
节目主持人在具备了诸多良好素质的前提下,最终决定其能否成功主持的关键因素,就是他(她)在话筒与镜头前的状态如何了。良好的现场状态,可以使“胸中成竹”生机勃勃地跃然于声波、荧屏中;反之,则会使“心中之竹”成为“笔下之枯草”,形神俱失。因此可以说,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话筒与镜头前的状态如何,是衡量一个主持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主持人现场主持的状态,与感觉是否准确、是否到位密切相关。我认为节目主持人现场感觉一般表现为四种类型:无感觉类型、感觉空泛类型、感觉错误和感觉正确类型。这种正确“感觉”不是空灵、神秘而不可捉摸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在长期实践积累中获得的。 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的活动,故而,了解并把握人际传播的特点,对于主持人寻找良好的现场感觉,不失为一把钥匙。美国著名传播学教授唐.库什曼认为:“人际环境中的沟通以其亲密性特征而不是疏远冷淡性特征,与?纯交谈?、?礼仪式闲聊?、或?浅交谈?毫无共同之处。人际沟通是人们彼此变为好朋友或知己的中介,包含着有关人员的独特自我观相互渗透的过程。为使这种渗透成为可能,参与沟通的每个人都必须表露有关自己的独特自我形象的信息。”显然,人际沟通以彼此平等、亲和、不掩饰个性为主要特征。主持人为达到最好的交流状态,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主持人应具在的最佳感觉。具体体现为: 一、语境感
所谓语境,即语言环境,其中包括语言过程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里针对后者而言。主要由场景、方式、交际者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有所改变,都可以产生新的语境。不同的语境决定并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借助广播电视媒介来表达,在自身特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词汇选择、组合手段、表达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主持人要在话筒与镜头前运用好语言,就要把握广播电视的语境特点,找到正确的语境感觉。 二、呼应感
呼应感是良好语境感的具体表现,也是其所应达到的现场语言传播效果。人际交流少不了呼应,没有相互的呼应,难以形成沟通、交流。主持人在演播过程中,要努力营造出有所呼应的传播氛围。这种呼应体现在: 1.语言的反弹感
主持人说话是有的放矢,与心中的“对象”在进行交谈的,不是单一的我说你听,而是我说的同时,也在听“你”的心声,虽然“你”没有出声(除了热线直播),可我的说是接“你”的心声而言的,这就是一种反弹,就是呼应 2.目光的交流感
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用有声语言来传播信息,同时还用他的体态语与观众交流情感。目光的交流感一则来自明确的对象感、受众意识;二则不容否认与经验积累相关。没有一定量的实践操作、适应,很难达到镜头前的目光灵活、轻松自如的交流境界。这也是为什么演员面对电视采访或担当节目主持人,都自然、松弛,驾轻就熟的主要原因。 3.场上人员的沟通感
主持状态的呼应感还体现在主持人之间的呼应;主持人与嘉宾及现场参与者
的呼应。
两人以上的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尤其要注意主持人之间的呼应关系。所谓和谐的搭档就是主持人各方在主持节目中达到默契、沟通之后,所形成的最佳呼应关系。至今公认的最佳搭档如《正大综艺》的主持人赵忠祥、杨澜,《午间半小时》的主持人傅成劢、虹云;在国外,则曾有美国ABC的黄金搭档亨特利和布林克利。
所以,有没有呼应,呼应得好不好,妙不妙,是衡量主持人是否真正进入状态,是否真正“心中有人”、“目中也有人”,是否能够沟通、驾驭现场各类人物的尺度。
三、自信感 自信,是主持人获得现场良好状态的基本保证。有了充分的自信心,他(她)才有可能镇静自若,神思清晰的主持驾驭节目。即便你是初上节目的新手,或者尚有这样、那样不是,但是,一旦上节目,主持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应该是十分饱满、充满自信的。要敢于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当然,自信心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在基础作支撑,不可能靠虚张声势故作镇静便能获得的。任何出色的现场表现无不建立在对节目的准确把握与演播前的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四、新鲜感
主持人既要在镜头前沉稳老练,对内容滚瓜烂熟,又要始终以充分的新鲜感面对无数受众,这似乎有矛盾。其实不然,新鲜感是一种情绪状态外化的因素,是一个精神饱满、充满生机的主持人形象的内在动因。对生活失去新鲜感的人,一定是一个疲惫的、消极的、没有激情的人;没有新鲜感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源泉便会枯竭;一个节目主持人,面对话筒、镜头,没有新鲜感,他的演播、主持的情感便成为无源之水,干瘪、无生机、无色彩,更何谈富有感染力。
故赵忠祥以其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深有体会地说:“电视播音员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丧失了镜头前的新鲜感,缺乏新鲜感就丧失了激情;丧失了激情,就会使观众看到一个对工作与生活没有兴趣的形象。感情一要自然,二要充实,缺一不可。在镜头前的振奋感和运动员的保持竞技状态一样,要有跃跃欲试,不可按捺的冲动与激情。”主持人与播音员在镜头前的感觉是有许多相通的地方的。因此,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每一天的太阳都应该是崭新的,每一次节目都应该是同中有异的,每一个新朋友都在等待着你“出新”。对“烂熟”的内容,要给自己留下点发挥的空间。全神贯注地提起精神,时时准备捕捉时机,迸发智慧的火花。主持人要有“喜新厌旧”的欲望,无论对自我,还是对栏目,要有热情去寻找新意、挖掘新意、创造新意,这对不断发展节目,完善自我都有益无弊。
论主持人在镜头前,如何更好地运用身体语言
一.(詮釋主持人)
(一)(主持人的職業特性)
1.(什麽是主持人)
主持人是一個重要的岗位。主持人在大众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主持人是采用人际传播形式来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作為政府的喉舌來向人民傳播健康積極內容的人,其任务是传播节目内容,而不是传播自己。主持人这种形式对推廣宣傳的增益作用,是在于它把电子媒介的优势和大众传播信息来源的优势,与人际传播的情感优势融于一体。所以,主持人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节目内容、风格的需要,宣傳正確的東西,樹立良好的表率。主持人的工作,并不是一种完全规范性的操作,而是一种帶有创造性的劳动。其传播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自身文化素养的高低和社会阅历的深浅,还有他们天赋的外貌、智慧和气质。
主持人給老百姓的印象,多以帥哥美女居多,其實,你自己看每個主持人,也許他們長得并不是那樣的完美無挑剔,但是卻很耐看,讓人賞心悅目。那是因為他們的內在氣質與外在氣質并存。
2.(主持狀態)
主持人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在觀眾面前,不光需要主持人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充足的準備,還需要外形、气质、言语、动作、修饰等方面的輔助。我們通常將這些輔助稱作主持狀態。
主持人的一舉一動都被觀眾所關注著,有一個良好的主持狀態,節目的宣傳效應便也大為增益。
状态,是人和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所谓形象,即状态。一提到主持人形象,许多人就很自然地从这个人的外貌、气质、修饰作出评价。对不对呢?不能说不对,但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形象是什么?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事物的具体状态。这里的关键词是“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也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包括人和物)的状态引起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活动,那它就具有了形象的意义,否则,就称不上形象。人们对某一个人产生感觉,进而产生思想和感情活动,是正反双向的,如喜欢、爱慕、尊敬或讨厌、鄙视、憎恨等。对节目主持人来说,他们的主持状态若能唤起受众美好和喜爱的思想和感情活动,可称这个主持人形象优美;若不能引起受众美好和喜爱的思想和感情活动,可称这个主持人形象不佳;若他的主持状态引起了受众的逆反心理,则可称为这个主持人形象很糟糕。
(二)(良好的主持狀態)
那么,主持人怎樣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主持狀態呢呢?大体包括以下幾點。 1,外形。外形是一个人的外部形状,也称相貌、外貌、长相。一个人长得怎么样,或漂亮、或普通、或不漂亮甚至丑,都会给人一种印象、一种感觉,这种印象和感觉必然成为这个人形象的感官要素。我们不能用一个五官不端正的人来主持节目,但也不一定非要选一个长得漂亮的不可。关键在于主持人的外观要有特点,并富有个性魅力,能引起别人亲切、喜欢或欣赏的思想和感情活动。
2,氣質。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特点。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并在这个人的外部抹上了一层个性色彩。
气质是文化,是修养,是能让人感受到的,并起长远作用的形象要素。气质有天赋的因素,也有通过学习、修养和锻炼而获得的因素。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言語。言语是主持人传达节目内容、体现个性和才学的重要窗口。主持人的语音、语气、语调以及用词造句,不仅表现为外部形态,而且能反映出他的文化、思想、智慧、情操、审美等内涵。言语既是主持状态,又是主持技能。作为主持状态,它是引起受众思想和感情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4,動作。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是任何一个主持人或多或少所要运用的,並且是當你擁有了良好的語言條件與豐富的知識儲備后,更加關鍵的一點。主持人不可因忽视身体语言的提炼和运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可手舞足蹈而显得轻浮。因此是否适量而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不仅够成主持状态,而且影响传播效果。
二.(如何去創作一個良好的主持狀態)
(一)(動中說)
1.(態勢語言)
主持人的特性之一,就是通过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去接近和感染受众,
以争取最佳的传播效果。長期以來,我們的主持人缺乏個性美,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持人缺乏自覺運用態勢語言的意識,不注重發揮自身態勢語言的特點,這是個重要的原因。
有傳播學者認為,在面對面的信息傳遞中,35%是通過嗓音語言獲得的,
而65%則是通過態勢語言獲得的。更有學者認為,從態勢語言獲得的信息超過65%。
因此,主持人必須了解如何去创造一种良好乃至优美的主持状态,以引
起受众美好的思想和感情活动,以此而争取观众,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主持人,在演播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何显示自我的问
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主持人这种传播方式,就是通过主持人真实而优秀的自我显示来表达内容的。真實而優秀自我的體現就從你的一言一行里體現。想要更好的運用身體語言為主持服務,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依靠手勢、表情、體態等“非語言手段”來配合嗓音語言的表達。這些“無聲的語言”,語言學界稱之為“態勢語言”。
主持人是通過嗓音語言與態勢語言的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來取得最佳的
演播效果,來滿足受眾視覺和聽覺的需要;一旦離開了態勢語言,是比有別于視覺藝術的規律,是不完善不成功的傳播。缺乏態勢語言的主持人,也就失去了演播狀態的魅力可言,那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傳聲筒”。
當主持人、記者的形象通過電視屏幕呈現在觀眾面前,所代表的就不僅
僅是個人的形象,他們代表的是所在電視臺的形象,是媒體的形象。
據資料統計,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對其節目的收視率和被觀眾接受程度有
相當的影響。電視臺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精心策劃,認真製作的節目,很可能由於一個主持人的形象問題,而失去了觀眾。主持人的形象是令觀眾賞心悅目,還是令人不忍目睹,這本身就會使電視觀眾產生認同感或排斥感。電視臺支持人的形象就是這個臺的窗口,電視觀眾對於一個電視臺的評價,絕大部分來源於對主持人的感覺。
態勢語言既有著伴隨性又有著獨立性。
態勢語言有著表示的作用:點頭表示著滿意和贊成。 態勢語言有著表露的作用:表情表露著喜怒和哀樂。
態勢語言有著表意的作用:在特定的語境中雙手滾動,既是車輪滾滾,
亦可示心緒煩躁。
2.(態勢語言的行動狀態) 要讓主持人能夠在“動中說”,那主持人在展現態勢語言時必須要有一
種行動狀態。這種行動,即指具體的舉動和走動,又指實現某種意圖的活動狀態,而這種舉動和走動的行動狀態更應該是得體的又是有機的;
何為態勢語言的行動狀態?就是主持人以手勢、眼神、體態等手段借住
嗓音語言來加強表情達意時而當下表現出一種態勢語言得體又有機狀態這一創作活動。這種狀態的創作活動是產生“動中說”的演播創造力。
態勢語言的行動狀態涵蓋兩個層面:態勢語言的得體展示與行動狀態的
有機展現。
其一,態勢語言的得體展示:
態勢語言包括目光語、表情語、手勢語、體態語。
主持人的目光語,要心中有人,才能目中有情。有神的眼睛,才能讓觀
眾感受到一份真誠、一份實意;
主持人的表情語,要有豐富的情感色彩。或微笑或高興,或坦然或驚訝;
喜、怒、哀、樂的面部表情要隨著節目氛圍而富於情緒的變化;
主持人的手勢語,要用加強性手勢來輔助傳遞一種情感、一種情緒,要
用描述性手勢來描繪事物的大小、形式、方位來加強一種張力;
手勢語一者是情感符號,一者是形象圖解。
主持人的體態語,要站有站相,要坐有坐相。站時腰板挺直而不拘謹,
坐時端正前傾而不懈怠;站、坐、走、動要和諧舒展,要有一種向上的感覺。
主持人的態勢語言的展示切忌散亂、多餘、花哨,關鍵要合拍、得體。 其二,行動狀態的有機展現;
主持人的生活狀態不等於鏡頭前的創作狀態,主持人熒屏上的舉止也不
同於生活中的無拘無束;主持人態勢語言的運用不單純是“外部動作”的展示,主持人的一招一式、一舉手、一投足都不應是機械的運動,這種行動既要來自現場的感受和判斷,又要符合生活的邏輯和規範,更要給觀眾的視覺感受帶來一定的美學信息,所以主持人的這種行動狀態更應該是有機的展現。
態勢語言的得體展示與行動狀態的有機展現組成了主持人態勢語言的
行動狀態而產生“動中說”的這一演播創造力。
三.(如何具體地運用形體為主持服務)
那么到底如何具體地運用形體為主持服務呢。
主持人的舉動指的是主持過程中的一舉一動、態度和主持產生的效果
等。
主持人要有挺拔的站姿。主持過程中,最適當的座姿是兩腿著地,膝蓋
成直角,與對方交談時,身子要適當前傾,切忌一坐下來就靠在椅背上,顯得體態鬆散不夠嚴肅,坐沙發使雙腳側放或稍加疊放較為合適,女士就坐時切忌翹二郎腿,更不可將雙腿叉開,這樣很不雅觀,也顯得主持人缺乏教養。
主持人還要有灑脫的走姿。走姿的基本要領是,行走時雙肩平衡,目光
平視,下顎微收,面帶微笑,臂伸直放鬆,手指自然彎曲。雙臂自然擺動,在掌
握走姿要領的同時還要區分賓主身份:應像主人一樣伸手向被訪問者問好,表示誠意和態度,然後引被采訪者坐下,自己隨後再坐,以示禮貌。
另外,主持人的態度直接影響訪談雙方的情緒和訪談效果。如果主持人
態度惡劣或過於強硬,甚至攻擊別人的隱私,那么整個訪談往往會陷入僵局。如果雙方態度中肯、親和,則容易營造融洽的交談氣氛。同時,主持人的舉動也反應了節目的效果。
總之,良好的儀錶使主持人占領主動地位,為采訪的順利墊下基石。 再談談風度和氣質。儀錶和風度也是密切相關的,一個舉止瀟灑,神采
奕奕,洋溢著生命活力的人,容易使別人被他的非凡氣度懾住。同時,一個具有風度的主持人是充滿美麗的,他的從容自信、幹練、有條不紊、不亢不卑使對方不敢在心裡上輕視、排斥。會在接受采訪的同時更加重視訪談過程。
如果一個人氣質風度俱佳,他們無須言語,只要靜靜地站或坐在那兒,
便能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以及深刻的印象。
那么這些可以表現獨特氣質的身體的各種動作,可以歸納為以下: (1)先自我介绍,再伸出你的手。
(2)握手时,要与对方目光接触,面带笑容,目光接触显示你对别人
的重视和兴趣,也表现了自信和坦然,同时还可以观察对方的表情。
(3)当你伸出手时,手掌和拇指应该成一个角度,一旦你的手与别人
的手握在一起,你的四指与拇指应该全部与对方的手握在一起。“死鱼”式的握手特征之一就是不用拇指。
(4)握手要有一定的力度,它表示了你坚定、有力的性格和热切的态
度。没有力度的手就是“死鱼”式的手。但又不要握得太紧,好像要把对方的骨头都捏碎,显得你居心不良。
(5)握手时间约为五秒,若少于五秒显得仓促,如果握得太久显得过
于热情,尤其是男人握着女人的手,握得太久,容易引起对方的防范之心。
(6)如果你的手容易出汗,千万要在握手前悄悄把汗擦干。 避免消极的身体语言:
(1)避免抓耳挠腮、摸眼、捂嘴等具有说谎嫌疑的动作。
(2)避免双臂交叉在胸前,它表示抵触、抗议、不屑一顾、防范。 (3)腿脚不要不停抖动,它在告诉别人你内心紧张、不安。 (4)不要做不必要的身体移动,这样会显得你紧张、焦虑。 积极的身体语言:
(1)身体的接触,传递亲和力。
(2)交流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以增加情感距离;但是也
不要太近,不要侵犯个人的空间距离。
(3)倾听时,身体前倾,目光全神贯注。 (4)行走时,目光平视、挺胸、抬头。 (5)交谈时,不要忘了点头。
可以利用的身体语言:
(1)倾听时,把手放在脸颊——评估和分析对方所说的话。 (2)手放在下巴上——考虑你的意见。
浅谈主持人对镜头感的把握
一、中文内容摘要
当今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电视传播领域里的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通过电视屏幕与广大观众交流的。影响镜头前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确的认识他和对待他们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是处理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入乡随俗\。节目主持人也应在什麽地方做什麽样的人,说什麽样的话。丝毫不能有与环境不符的感觉,这就是“融入环境”.还要多积累才能更加的自如。面对镜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平日的积累以及对节目的整体把握,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的自如。在主持节目时通过应变来提高对镜头的把握从而更好的传达给受众,较强的应变能力是主持人成功的履行其社会角色的必备条件之一。面对镜头时抓住对象感就如同抓住了镜头的灵魂。对象感是交流的基本前提。主持人要时时处处感觉到观众的存在,有一种想与之交流的愿望,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赵忠祥老师曾说过:“致命的弱点就是丧失镜头前的新鲜感,缺乏新鲜感就丧失了激情。丧失了激情,就会使观众看到一个对工作与生活没有兴趣的形象。”电视节目主持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镜头,而镜头前的状态同样十分重要,它是节目成败的关键。眼神和微笑促成节目的表达更好的把握镜头.。眼神和微笑在镜头面前对节目的表达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非言语沟通技巧关系着对镜头的把握。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可以通过镜头更好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镜头前再创作意识还体现为播音员所具备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面对镜头时,要求主持人在工作范畴内达到素质的统一,这就要求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和培训。主持人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镜头前再创作意识,才能在传播过程中最佳地体现出节目的主旨、内容和效果 总结:对镜头把握的好坏是影响电视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英文内容摘要
关键词:镜头感 节目主持人 把握
三、正文目录
一、 解释镜头感的概念
二、 电视节目主持人镜头感容易出现的问题
1、目中无人。(即主持节目时机械念稿,将镜头当成机器,导致眼神呆滞,大脑无人,机械呆板
2、心存杂念。(心里想得太多,至使精力无法集中到节目中)
3、心理紧张。(初上电视的主持人在镜头前常常会很紧张,看起来不舒服,一看到镜头就产生恐惧感,这时紧张就会造成身心的僵硬)
三、如何获得正确的镜头感
1、抓住对象感。(所谓对象感就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发挥想象和感觉到对象的存
在和对象的反映,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从而更好的表情达意,传达稿件节目的精神实质.1、对象感的"质"和"量".所谓质的方面,是指环境、气氛、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所谓量的方面,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 2、依据节目的内容所反映的主题和目的设想对象,获得对象感.3、我们所设想的对象应该是稳定统一.4、播音员主持人与所设想的对象之间关系是平等的.5、为了获得对象感,为了使设想的对象具体有依据,要尽可能多的熟知各种对象的情况,丰富生活体验
2、排除杂念,专心致志(首先要认真准备熟悉内容,再有要将新有的精力集中到节目中来,处于一种“忘我”的境地,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才能够达到心理情绪和身体上的放松,才能够进入最佳状态
3、充分的心理准备(通过各种假设,困难,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对节目主持所出现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准备。充分备稿,做到心中有数,相信自己就是节目内容的专家,这样可以获得充分的自信。排除心虚胆怯
4、融入环境,入乡随俗
5、要有良好的素质与积累。(积累一是学习积累,通过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是获得正确心理状态的重要内容,二是经验的积累。要将自己每一次出现的体验细细分析,特别是对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认真剖析,无粗存精,去伪存真,这些经验是书上无法获得的,是宝贵的财富,经验的积累可以避负错误重犯,可以帮助自己日益成熟
6、镜头前的状态调整
四.获得镜头感的其他因素
1、非言语类语言。(眼神,微笑,肢体语言等对获得良好的镜头感不可或缺,它可以使观众感觉亲切自然目中有人,言之有物,也可以使主持更加放松眼神表情手势等非言语类语言不能因做而做,更不能专门设计。准确的非言语类语言来自准确充分的心理支撑。要将节目内容熟于心,这样的非言语类语言才能由衷而发,由感而发,没有雕琢痕迹。自然而不做作是非言语类语言准确表达的境界。获得这样的境界就能为良好的镜头感锦上添花,否则是能画蛇添足
2、提高语言表达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因人而异,但后天的锻炼提高十分重要,良好的反应应变能力能帮助主持人树立自信。一个应付自如的人是很少产生紧张心理的。应变能力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获得并加强,一是经验的积累,二是可以通过平时对不同事物的描述练习,对某一个突发事件的报道练习来加强语言的锻炼,加强大脑反应的锻炼
五、论文正文
一、解释镜头感的概念
本文浅谈的镜头感,特指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摄像机镜头。具体来说,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将摄像机镜头与自己的工作状态相辅相融,继而准确表达主持人思
想与节目整体意蕴的心理状态和感觉。它是一种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心理暗示,由主持人将镜头拟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形式上是虚拟的,但是基本质却有着实际的内容。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将虚幻的形式转化为实际的真实的镜头感觉,即获得与人交流的镜头感是节目成败的关键。良好的镜头感有助于主持人及其节目与观众达成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的桥梁,是每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把握的重要技巧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镜头感容易出现的问题。
1、目中无人。即主持节目时机械念稿,将镜头当成机器,导致眼神呆滞,大脑无人,机械呆板。
2、心存杂念。从心里想得太多,至使精力无法集中到节目中,有些主持人特别是走上主持人岗位不久的新人,容易产生思想杂念。这些杂念必然会使精力分散,缩手缩脚。体现在屏幕上就是表情呆板,体形僵硬,言之无物,淡如白水。
3、心理紧张。一看到镜头就产生恐惧感,一上手播就紧张,导致僵硬
三、 如何获得正确的镜头感
影响镜头前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确的认识他和对待他们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是处理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1、抓住对象感。所谓对象感就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发挥想象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映,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从而更好的表情达意,传达稿件节目的精神实质.1、对象感的"质"和"量".所谓质的方面,是指环境、气氛、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所谓量的方面,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 2、依据节目的内容所反映的主题和目的设想对象,获得对象感.3、我们所设想的对象应该是稳定统一.4、播音员主持人与所设想的对象之间关系是平等的.5、为了获得对象感,为了使设想的对象具体有依据,要尽可能多的熟知各种对象的情况,丰富生活体验.
对象感是镜头感的心理基础,交流感是具体体现。对象感是交流的基本前提。主持人要时时处处感觉到观众的存在,有一种想与之交流的愿望,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当作自己的亲人或好友,将机器化为人。要将节目内容与拟人化的镜头充分交流,不能就稿念稿,从而获取真实的心理依托,获得真实的对象感。要把镜头当机器而非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要不断变化,才能有新鲜感,吸引受众。赵忠祥曾说过:“致命的弱点就是丧失镜头前的新鲜感,缺乏新鲜感就丧失了激情。丧失了激情,就会使观众看到一个对工作与生活没有兴趣的形象
搞好交流要重视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品位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实现与观众的更有效的交流,主持人要重视对观众的心理研究,从满足观众的心理要求出发,提高节目播出效果。同时,节目现场主持人还应具备直接拉近与观众心理距离的主持技巧。
2、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主持人特别是走上主持人岗位不久的新人,容易产生思想杂念。比如说我看上去漂亮吗?会说错话吗?领导观众会如何评价我的节目?这些杂念必然会使精力分散,缩手缩脚。体现在屏幕上就是表情呆板,体形僵硬,言之无物,淡如白水。因而电视节目主持人要象演员进入角色一样进入节目,首先要认真准备熟悉内容,再有要将新有的精力集中到节目中来,处于一种“忘我”的境地,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才能够达到心理情绪和身体上的放松,才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现场报道中,主持人也不要去想“我”下面应该说什麽, 而应认真听对方说话,主持人的思维活跃了,作为思维物质外表的语言也就鲜活了
3、在工作中主持人常会到户外作采访报道,这时融入环境又无视环境。中国有句古话叫“入乡随俗\,对主持人来说就是“融入环境”。无论在轻松、庄重或喜悦的场合中,主持人就要立刻成为环境中一个和谐的元素,丝毫不能有与环境不符的感觉,这就是“融入环境”。例如去拍一个开业仪式,面对镜头的时候就要面带笑容心怀喜悦,服装的色彩要鲜艳一些。如果去拍一种儿童用品,就要以一个温馨亲切的形象出现在镜头里。但有时还要做到“无视环境”, 既无论在什麽场合都要能面对镜头流畅的表达思想。有的主持人只有在人声鼎沸的环境中才容易来激情, 而有的主持人则只是在没有一点杂音的环境里才能谈吐自如。如果要做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这一些都应当避免。因为主持人必须练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岗位,眼睛不离镜头或采访对象的本领
4、多积累才能更自如。面对镜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平日的积累以及对节目的整体把握,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的自如。其实这已超越了心里层面,而涉及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业务素质。所谓良好的“镜头感\并不是天生的, 而是一定的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主持技巧的完美结合, 只有勤学苦练、多悟多思才能够达到镜头前的良好状态
5、通过应变来提高对镜头的把握从而更好的传达给受众
谈到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现场创造与发挥,还应当说一下主持人的应变。应变是一种能力,它是主持人思维水平和言语功能及其心理调节、心理适应能力的体现。较强的应变能力是主持人成功的履行其社会角色的必备条件之一。通常观众对主持人的角色期望是:有稿时能“锦上添花\,无稿时能“出口成章\,面对未曾预料的困镜时能应付自如“化险为夷\。这些都离不开应变能力。对于现场直播或现场报道的主持人来说,培养现场发生的情况随时应变能力,是保持良好镜头感的重要素质首先是在面对镜头时对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它一般表现在对现场发生的变化能迅速、流畅地做出反应,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上气息通畅一、没有阻碍、词句完整、衔接得当、层次清晰、脉络连贯
其次是面对镜头时思维和语言的灵活性。。在能根据现场发生的变化,机智灵活地应对,在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时,转承自然.语言丰富多彩。特别是遇到偶发的困境时能从容不迫,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机敏灵活的摆脱困境
第三是面对镜头思维和语言的变通性。这就需要主持人对现场提供的信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有声语言的驾驭能左右逢源。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思维的
变通性往往表现出善于抓住两种事物之间的共同特性,通过联想将其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6、对于出现在演播室的主持人来说,应变能力则是指面对镜头时思维和语言的独创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主持人都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对稿件内容的推敲,对主题的概括,对背景的理解,对宣传目的的把握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与众不同的处理。在语言表达上清新、不俗,在语调处理上有着鲜明的个性,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有专家断言:“谁具有高超的创造才能,谁就能够成为优秀的主持人。"这些都有助于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更好的面对镜头,通过镜头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更好的表达给广大观众
6、电视镜头前的状态调整
播音主持,是不是前期准备充分就一定成功呢?未必,前期准备固然重要。电视节目主持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镜头,面对镜头便存在镜头前临场发挥的问题
在播音主持的实践中,常常有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一次节目或一篇稿件事前做了不少的准备,对提纲、资料、话题等内容也已经心中有数了,可一开机,脑子就一片空白,不知要说些什么,或是对着提词器念稿也频频出错,“重来”、“再来”,一发不可收拾,越错越慌。相反,有人一看到镜头,便觉精神抖擞,仿佛找到了知音,要和朋友聊开了,注意力集中,积极、振奋,发挥超常,比节目前的准备还要好
可见,前期扎实的准备固然重要,而镜头前的状态同样十分重要,它是节目成败的关键。良好的现场状态可以使“胸中成竹”生机勃勃地跃然于声波、荧屏中;反之,则会使“心中之翠竹”成为“笔下之枯草”,形神俱失。那么如何调整镜头前的状态呢
首先要有在镜头前表达的愿望,你有没有创作的热情,有没有镜头前表现的欲望,如果有,那么镜头前的状态你已经找到了一半。因为这时,你期待向观众传递信息,与之交流情感,抒发心怀;因为积极兴奋的心态有助于激发灵感和传递热情与真诚。面对镜头,你的眼神将会顿时发亮,将会充满了各种符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等等。观众可感觉到的便是一个生动的、个性的、鲜活的你。能感染观众,便是成功。 如果一名播音员主持人镜头前找不到感觉,无精打采,不是我要说,而是要我说,不得不说;不是主动地面对镜头,而是被动地被镜头拍摄;不顾及节目内容,高兴不高兴都在做节目中显露出来;或是根本不把镜头当回事;或只为完成任务……受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管你是新人还是名嘴,让一双空洞的眼睛在自己的面前眨巴,让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在眼前浮动,他们的反映自然不会客气,除了皱眉、摇头,便会是“换台”。所以,决定镜头前状态好坏的,其实首当其冲的是态度问题。人的情绪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外部刺激引起的变化,又有内在因素产生的影响,既有来自生活的,又有来自工作的。必须学会调整、控制,甚至是克制自己的情绪,以服从节目,全身心投入节目为大局。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竞技状态”、“镜前状态”。当然,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很好的心理素质,前者靠的是信念,后者靠的是锤炼
二、在镜头前克服紧张心理
面对新的挑战或是新的环境或接受重大任务都容易导致紧张心理
刚刚入行的新同志,面对镜头,出现紧张,说话不利索,不能自我控制是常有的事。这是因为实践经验少,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多加锻炼,就会慢慢好起来 对于老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有紧张的情况,多半是环境的改变(如录播改直播、演播室改现场),气氛的改变(如重大播出任务、大制作、期望值高)等等 在广西日报社新桂网实习时,去民歌节外围采访,因为采访的都是外围观众,要在他们行走时,抓住他们的表情,能够采访到他们是最好的。后来采访到一对母女,当时面对镜头时,虽然表面看来还算顺畅,但我感觉到自己的面部表情已有些发僵(紧张的缘故)。趁着采访找人的机会,我暂时调整了自己的表情,做了做深呼吸,然后与带我的老师笑笑或者讲点笑话,并暗示自己“没关系,已经开了个好头,我会成功,我的状态不错”。当再次采访时,我已经放得很松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和其他同事老师都越做越轻松,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是心理暗示使我找到了信心,克服了紧张
反之,如果用消极的心理暗示,如“别慌”、“别紧张”,则会人为地制造紧张空气,产生心理负担,带来反面刺激,增加不自信心理,导致失败。思想上放松,行动上紧张,也是一种调整状态的好办法
7、非言语沟通技巧关系着对镜头的把握
1、眼神和微笑促成节目的表达更好的把握镜头1、眼神: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可以说眼神在镜头面前对节目的表达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在面对镜头时的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做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才可以更好的促使主持人对自己节目的表达
2、微笑:主持人的眼睛微笑是与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最重要的表情语。主持人面对镜头时该如何掌握笑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这样在镜头前也会起到一种更好的效果。举例来说一下:在大三我接触电视播音与主持这门课程以后我再一次上镜课上,因为备稿时特别紧张。在播稿的时候眼神是飘忽不定的,微笑都已经僵硬,只顾着去背稿。结果导致播出的节目效果很差。等第二次播稿的时候,感觉又比第一次面对镜头时放松了好多.逐渐的也找到了属于自己该怎么把握镜头的方法。比如说在面对镜头准备播稿时要深吸一口气,要时时刻刻记得投入,外界的干扰什么都不要管,在播的时候要注意自己面对镜头的眼神微笑等等播完的节目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电视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可以通过镜头更好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
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从而也就影响了在镜头前的把握。 从而我总结出了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通过镜头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通过镜头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电视主持人从电视本身中也能学习身体语言,可以向别人学习非言语沟通的技巧,就是把语言声音关掉,试着仅由图象显示的人体姿势来猜想,理解内容,每隔一定时间,再把声音开开,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并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看看自己非言语沟通方面是否正确,哪些精彩,哪些不当,在使用量上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样久而久之,非言语沟通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主动加以掌握,使之成为自己实现传播服务的手段之一。主持人的外在形象是非语言类符号的重要载体。外在形象并不是单单指人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意义上的整体形象,既不要有学者专家型的严肃、客套,也不要有演艺明星般的夸张,除了有端庄大方的仪表,还要有平等、亲切的姿态,大方正气、自然得体。如:女主持的发型在头发的基础上变换一下它的形状,面部的彩妆以中间色为基调。服装颜色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强调色彩的变换,同时也可在颜色单一的服装上装饰一些小而精致的饰物。男主持人可在领带和衬衣上下功夫。在形态语言的运用上也有讲究,在面对镜头时应精神饱满,面部表情可根据稿件的要求,或严肃认真,或积极向上,不要给人麻木呆滞,精神倦怠的印象,一定要沉稳、严谨、简洁,要有明确的对象感,给受众以可信的播出效果
通过屏幕上的第一感官印象,以缩短受众与传播者的距离,强化传播效果。一个好的主持人通过外在形象的把握,可以透露出他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从而为节目添彩,成为这个节目的标志,如:《新闻联播》中的李修平、李瑞英,《晚间新闻》的海霞,《国际频道》的徐俐等。人们都因喜欢他们的人而喜欢他们的节目。总之,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把握好镜前外部形象的分寸感,在传播前第一时间内完成同受众感官上的直接沟通,从而达到情感上的沟通。眼神微笑手势发型服饰等非语言类符号不能车施效颦,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要服从节目内容的需要,要有真实的心理依托,决不能为微笑而微笑,为手势而手势,应是自
然的,贴切的,不加粉饰的
8、镜头前再创作意识还体现为播音员所具备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主持人的内在素质又分为为: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由于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思想感情、知识层次的不同,决定了人们语言行为表现上的不同。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面对镜头时,要求主持人在工作范畴内达到素质的统一,这就要求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和培训
1、 专业素质。扎实的语言功力和良好的自信心,是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首要的基本素质。所谓语言指的是工作语言,不是生活中的语言。工作状态中的语言讲究更标准、更规范、更准确。它的特点表现为:规范性、庄重性、鼓励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语言功力还包括:气息、声音是否符合表达的需要。吐字归音是否过硬、对语言是否有感受力等等。因此要加强平时的积累和锻炼。同时语言功力的不过关会损害到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又是进行语言过程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例如,在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实习的时候,有一个发洪水的采访,小区的一楼全被淹了,情况十分的紧急,当时我进行过一次路人的采访,虽然采访下来算是比较顺的,但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感觉到脸是发烫的,说话有点语无伦次。不过调整了一下,又录了一便就好了很多。像这种缺乏自信,心理状态不佳,就会导致形体僵硬、神态呆滞、注意力分散、词不达意、说话绕口,最后导致节目制作不理想甚至失败。过硬的语言功力和良好的自信心,有助于在主持节目时注意力集中,正确理解稿件,声音、气息的恰当调整和语句中停顿、重音、连接等技巧的处理,使节目的制作准确、流畅,从而提高整个节目的播出质量
2、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提高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从而改善自己的整个工作状态,提高对镜头的把握,提高节目的质量。文化素质是传播者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法律意识、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文化”这个概念始终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精神生活的中心。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都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四.主持人对镜头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主持人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镜头前再创作意识,才能在传播过程中最佳地体现出节目的主旨、内容和效果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的镜前表现
电视是当今最普遍的主流媒体,不仅仅是表现艺术和大众娱乐的方式,更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随着电视节目的日新月异,受众的品位随之提高,如何把握好镜头前的状态,加强镜头前的意识,更好的向受众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节目和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断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素质成为关键因素。就此笔者浅谈几点建议:
一、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体的直接代言人,代表媒体的形象,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
1.播音员主持人是通过有声语言来向受众传递信息,首先拥有良好的声音条件又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必备素质。清晰准确,圆润响亮,通俗易懂,富于表现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要求,因此,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形象美不可忽视——塑造声音形象让受众从听觉上引发兴趣,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美感使受众增加倾听的欲望,感同身受;通过声音形象丰富语言内涵,让受众感触加深,从声音形象来说,播音员支持人应该让受众“入耳为先”。在播音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语句的起伏变化都应该根据稿件的具体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需要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的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要拿捏得当,把握准确,具体稿件具体分析。
2.镜头前的形体美感又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形”美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化妆,服装,造型,得体大方,要与所播的节目内容或情调相符合。去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公约中明确规定:“自觉抵制低级趣味,拒绝可能对青少年造成身心伤害的内容和形式,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声屏形象,尊重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服饰、发型、化妆、声音、举止要与节目(栏目)定位相协调,大方得体,拒绝媚俗。”“言谈举止要得体,活泼而不轻浮,亲和而不失礼,感情真挚而不煽情挑逗。反对忸怩作态、矫揉造作,拒绝粗俗。”这些规定明确了播音员主持人在镜头前应该把握的方向,作为传媒的工作者,我们都应当切实履行。
二、面对镜头时抓住对象感就如同抓住了受众的心理。
1.对象感的存在是播音员主持人与镜头,也就是受众交流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对象感的存在,那么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也就不复存在。把握好对象感,将有利于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体现其人文关怀,在有声语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表达更加丰富贴切。镜头前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仅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受众的知心朋友,要时时刻刻感觉到观众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并不是一种假想设想,而是是心理上的一种肯定,心理上的一种惯性的存在。
2.镜头面前讲真话露真情赋予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魅力。观众在电视上看见播音员主持人是真实的,亲切的,熟悉的,令人信服的,对于人们传递的消息内容,
观众深信不疑。镜头作为电视节目纪录的一个重要承载体,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而播音员主持人面对镜头并不是随意的。镜头前,真实是播音员主持人的灵魂,也是其魅力所在,拿掉表演的面具,说真实的话,表真实的态度,做真实的事将增加播音员主持人在受众心中的可信度,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升。
3.情感作依托,与稿件融为一体,表达直抵受众心田。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媒介与受众最直接的联系人,传递的不仅仅是新闻消息,还有其相应的情感,应该发挥向受众传播情感以及心理的优势,借大众媒介来收集信息,第一时间在节目的镜头面前向受众传达信息。播音员主持人面对镜头,应该掌握好对象感的分寸,依据稿件内容在通过有声语言面向受众传达的基础上体会受众的感受或心理需求,使表达丰富亲切,真正的在播音员主持人和受众之间构架起平等,真诚交流的桥梁,让节目走进受众的心里深处——“入心为本”。 三、面对镜头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播音员主持人从容不迫。
在抓受众心理的同时,也要把握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是个人对自身的能力的肯定和认可,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播音员主持人在面对镜头时所体现出的自信心实际上是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播讲内容,再让观众信服的一个过程,作为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自我信任的心态,在节目中才能做到思路清晰明确,语言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相反,如果播音员和主持人产生镜头前的畏惧心理,导致节目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录制,播音员主持人对节目失去了新鲜感,对镜头产生疲惫,从而节目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声画结合的视听语言赋予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丰富的荧幕形象,镜头却又是连接播音员主持人和受众的纽带,面对镜头前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状态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并且做出正确的处理。总之,克服镜头前的种种不良因素,加强镜头前的意识,是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道路上的一门必修课。
电视主持人的镜前状态
头前的状态是节目主持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主持创作中需要掌握和自如运用的一个技巧。
一、松弛身心
在开始主持创作之前,必须使身心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才能有清晰的思维、生动的语言和得体的形体表现。主持人必须让自己在镜头前身心松弛,然后,把自己设定为观众的一位朋友,力求以一种人际交流的自然状态与观众交流,把摄像机镜头想象成观众的眼睛,在你主持时,观众会有反馈,以促使你更好地完成报道或内心的表达。
面对镜头时,一些莫名其妙的杂念,如跑神、走思或“今天化妆怎么样”、“服装行不行”、“灯光有点刺眼”、“领导在外面看我录节目”、“这么多人围观啊”等等,一旦冲击了自己的头脑,就会直接干扰思维的方向与内容,注意的兴奋中心被抑制,思想游离于创作之外,这样很容易出错,或者干脆记不起该说什么。这是镜头前极易产生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节目播出质量。这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办法,比如,用所播节目的内容来引导自己,把注意力拉回去。注意力集中了,其他事情也就淡忘了、忽略了。 二、调整形体
主持人要获得良好的镜前状态,除了在心理上调节自己,还要对形体进行调整。主持人的形体是通过镜头展现于观众面前的,不同地拍摄角度、拍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主持人的形体调整要符合画面造型要求,就必须对镜头拍摄的角度、高度、景别有所了解,自己最适合哪个角度、景别的拍摄,光线怎样运用会使自己更好看,胳膊是收一点好看还是放一点好看,头和身子是侧一点好看还是低一点好看,这些细节都需要主持人平时自己对着镜子观察,反复揣摩,最终找到最好的表现形式。 三、音神兼顾
调整镜头前的整体状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必须解决语言上的问题,如字音不准、气息控制不好、表达不流畅等,这些需要平时苦练基本功。出镜时主持人要有精气神,从身体到语言,再到眼神,都要显得热情、主动、有朝气。如果主持人过不了语言关,字音发不准,气息掌握不好,就会无心情考虑稿件内容与稿件中各层次的关系,只是机械地背稿,也就达不到最佳效果。 在主持节目时,应以直播的标准,一气呵成,不要老停机,因为重来容易疲劳。背稿时不要受周围人的影响,应集中思维,调动思想感情。当杂念被排除后,只想所播内容时,说得自然了,体态也自然了。
老师常说一句话:“播音员、主持人要具备驾驭语言的能力。”播音员、主持人除了这一点,还要具备驾驭和调控自己心理和形体的能力。主持人只有在语言、心理和形体这三方面尽力做得更完美,找准良好的镜头前状态,即使没有出众的长相和身材,但有优雅的气质、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人格魅力,也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四、真情实感
主持人杨澜一直要求自己做“真实的自我”;主持人张越信奉“在镜头前生活”;董浩则反讽道:“如果你碰到一个‘表演’真诚的主持人,那是多么可恶啊!”而赵忠祥说:“尽管我们因工作需要,也西装革履,浓装艳抹,也描着眼影,打着腮红,但我们应该是有别于歌星、影星和其他明星的人。” 教主持人课的吴洪林老师认为,“主持人当然要学表演。”表演课程必须是每个主持人在校期间的必修主课。扎实的舞台经验和表演基础不仅可以为主持人今后走上荧屏培养良好的镜头前状态,更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形体感与语言感。“但是一旦走上荧屏后,主持人就必须化整为零,摒弃所有表演的东西。” “对于荧屏主持人的表演,观众的理解其实也有误区。”吴洪林认为,主持人与演员的最大不同在于主持人是用自己的身心去塑造形象,去表达属于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而并非像演员那样“化身角色”,去表演角色的言行举止。所以对于倪萍、崔永元、袁鸣他们表现的含泪主持,也就不能称之为表演,因为他们都是情不自禁流露出了自己的凡人情怀。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学会控制,如果十次节目有八次落泪,就不一定好了。
展示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做主持人的起点。人类的情感极其丰富和复杂,播音主持若能借助丰富的情感,加之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融入节目当中,融入镜头中,融入观众的视线中,便一定能做出感人至深的节目来。观众在镜头上看见主持人的感觉是亲切的,熟悉的,值得信任的,就像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一样。鞠萍姐姐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她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从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变头型就能感觉到鞠萍姐姐对小朋友的付出,节目中,更是去积极的和小朋友沟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亲切自然,大方得体的大姐姐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根深蒂固,她的话在孩子们心中也是很有分量的,是让孩子们值得信任和拥戴的少儿节目主持人。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及其应用 ——表情语言
电视是一门视听兼备的传播艺术,重视听的有声语言的研究,固然。相当重要,但对时时处处作用视觉的体态语言也不能忽视。体态语言在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体态语言又称“人体语言”、“行为语言”,它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也正是通过他们一颦一笑,一蹙一展,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表露出来的,至今关于电视主持人的人体语言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重视体态语言的研究,这对于增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增强传播效果以及推动电视主持人的健康发展,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一、体态语言对节目的意义
体态语言,又称“人体语言”、“行为语言”,它不同于人们的一般日常动作。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和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
1、体态语言更积极的作用是直接参与交际。
有声语言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直向性,在传播上又有时间的占有性,这些特征在一定的场合下变成了它的局限性。节目主持中,有时候并不需要主持人喋喋不休的话语,有时候言语内容不宜或难以直接表达,体态语就可以发挥它“无声”的表意作用,利用它的可视性、“模糊”性和简洁性达到特殊的语境效果。
2、体态语言还蕴含着强烈的情感信息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逻辑的信息和情感的信息往往是融合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明确:有时候需要强调的是逻辑信息,有时侯需要强调的是情感信息,这种情感信息的交流,一种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的,而更重要是通过体态语言来表现出来的。这种情感的流露要符合节目内容的要求,要有助于与观众的沟通,要表达得准确有度,因而,它是一种高级的主持能力的表现。
二、主持人运用体态语言的原则
1、大方正气
主持人的体态语言,由于栏目类型的不同,主持人个性的差异,节目内容的迥别,主持环境,氛围变化,会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展现特定的体态语言,但是大方,正气是共有的特征。
主持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体现者,更是群体观念的代言人,是党和人民喉舌的喉舌,是电视台的台标、栏目的体现者,因此,表现在体态语言上,任何拘泥小气、俗气、媚气、傲气、邪气等都是与主持人的形象格格不入的,他(她)
的言谈举止,应该也必须是落落大方,正气端正的。
2、个人魅力
主持人的体态语在于“端正大方”的前提下,有个性特点的体态语,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主持人个性形象的某种特征。人们不是开玩笑说:“一看白岩松的脸,准是有什么事发生了;再看崔永元的脸,什么事也没有了。”所以这样说,与他们体态语言的个性分不开,白岩松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直视观众、直指人心,那严肃认真地与你交流的神色,不由得你不注意;崔永元平和的目光,淡淡的微笑,稳重而又松弛的举手投足,都让你感到一种放松的心情。王刚主持北京电视台的《东芝动物乐园》他的体态语言非常符合栏目特色,他时常模仿动物的姿态,或者做拟人话的夸张,滑稽的动作,比如,以手臂张开扇来模拟鸟儿的飞翔,手臂从笔尖画一个弧以示大象的长鼻子…… 他的形体动作非常灵活,富有表演才华,这些个性化的体态语,即与栏目和谐,还展现出王刚幽默、活跃、平易近人的个性风采。
3、自然得体
主持人的体态语应注意动作的逻辑和意向要合理自然,适度得体、恰当切境,这就意味着主持人在颦笑蹙眉,举手投足中,都要真诚内心的自然流露,要与节目、环境、对象和谐,贴切,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切忌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盲目效仿,别人洒脱的举止未必适合你的个性,你的节目,你自己的某些漂亮举止也未必在每一个节目场合都适应。失去自然,强求某一个体语,也将会由于不得体而影响传播效果。
体态语运用还要合乎民族习俗,不加选择,生搬硬套国外的习惯动作,是愚蠢的。那些为追“时髦”,把港台某些“排行榜”栏目主持人“张牙舞爪”的手势,搬到内地栏目里来,那种“野味”的张扬是很不合时宜,很不得体的。
4、和谐协调
体态语言涉及阴柔、阳刚、秀美、崇高、飘逸、明快、轻松等一切审美形态,有益于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上的不同层次的审美欲求。因而离不开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之间的密切配合,离不开各种体态语言符号间的密切配合,即产生一种和谐合力,它足以表达极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足以显示综合效应之魅力。通过优化组合产生的和谐合力美,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效应之优势。
当然,和谐合力美,也包括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协调配合,如果两者相悖,就会起干扰作用,会影响主持人的移情传情,影响整体播出效果。例如:以前倪萍在和嘉宾合作主持时,有个非常细小的坐姿特征,当嘉宾讲话的时候,她总是侧身微笑的注视对方,身体微微朝外侧倾斜,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种礼让的姿态。
5、注重效果
一般来说,衡量体态语言的社会客观效果有四个层次,既信息层次、感情层次、态度层次、行为层次。这四个层次间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有不断的递进的关系。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通过体态语言,最终让观众在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彼此得到思想感情的交流,增加共识,沟通理解,从而起到影响公众态度行为的最佳效果。为此,主持人还要随时注意观众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体态语言符号,切实提高运用体态语言的水平。
总之体态语言是心灵的流露,是一个人的文化修美,综合素质的外化,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把握好体态语言,除了加强自我的内在修养,提高素质,别无选择。
三、主持人要得体运用体态语言
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从个体行为的部位和表现力着眼,可以将其区分为表情语、手势语和体姿语。从主持人在主持现场与他人交流的角度着眼主要指距离空间语。
作为声画并茂的电视传媒,主持人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例如:用手指的动作来比划事物的数量或种类;为抒发胸中的激情可辅以手掌或手臂的动作,起到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有时体态语言又可以暂时离开有声语言,反用表情、手势、体姿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总而言之,主持人的体态语言运用得好,可以大大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1、表情语的运用
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正如美国学者尼伯伦格.卡来罗所说:“在所有‘非言辞沟通’的范围中,最不易产生争论的,就是脸部表情。因为这是最容易看到的表情,而且让人一目了然”。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表情语的运用要明确而不是含蓄,自然而不是控制。不同的节目主持人,表情语的运用方式也迥然不同。美国CBS《晚间新闻》前主持沃尔特克朗凯特表情庄重严肃,显得沉着冷静;《早晨新闻》的主持人简.波利,始终有一张像早晨阳光那样的脸,显得热情活泼;王刚那略带夸张的表情则透射出风趣和智慧的光芒;富有艺术气质的朱军主持节目松弛、自然,极具亲和力;而崔永元则以他真诚善良的态度、幽默诙谐的禀性、机智灵活的控场能力赢得人们的喜爱……
在诸多表情语中,表现力最强的就是目光语。有关专家认为,在人们相互交谈的过程中,两个人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达到交谈总时间的50%~70%,就可以形成比较融洽的感情交流,建立起和睦友好的关系。因此,主持人无论是直接面对观众,还是面对镜头讲话,都要注意抬头与现场或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目光交流,做到目中无人,胸中有情。此外,主持人还应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来调节自己的目光语。在主持接近距离的谈话节目时,一般宜采用“社交、注视”的方式,即目光主要在对方眼和嘴部这三角移动,表现出亲切、友好、关注的感情。这不仅符合礼貌原则,还能激发对方交流的欲望。而在主持大型综艺节目时,宜采用虚视和环视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能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对自己热忱和关注,另一方面
可以调节全场的整体氛围。值得注意的是,目光语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比有声语言传递的信息更能令人信服。所以,主持人在讲话之前,一定要把信息内化为自己的,否则会使观众有虚假甚至受愚弄的感觉。
此外,主持人还通过眉毛的变化传达内心的情绪,通过嘴的笑意程度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些也是观众常常可以直接体会到的表情语。
2、手势语的运用
手势语是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流信息。而包括手指、手掌、手臂及双手发出的能够承载交流信息的各种动作。手势语也是表现力很强的体态语,主持人的手势语是使用频繁的体态语,运用得体与否很有讲究,主持人使用手势至少有两个修词目的——加强一种思想或帮助描绘某些事物,前者属于加强性手势,后者属于描述性手势。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尽量避免琐碎而又没有任何意义的手势。有很多初上镜头的主持人,眼看着镜头不知手放哪?怎么放?有的双手下垂,觉得晃来晃去不自在;双手抱胸,又显的过于自负;双手插袋,不够自然,于是就频频地变换手势的位置,给人以紧张不安定的感觉。
崔永元第一次做《实话实说》时,两手总是抱在胸前,这种无意做出的态势,实际是因为不习惯这样的场景,两手不知放在哪里妥当的紧张心理的反映,结果给人以拒绝他人,自我防卫的信号。当然,在以后的节目里,崔永元纠正了这一姿态,并且做得也非常自如。
手势语的表意性很强,它可以表示确定的意义,如以手指示数、计数;它有象征意义,如掌心向上伸出,表示“请”的客气礼节等等。主持人的手势要自然、舒展、明确、精练。一般两手分开自然下垂,必要时以单手或双手示意。拿话筒的手切忌翘“兰花指”,手掌不论处于静态还是动态,手指不要僵紧地并拢在一起,也不可大张开五指,而应放松地靠拢,才显得舒展、自然。掌心向上的手势是诚实、真挚、礼貌、文明的表现,主持人宜多多采用;掌心向下伸出食指,带有命令、强制、数落、指责等意,主持人应避免使用。有的主持人现场报道中或现场采访时,一手拿话筒,一手背后,紧张不安之态暴露无疑,有的站在与采访对象并列位置采访时,以外侧手臂举话筒,无意中形成把电视机前观众排斥在外的 封闭性的手势,此时要注意采用靠近采访对象的里侧手拿话筒,就可以避免无意中忽视了电视观众的弊病。
尽管手势在传情达意上有自身优势,但主持人不可频繁使用手势语,以免给观众造成视觉混乱,只见两手在不断的比划,这会影响有声语言的传播效果,更有损主持人的自身形象。
3、体姿语的运用
体姿语是人的各种身姿所传递的信息。通常可分为坐姿、立姿、步姿、蹭姿、俯姿、卧姿等。对于主持人来说,主要是掌握正确的坐姿、立姿。常言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坐时身体稍向前倾表示恭敬,
后仰则有一种高傲、蔑视的姿态;挺直腰板显得庄重精神,耸肩驼背则显得松弛懈怠。专题性电视节目大多为坐式主持,显然应当取前者而防止后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很讲究“坐相”,腰板挺直,显得端庄自信,上身略向前倾,“凑”向屏幕的观众,令人感到可亲可信,敬而“近”之。观众写信夸奖他们说:“两位主持人一出现在电视上,往小台子旁一坐,我就觉得那么亲切,亲近,仿佛不是坐在电视里,而是坐在我对面,我们一起接着昨天的话题聊,就像天天见面的老熟人,一点也不陌生。”
在两人主持中,还需要注意彼此“坐相”或“站相”的协调性,杨澜在和嘉宾合作主持时,她总是侧身微笑注视着对方的讲话,身体微微朝外侧倾斜,非常恰当地表示了一种礼让的姿态。《经济半小时》的两位主持人没有主宾之分,他们“平起平坐”,双方微向内侧靠,仿佛意欲腾出面前的空间,把观众溶进来,形成一个点与面的交流场,难怪观众会感到他们“不是坐在那电视里,而就坐在我面前”。
主持人的坐姿不能取随意的、仰身、靠背、翘腿脚的姿势,但又要在“正襟危坐”中显出自然、轻松、随意,这样才能给人以可信又可近、可亲的形象感觉。主持人的立姿,应挺拔而不拘谨、死板,给人以精神饱满、潇洒自如的深刻印象。
主持人作为屏幕的大众形象,确实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4、距离空间语的把握
距离空间语也是一种无声语言。每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潜意识中在身体周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人类在历史积淀中自卫意识的一种正常反映。主持人与合作者保持多少距离是最佳状态呢?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巴克认为美国人交往的亲疏关系在距离空间语中表现为:亲密区(小于0.45米);个人区(0.45~1.2米);社会区(1.2~3.6米)。这些可以作为主持人的参考,当然不能照搬,一则国情不同,二则主持人受工作特定环境的制约。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体位和空间距离,一方面应根据社会对身体空间的习俗来正确灵活地运用空间距离。另一方面要特别考虑到电视机前观众的存在以及他们潜在的参与心理,还要依据电视画面的屏幕效果进行调节,让观众从屏幕上看起来合乎情理,构图也不别扭,两位主持人联袂主持时,在大型晚会上一般并排站立,这样视野开阔,能让各方位和角落的观众看到;在演播室坐姿的联袂主持,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时,二人并排,正面对镜头,二人交流时要自然地侧转头与对方地目光相接;主持人在演播室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主持人要把光线好、背景有典型意义又显眼的位置让给采访对象。
当然一些优秀的主持人,根据自己主持的栏目的特点,在身体间距离方面也十分注意缩小与观众的距离,拉近二者的关系。催永元在《实话实说》的现场,经常站在观众席这边与嘉宾对话,或坐在观众身旁与之谈话,而没有主持人固定位置,这样的方位与他放松参与者心理、调动大家畅所欲言的做法相得益彰。王刚主持《东芝动物乐园》,走位非常灵活,或靠近嘉宾,或靠近观众,或回到专设的主持台后,而且,与观众靠近也好,与嘉宾的靠近也好,还有距离远近,静
止或走动的等不同的变化,能够视当时交流的实际需要自如处置,十分符合节目本身及王刚个人亲切平易、活跃生动的个性。
综上所述,主持人的体态语,从生理上讲,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存在一个“姿态族”,也就是说,从整体看全身的动作是协调的,相互照应的,十分自然的,才能具有美感,从心理上讲,从根本上讲,神形兼备的体态语来自主持人日常的文明教养和习惯养成。主持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学识修养、审美情趣、待人接物、生活态度,都会折射在神情举止、仪表仪态中。一位哲人(弗朗西斯科)说过:“每张脸孔的美来自灵魂的成分大过于化妆术。灵魂赋予开朗、宽宏大度的人格,我相信:生命在于脸上留下痕迹。”因此,主持人应该增强体态语言意识,提高美学修养,自觉应用、把握体态语言,优化节目,完善自我形象,从而在节目主持中大显“身手”。
如何用好体态语言(一)
一、 体态语言及其特点
什么是体态语言呢?体态语言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情,来表达含义的符号或代码系列,简称为体态语言。例如我们常说的“摇头不算,点头算”,就是用摇头或点头来表达同意或不同意的信息;又如我们常用竖起大姆指表示“好”;用微笑表示满意;用咬牙切齿表示愤恨;再如聋哑人完全是通过手势语传递信息的。总之,在人们的交往和信息传递中,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即我们所说的话语;另一种就是体态语言。口头语言是通过耳来接受的,而体态语言则是通过眼来接受的,也称为可视语言。很难想象你和一个人谈话时,那个人既没有一点表情,也没有丝毫动作,否则那只能是一台“录音机”。 于每位考生来说,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是获得较好成绩的关键,而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或许还会为你的考试锦上添花。或许,在你刚刚进入考场的一瞬间,你的一举一动就已进入考官的视线,考官也开始打量你了 第一节、体态训练
体态是指身体的姿势,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站姿、坐姿、走姿以及手势等。专业考试中,这一点也是同样要引起重视的。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是从这个人的体态上来的,而第一印象在对一个人的评价中又会起很大的作用。当考生一走进考场的那一刻起,你的一举一动就在主考老师的视野范围内了,要让主考老师对你有一个好的印象,好的评价,那么一定要注意这些体态语言,要充分地展示自己自信向上的一面,才能得到一个较满意的印象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什么是正确积极的体态,又怎样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正确的体态 (一)正确的站姿
在专业考试,考生大多采取站姿或坐姿,相对来说,站姿更能体现一个考生的整体面貌,而且交流起来也更加的灵活丰富。那么,怎样的站姿才算是有利于我们的有声语言表达呢?
正确的基本站姿应该首先是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放松的,不是僵直的,但要注意这里的放松不是松懈,而是积极的放松状态。具体来讲就是:头部自然摆正,眼睛平视前方,不左右偏也不仰头或低头,不要俯视也不要仰视,俯视会让人觉得你在藐视对方,显得傲慢不平和;而仰视又会给人很卑微的感觉,缺乏自信。自然摆正的头部姿势也有利于我们的发声,如果昂头,就会使下巴不自觉地前伸,挤捏嗓子,使声音比较刺耳不圆润;如果低头,下巴会往后缩,牙关打不开,造成压嗓说话,使声音发扁发闷,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字音不清楚。还会因为头部的位置不对,造成咽腔的形状改变而使声音得不到很好的共鸣,影响声音的美感。所以,头一定要放正,眼睛平视前方。肩部自然下垂,不要耸肩也不要故意压肩,应该是放松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如果肩部紧张,会很容易造成气息上提,声音飘虚。胸部自然舒展,不要使劲故意地去挺胸,也不要过于含胸,只是微微有点含胸就行了。故意挺胸会让人觉得很不自然,很做作,端着架子不自如,过于含胸又会让人觉得很拘谨很自卑,没自信。而且,不管是故意挺胸还是含胸都会造成气息不通畅,使声音控制不能自如。腰部和背部背部要挺直,决不能驼背。腰部要立起来,不要松松塌塌的,这样会给人很没精神的感觉,一点儿不积极向上,容易显得老态。腹部有绷紧的感觉就行了,也就是说要有控制的感觉。但不是故
意往里收或毫无控制地往外凸,如果这样就会给人一种很紧张,很僵硬的感觉。脚可以稍微分开一点与肩同宽,或者一前一后,成丁字形站立。这样既给人很端庄很踏实的感觉,还有利于语言表达,因为这样站立,将身体的重心均匀分配或放在丁字步的前脚上,比较稳,容易让小腹自然有紧绷感。易于自如的控制气息。如果把脚分得很开,或者把重心偏移到一边斜着站,都会让人觉得不雅不认真,吊儿郎当,整体会显得很懈怠,还不利于气息的运用 (二)正确的坐姿
坐姿也是考试中很常用的一种姿态。与站姿不同的是,站姿是将重心落在脚的前部,而坐姿是将重心落在臀部。头部、肩部、胸部、腰背部跟站姿都是一样的要求,但坐姿也有它要注意的问题。手臂自然平放在桌上,不要光用手臂的力量来支撑身体,支撑我们身体的还是腰背部,否则会造成耸肩,使头颈后缩,给人一种紧张拘束、畏畏缩缩没自信的感觉。而且肩部紧张又使气息上提,不顺畅,有碍于发声。臀部应该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前处,不要坐满臀,这样容易使背部挺不直,腰立不起来,使不上劲。重心落在臀部上,给人很稳的感觉。另外在背直重心稳的前提下,身体可以略微前倾,给人一种积极交流的感觉,脚自然着地就可以了。
(三)正确的走姿
走姿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给主考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从你踏进考场走到主考老师面前开始的,所以不能忽视走姿存的问题。总的来说,优美自信的走姿是平稳轻盈的,一定不能拖拖沓沓,让人觉得你没精打采,表现不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行走中,对头部、肩部、胸部、腰背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与站姿、坐姿要求是一致的,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双臂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下臂协调地前后摆动。不要随意地甩手臂,或者在身体前部摆动,这样都不雅观,显得很随便。双腿一膝盖正对前方,以胯带动膝关节再带动小腿向前迈进,注意两脚行走时的距离最好只相隔五厘米,如果太近就成内八,如果隔得太远就不雅观了。腿部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行走中,向前迈的腿的重心应该落在脚后跟,不要用前脚掌着地,这样很难使腰背直立。另外,后面的腿的膝关节内侧应该是伸展的,这样可以使后面的脚跟自然带起,显得干净利落。 腰部我们提倡用腰部走路。也就是说重心的移动以腰部为轴,用腰部的力量来带动腿部向前迈进。这样不仅不会使身体上半部随便晃动,在保持平稳感的同时还会给人很轻盈很有活力的感觉,充满自信。 (四)恰当的手势
手势也是一种辅助表达的手段,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传递信息,增进交流,在考试中很多考生都会涉及。但是要注意与内容的协调,手势本身的自然舒展以及明确简练。有的考生有很多习惯性的动作,不管是什么样的稿件都不自觉地使用习惯的手势来辅助表达。有的在播读新闻稿件的时候也用比较夸张的手势。有的就是那一两个动作重复地在稿件的播读中使用,不管内容发展到哪儿都一样地使用。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手势的运用中,一定要注意与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会显得多余,还会影响有声语言的信息传递的效果。有的考生显得很做作、僵硬。这可能是由于紧张或者是本身身体的习惯性的僵直造成的。这样的手势会让人觉得很拘谨,没有交流感,反而暴露出自己的不太沉稳自信的心理状态。如果手势表现不自然不舒展,还会加重自己的紧张心理,所以首先要在放松的状态下用手势来辅助语言的表达,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还有的考生用的手势特别多特别杂,可以说有点手舞足蹈了。这由多种原因造成,有可能是考生一紧张,就忘词,然
后就不停地用手势来帮助回忆或者是掩饰,显得更乱;还有的平时说话就用手势比较多,成了习惯,所以到考场上还是习惯性地使用过多的手势来配合语言表达;还有的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手势来表达。所以一上考场,到想用手势的时候就犹犹豫豫的,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手势来表现,很放不开,畏畏缩缩,不干净利落,倒干扰了有声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电视主持人的手势语 体态语,也叫“人体语言”、“态势语”等,是指用表情、动作、体姿来进行思想交流、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①手势语则是体态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由手指、手掌、手臂发出的能够承载交流信息的动作。 作为电视主持人,手势语的使用较为频繁,很有讲究,但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拘谨,手足无措。一些初上镜主持人恐怕会有一个共同的困惑———主持节目时“手不知往哪儿放”,手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他们往往不敢,或不会做动作,总是一个姿势不动。笔者看到一档生活节目,主持人采用站姿,编导的意图是想“活”一点,可是主持人两手体前交叉相握,一段主持词下来两手一动未动,显得僵硬、呆板。 2.手势过多,幅度过大。有些主持人为了活跃,几乎每句话都做手势,都比划,给人手舞足蹈的感觉。在窄小的电视屏幕上手势过多、幅度过大,会喧宾夺主,让人眼花缭乱 3.手势单调,表意不明。有的主持人手势没有明显的象征和示意,繁琐驳杂,往往是习惯性的动作,抑或单调的重复。比如,有的主持人一手持话筒,另一只手像是“打拍子”;有的主持人用手指点个不停。这些手势语对于有声语言表达不是帮忙,而是添乱。 4.机械僵硬,刻意突兀。有些主持人为做手势而做手势,一段主持中,只有一两个像标签一样硬贴到语言上去的手势,有明显的设计、表演痕迹。手势可以设计但运用时一定要自然,应是内心感受的真实流露。 手势应该怎样做?应该依据有声语言的思想内容进行创作。可以从手的形状、掌心方向,运动的区域、路径、力度、速度、幅度,单手双手等方面考虑。由上述要素的不同组合,加之分量级差的不同,就会演绎出丰富的手势语,辅助有声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一般地,手向上向前运动表示积极、赞扬、希望等情感,反之表示消极、批评、悲痛等情感。②手势的力度、速度、幅度与情感的程度有关,表达激动、亢奋、紧张、热望等积极的情感时力度、幅度大,速度快;相反,表达低落、舒缓、失望、悲伤等情感时则力度、幅度小,速度慢。需要指出的是,同一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如攥拳,可以表示坚决的态度,也可以表示气愤的情绪。相反,同一思想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手势,如表示坚决的态度,可以攥拳,也可以立起手掌下切。
手势怎样才能和谐自然?首先,体态语应与有声语言的表达相配合、相呼应,否则会给人“言不由衷”的感觉。③手势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要和有声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一致,并且要随着有声语言的快慢节奏同时出现,否则就会不和谐。其次,手势语要和其他体态语相协调,即要和眼神、表情、头部、身体其他部位“协同作战”,不可“单打独斗”。第三,手势还要与节目、景别搭配和谐。时政类的节目,手势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否则显得不稳重;而综艺节目,手势又不宜太小,否则显得小气、死板;少儿节目的手势可以多一些,活泼一些,和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相协调。④中景、近景,手势要小,否则太抢眼,又容易“出画”;远景,手势可以大一些。如果有搭档主持,还要考虑搭档的手势,否则也会显得不和谐。 二、体态的训练
(一)关于站姿的训练
靠墙站立法:就是说,身体背靠着墙,让后脑勺、肩胛骨、臀部、脚后跟都能与墙面呈点的接触,这样就能体会到正确的站立时的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了。之后,可以每天练习,比如每天靠墙站立二十分钟,或者分时间段来练习体会站立的感觉。
俯卧支撑法:这种方法还对我们练习腹肌力量很有帮助,因为我们的播音发声也涉及腹肌的力量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先让身体面朝下俯卧,然后用手肘和脚前掌支撑起身体,使身体除小臂、手肘部和脚前掌与地面接触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离开地面并与地面平行,注意肩要放松,胸不要往里含,要和地面平行,腰背也是一样,要有支撑住身体的力度,保持身体平直的紧张度。这样保持一会儿,坚持不了的时候就恢复俯卧的姿势,然后不断地做三到五次。这样有助于加强我们的腰、背、腹的力量,让身体有支撑感,可以让我们在站、坐、行的时候能收腹、立腰、直背,获得支撑身体的力量和感觉,特别是平时有习惯性含胸、驼背、弯腰问题的考生,更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收腹立腰站立法:做这个练习,主要就是要让自己有一个向上的感觉。就好像头顶中间有一根绳子从上面拉着你,然后肩放松下沉,腰背自然挺立,双手叉腰,有整个身体往中间收拢成一根棍的感觉,而且要觉得身体随着长了五厘米,还在努力地往上长,让背部、腰部、腹部、臀部都向中间收紧,有很强的绷紧的感觉。这样站立一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下,然后反复地练习几遍,对挺拔我们的身姿非常有效。由于对坐姿的要求基本上和对站姿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练习站姿的方法也同样是适用于坐姿的训练。只是对于坐姿来说,更重要的是注意一些细节的地方,比如坐的时候坐在靠椅子的前处;双膝要靠拢,不要分开,特别是不要跷二郎腿,不要做随意地抖动双腿等不雅观的动作。否则会给人一种很不认真、很不端庄、没修养的感觉,让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二)关于走姿的训练
练习平衡感:做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纠正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左右晃动,或者是弯腰驼背,脊椎不直。具体的做法是,把一本书或者是一个小垫子,放在头顶上,视线落在前方四米左右的地方,手可以叉腰也可以自然下垂前后摆动,坚持走一段距离,休息一下再反复练习。修正线条:这一练习可以让我们走姿变得优美。在地上放一条宽五公分左右的带子,迈出去的脚只能让脚跟内侧碰到带子,如果踩到带子上就变成外八字了,臀部还会外翘,显得没有活力。 (三)关于手势的训练
在平时的时候,多考虑一下手势运用的问题。用稿件来带动练习,什么样稿件内容该用什么样的手势,平时要去思考,多做自我设计,多观察一下优秀得体的一些主持人的手势,丰富自己的表达。有的考生在手势运用上的问题在于一到紧张或兴奋的时候就手足无措,好像手不听自己的使唤了,这就是对手势缺乏控制,不能很好的有意识地支配手的动作。具体的做法是,将两手手心相对合掌于胸前,开始想象有一粒种子埋在土中,接着,双手手心微开,想象幼芽萌发出来了,以手尖表示嫩芽;接下来,手指微开,想象花蕾开始绽放了,脸上同时要露出笑容;然后,将意念传达到指尖,让花开放三分;再然后,想象花开了五分,开了七分,同时脸上的笑容也随之越来越灿烂;最后,将手指打到最开,但手掌间还是要合拢,感觉花儿已全然盛开,笑容也最灿烂。做这个练习,一定要慢慢地做,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支配手的动作,达到对手势的自如运用
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传播
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体态语的了解和使用之于有效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非语言符号中的体态语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节目传播的重要手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1.体态语具有伴随性、独立性、标志性和铺排性的特点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同口头语言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主持人的语言传递提供辅助和帮助。可以说体态语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伴随性的特点。(1)有时候体态语在口头语言之前出现。比如:电视观众对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张丹丹的评价很高。每次节目开始前张丹丹总是先跟观众笑一笑,打个招呼,一个简单的体态语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语言沟通开了好头儿。(2)有时候非语言符号在口头语言符号之后出现。一般这种情况都起到强调和总结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这档节目曾经在午夜播出,又经常是发生了一段时间后的冷新闻,但是观众的收视热情不减,吸引了一批白领精英的关注。可以说是节目主持人阿丘在吸引着观众。虽然他的形象不美不帅,但是他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却能博得大家的认可。他经常在一段评论之后辅之以手指敲打桌面,如同语言中的一个段落结束,清晰流畅的体态语起到强调和总结的作用。(3)更多时候体态语是和语言同时表现出来,它随时随地都在辅助着语言。电视节目主持人进行口头语言传播时,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配上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体态语,使说话既有声,又有色。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虽然经常伴随着语言同时出现,但是却也有独立使用的时候,这就是体态语有别于口头语言的特点—独立使用。虽然体态语大多数时候都是口头语言的有益补充,但是口头语言却根本无法做到排除体态语而独立使用。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下台时发表电视讲话,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沉重。他讲完话,接下来是主持人串联。此刻,主持人对尼克松的下台发表任何评论都不恰当。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看了看观众,叹了口气,耸了耸肩膀,停顿片刻,然后介绍下一个节目。这个主持人完全没有使用口头语言,只是用沉默和体态语
来处理这一重要的政治场面。可以说,这是表达他自己及电视观众复杂情绪的最佳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在伴随和独立使用这两种特点之外,体态语还能成为一档节目的标志性符号。在视觉文化、读图时代的大环境下,体态语具有比口头语言更潜移默化被接受的力量。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王小丫透过眼神、语气、微笑、手势展示出来一种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她的手势在收放之间似有温文尔雅,更兼干练果决。这些标志性的体态语又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于是就成为了本档节目的标志。
体态语具有铺排性的特点。众所周知,文章要有铺排的功力,越有逻辑、越有层次就产生越好的效果。体态语同样具有铺排性,而且将产生出更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还以《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为例,很多参赛选手事后说,“来参加节目就是冲着王小丫来的,得不得奖无所谓,主要是感受这样一种被提问的氛围和感觉”。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离不开王小丫对体态语的铺排特点。例如,王小丫有一个基础性的竖起大拇指的动作,无论是“请听题”、“您请走”,还是掰着手指数数儿的动作,无一不是以竖起大拇指的动作为铺排的基础。竖起大拇指可以说是世界通用的手势,给人以“你最棒!”的心理暗示。这个基础性的动作贯穿着一系列的铺排动作,自然让选手和观众都产生无往不胜的信心,这或许就是王小丫这个“考官”的魅力所在。
由此可见,体态语虽然经常被作为口头语言的有益补充,被人忽视,但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张力又是一股无法比拟的力量。无论是作为口头语言的伴随性特点还是独立使用,都给予沟通更大的空间;无论是作为标志性的符号还是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有目的、有意识的铺排使用,都为沟通带来了更多种可能。 2.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的沟通控制规律。
从理解主持人体态语的作用与意义开始,直到巧妙地使体态语成为下意识的行为,这是一个控制和熟练的过程。体态语控制不当可能会传递出过度信号和短缺信号。这两种信号对主持人的沟通具有不可估量的危害性,值得电视节目主持人关注。
第一,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体态语的控制不当将导致过度信号的产生。一个信号只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得过分强烈,便构成了过度信号。有关电视节目主持人“手势满天飞”的意见就是体态语传递出了过度信号。人们为什么会讨厌过度信号呢?首先,可能来自于主持人对于正常反应的微妙性的无知。他不知道自己不可能十全十美地模仿正常反应,但他拼命强迫自己做到。糟糕的是,这种过程很容易变成过度补偿,于是作假的痕迹就很明显。另外,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人们相遇的时候也有可能引起误解的危机。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港台地区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在当地是“一哥、一姐”,而其体态语移植后就变得“不伦不类”。当然误解也可以消除。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节目播出的初期,有关主持人的体态语反应非常激烈,观众认为李咏这个主持人形象很奇怪,表情夸张,手势动作大,在台上蹦蹦跳跳。观众很难立刻适应,觉得他略微有一点疯癫。但是几期节目之后,观众慢慢接受李咏的形象、气质,表情和手势,李咏以他鲜明的个性形象,稳固地站在《幸运52》的舞台上,甚至当初受到质疑的体态语都成为了这个节目和李咏本人的标志性动作。为什么观众对李咏的非语言符号可以从不理解到接受,最后给予认同呢?原因有三:其一,主持人所传播的对象毕竟有窄播的要求,如今电视已经离开了创造大众情人的时代。那么势必有一批观众乐于接受这种有一些过度的体态语。其二,主持人的体态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得比较强烈,只要主持人的心理情绪和体态语保持平衡与稳定。一个理智的游离于节目的主持人想通过较强的体态语来制造热情似火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形象,势必会产生过度信号。其三,在每一种文化当中,都十分明显地存在着某种从弱到强的视觉表现系列,问题在于主持人要学会选择适当的强度表现自己,就像选择适当的无线电波来发信号一样。电视节目主持人清楚地懂得本档节目的受众能接受什么样的体态语,更热衷于接受哪一种体态语,那么他所表现出的体态语信号将是易于接受,并且受人欢迎的。
第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控制不当也可能传递出短缺信号。短缺信号就是未达到通常强度的信号。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主持人的闪电式微笑。我们知道,微笑能给人一种容易接近和交流的印象,但是闪电式微笑却达不到这种目的。主持人完成一段串词后,仅一瞬间就收起笑容,将脸转向监视器,神情严肃;相比之下,一般的微笑从出现到最高强度再消失,其延续时间要长得多。出现短
缺信号的原因是一个人的真实心境与他的社会“表现”出现了冲突,但他却试图模拟表现此种感受的外在符号,于是他就无法顾全自己的“动作”。如果主持人处在真实的情绪里,他虽然知道其中必有联系,但他从不仔细思考怎么去弄清这种联系的不同程度。所以,当他想模拟表现某种联系的时候,往往只能发出一种与真实的微笑在细部上有着不少区别的虚假微笑信号。当然虚假的微笑信号不只是闪电式微笑一种,还有一种凝固式的微笑,这种微笑的短缺情况和闪电式微笑又是不同的。闪电式微笑的笑容是合乎常理的,只是时间短促造成了信号的缺失;而凝固式微笑虽然笑的时间长度是合理的,但是强度却不够。比如在一档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和大家道别之后的微笑,因电视镜头保留时间的延迟,因工作人员剪辑镜头的需要,主持人总会对着镜头尽量地保持微笑。但是观众往往看到主持人一个非常勉强的微笑挂在脸上,就如同完成一个规律且具有强制性的工作一样。还有一种情况也是短缺信号的一个例子.那就是不同寻常的快速扫视。有些主持人在面对现场观众的时候,有时会下意识地用不同寻常的目光快速扫视。其实缩短目光的接触时间会使现场观众感到不安,同时不安也传递给了电视机前的电视观众。如果主持人经常用这种眼光注视观众,那么观众马上就会有所反应,觉得主持人刻意隐瞒了某种事实真相。
电视节目主持人毕竟不同于电影演员,主持人的工作是作为媒介将信息通过沟通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需要一种真实的心境与观众真诚地沟通。“朴素的语言同样具有深刻的道理”,朴素的体态语也同样具有深沉的内涵。电视节目主持人应本着真实、自然的心境,考虑本档节目的类型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和需要,做到有个性、有特点、有本档节目特色地运用主持人的体态语。
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播音主持艺术是一个建立在哲学美学、新闻与传播学、文学艺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基础上的特殊专业,对于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广电系的学生来讲,学习这一学科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的走向是面对广播电视媒体做新闻从业人员,随着媒体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编采播全能型人才将在广播电视阵地越来越受到欢迎,新闻专业的学生很有可能成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广电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做广播电视各栏目的节目主持人。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播音主持艺术的技巧、培养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播音主持不是简单地念字出声,而是有声语言的再创造。不经过系统的教学,同学们很难掌握在播音语体理论中,其实包括宣读式、朗读式、讲解式、谈话式等四种样式,这四种样式都有多种样态,却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是否运用恰切之别,必须有较强的语言功力,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才能胜任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任务。所以我们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从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艺术和播音创作主体分析等方面系统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力和播音主持能力。
再有,广播电视工作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对主持人来讲更需要一种团队精神,无论是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节目还是主持人配播的节目,主持人都应与前期编采和后期制作人员精诚合作,我们力图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播音创作的感受、播音心理素质、主持人素质魅力与个性风格等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1、主持人素质、魅力与个性风格。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对主持人职业的基本了解,为以后的授课内容作铺垫和准备。
2、主持人的语境、语境中的主体及语用原则。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主持人在什么场合应说什么话、话该怎么说。主持人正确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主持人如何应用语言才能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
3、主持人的语体特征。讲授口语体在主持中的作用。
4、主持人的语言功力。这部分讲授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即兴口语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都是主持人需要掌握的。
5、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主要讲授主持人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独有的表达、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
6、新闻主持人主持训练。讲授新闻主持人基本功,作演播室新闻主持播音实验。
7、谈话主持人节目训练。讲授谈话节目的基本知识,作演播室谈话主持实验。 8、综艺节目训练。讲授综艺节目的基本知识,作演播室综艺节目主持实验。 9、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艺术。掌握体态语的基本特征,训练良好的身体态势。
10、主持人的采访艺术。主要讲授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三、与教学计划中前后课程的关系
学生在大一时曾经学过《朗读艺术》,大四要学习《电视作品选讲》,《播音主持艺术》安排在大三,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的联系这两门课的有关知识,让同学们把多门相关学科融会贯通,为将来毕业工作打基础。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在《播音主持艺术》教学中,我根据
教育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一般原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灵活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关联式教学方式。本门课程的内容除了主讲主持艺术外,根据同学们在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比如有关于心理学的,有关于新闻采访的,有关于电视作品讲解的等等,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选择的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
2、范例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精选的优秀主持人的节目,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遍意义的主持方法和如何培养独特的风格。环节为:多媒体播放精选主持人节目——教师课堂分析其独特性和共同性——学生理解——教师归纳方法——学生掌握方法。
3、实践式教学方法。设臵实验课,让同学们在演播室感受播音主持的实际情况。从而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着力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播音主持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要重视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即培养学生们主持各种节目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即兴口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我基本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安排课时的。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一体。其中,知识传授是基础,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是目的,他们统一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我在课堂设臵学生发言环节,请学生到讲台上针对某一话题做节目,经过几轮的反复训练,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六、实践教学安排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实践教学理念。理论课教学中要有实践意识,课程的培
养目标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系统要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严格检查。
本门课共设臵三次实验,分别为《新闻主持人节目实验》(4课时)、《谈话节目实验》(4课时)、《综艺节目试验》(4课时)。学生们在我院配备的演播室进行实验练习,教学方法是学生实验和教师点评、学生讨论相结合。
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根据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要求,追求实践教学的成效性。
七、本门课程为考查课。
三次实验每次10分,平时课堂练习10分,上课出勤率10分,结课论文50分。
八、教材编选原则
1、选择面向21世纪教材
2、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充实和改革。
3、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第一章:主持人素质、魅力与个性风格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形成自觉培养良好素养的习惯,学习专业知识、开拓视野,塑造富有个性的魅力风格,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基本内容
节目主持人通俗意义上讲是负责掌握节目编排、采访、播讲以及对每一件有关的工作关系加以协调的具体的人。在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的素质决定工作能力、主持人的魅力影响传播效果、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是吸引受众的决定性因素。
一 主持人的素质
1 政治素质
这与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能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新闻类的节目主持人更要十分注意以正确地舆论引导人,这类主持人如果缺少政策理论水平和判断分析能力,就必然会使节目缺乏思想深度、使内容陷入概念化、结论简单化的境地,缺少说服力。 举例:东方时空节目及其主持人水均益 2文化素质
主持人必须要多掌握知识,包括分析、理解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提高科学素养。从两个方面看这一点的重要性。 (1) 从节目现状看主持人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某些电台电视台出现一些伪科学的杂音,如健康咨询节目,由于把关不严而常常使一些江湖野医登堂入室,并冠之某研究所教授之名。一般性的科技成果拔高为国内首创或重大突破,如此种种,足以看出,有的节目主持人不但缺乏一般的科学常识,而且更缺乏明辨是非的科学思维,不能从科学角度揭穿伪科学的鬼把戏,从而以讹传讹,混淆视听。 (2) 从角色定位看主持人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节目主持人往往编采播于一身,常常以个性的角度关注生活,对新闻事件的评述必然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同时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稍纵即逝,容不得主持人现学现卖,或凭个人情感来评价事件,这些都难免发生误导。因此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科学素养比一般新闻工作者还要重要。 3专业素质
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新闻素质:要有新闻敏感、新闻阅历和扎实的编采能力。
(2) 口头表达能力:以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以明确的主题思想为贯穿,以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为表征,通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形成。倪萍前后主持综艺歌会
(3) 应变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要灵活应变、收放自如。
现场主持节目要求主持人能堆场上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应付
自如,或即兴报道,即兴评论,还要会巧妙的接别人的话茬儿,加以恰当发挥引申,当出现纰漏时,要会加以掩饰,遇到意外情况猝不及防时,要能机解释得头头是道。
4心理素质
(1) 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2) 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3) 学会当众的孤独
二 主持人的魅力构成
魅力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是美的客体对认识主体的吸引力。主持人的魅力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相貌身材、举止谈吐、音质音色、语言功力、才华学识、驾驭节目的能力等。
影响主持人魅力的几大因素: (1) 受收视环境、收视心理影响 (2) 受节目影响
(3) 真实的人(镜头话筒后的主持人)的品质 (4)对媒介信息的沟通和引导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答疑讨论为辅
参考书目
《播音主持艺术新论》 曾致 《节目主持艺术通论》 陆锡初
学时分配及说明
两学时
思考题:
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有哪些?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主持人心理素质的看法。
第二章: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艺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话该怎么说”“该说什么话”如何自我定位。
教学基本内容
一 节目主持人的传播与特点
1传播的含义与特点 2节目主持人传播特点
(1) 平等的双向传播
(2) 注重事理结合,情理交融
(3) 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深层传播
(4) 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最佳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大传播优势
二 研究节目主持人语言活动的目的:提高主持人节目质量
1主持人语言重要 从三方面阐述:
(1) 语言是广播电视节目传播内容的重要载体 (2) 从主持人节目传播方式看语言重要性 (3) 从主持人整体形象角度看
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事,它是一个人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表现,是会
从各个角度展现主持人的思想道德人格修养知识根底文化品位审美
情趣性格特征等深层次的内涵,从而影响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主持人语言因此被视为提高节目质量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2主持人语言丰富 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3主持人语言影响大
广播电视是如今最现代化、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它的传播不受时间距离的影响,没有文化程度的局限,速度快、范围广、感染力强,是百姓获得信息最重要的途径。而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信息的载体,语言,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对受众的语言使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百姓来说,它的示范作用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语言的规范化上它会推广普通话,二是语言纯洁健康方面它是语言文明语言修养方面的熏陶。
总之,节目主持人是语言的使用者,示范者,创作者,是广播电视宣传中连接传媒与受众的中介,是实现和优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所以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提高节目质量。
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答疑讨论为辅
参考书目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吴郁
《广播电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文集》孙家正 《国外语言文学论文选译》
学时分配及说明
两学时
思考题
谈谈主持人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第三章:节目主持人的语境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话该怎么说”“该说什么话”如何自我定位。
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 语境是主持人语言运用的起点
1语境的概念
(1) 狭义:专指说话的前后句,落笔的上下文。它关照的是表现为语言符
号的言辞语境又叫语流语境。
(2) 广义:是指使用语言的客观情境,它不直接表现为语言符号,但影响
和制约语言的使用及效果,一般称为言辞外语境又叫情景语境。 言辞外语境分为:a主观因素:包括谈话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 文化背景谈话目的内容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B客观因素,包括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交际渠道(所用的媒介)。
(3)语境概念:是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依赖的各种
因素,这些因素或表现为话语的上下文,或潜在于话语外的主客观情境。
2语境的三个层次:宏观(了解宏观语境是主持人知道自己在一个什么样的
社会环境中说话,知道该说什么话)、中观(传媒语境,明确主持人在社会语境中的职业角色,知道我是谁,话该怎么说)、微观(具体一档节目的主客观情境)
二 主持人的宏观语境
1社会语境:指社会制度、政治信仰、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
规范构成的语言环境。倪萍元宵晚会 2民族文化语境:指由本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精神财富、审美倾向构成的语言交际环境。赵忠祥
3地域语境:与文化语境民族语境有密切联系,只不过其所指范围更为具体, 是由人们共有的生活环境、审美情趣、行为习惯心理承受等因素构成的。 香港回归
4时代语境:不同时代的人,在社会生活、思想情操、文化修养、风俗习惯方面都有差异,反映到语言运用上就形成了不同时代的语言风格。宋世雄解说034
三 主持人的中观语境(又称媒体语境)
1媒体的性质: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使主持人“话该怎么说”有了一个
方向。
2媒体的特点:a优势: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手段丰富。b局限:受众不容易控制,因此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主持人语言的可接受性需要仔细选择和推敲。信息传播转瞬即逝,因此需要主持人语言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综述,对主持人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概括为:足够的信息密度、透彻的洞察分析、亲切的沟通交流、自然的情感传递、通俗的叙述方式、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倪萍元宵过年 3主持人的职业角色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中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的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这样的职业特色体现在语言要求上概括为两句话:
(1) 略高一筹: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传媒机构的视野、专家的深度、主持
人独特的角度、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 举例方宏进面对面节目中对黄金降价的议论
(2) 换个说法:要求主持人善于用日常的家庭的习见的方式来谈话。换个说
法就是凡事换个角度、换个色彩、换个方式说出与时代主旋律一致的话。 举例敬一丹焦点访谈对土地沙漠化的思考中两个孩子名字的故事元元谈肥牛013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答疑讨论为辅
参考书目
《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 王建平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吴郁
《广播电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文集》孙家正 《国外语言文学论文选译》
学时分配及说明
两学时
思考题
谈谈略高一筹、换个说法在主持人节目中的应用。
第四章:语境中的主体及其语用规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培养正确的心态,掌握语言运用的几项原则
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 语境的主体主持人的心态 1主持人关注什么:
党和国家的命运、改革开放的进程、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2主持人看重的是什么
节目的质量,不能只想自己的风光与出彩。许多人认为,主持人是一个很风光的职业,其实不然,优秀的主持人总是能耐得住寂寞,这种寂寞是一种必须,没有寂寞就没有冷静的空间,没有寂寞中的思考、寂寞中的观察、寂寞中的沁人心脾、精雕细琢;这种寂寞也是一种必然,主持人话筒前的风光象煤燃着的一瞬间光彩照人,而能量的积蓄却是人所不知的,没有寂寞就没有积蓄。
举例:白岩松采访关贸的《忙与盲》 3主持人应不骄不躁
面对成绩想到不足、面对荣誉想到大家的帮助
举例:崔永元 二 主持人的语用规则
1话语的有效性:语言的信息质量要高 (1) 主持人语言信息导向正确 (2) 主持人语言信息要丰富
(3) 要坚持诚信原则:主持人对受众要以诚相待、
主持人观点可信度要高
2话语的可接受性
(1) 礼貌原则、谦逊原则:谈吐谦和亲切、尊重受众 与受众平等交流,坦诚相待 (2) 适宜性、得体性:合身份、合语境、合语体
3关于“我”作话头的分寸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1)动机 三个衡量标准:方便受众对信息的理解
促成与受众的良好关系
增强传播的个性化魅力
(2)内容 与节目密切相关的个人经历、个人感受、独特视角、对人对事
的见解,增强节目的可信度和传播的亲切感。东方时空
(3)效果 “我”不是孤芳自赏的小我,而是具有主流意识、责任使命感
的大我,主持人应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对生活的正确认识来引导受众,使“我”的由头产生特殊效果。
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答疑讨论为辅
参考书目
$ 《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 王建平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吴郁
《广播电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文集》孙家正
学时分配及说明
两学时
思考题
主持人的语用原则是什么?
第五章:主持人节目语体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口语书面语的特点,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 汲取书面语的精粹口语
1口语与书面语
用词上:口语:自然、灵活、通俗、生动、语气词多 书面语:严密、规范、文雅、庄重
句式上:口语:句子短、结构简单、不完整、又补充重复 书面语:句式复杂、有集中性、逻辑性、层次性 2对精粹口语的追求 (1) 向人民学习语言
(2) 遵循广播电视的语言应用规律 (3) 主持人应以平等交流的口吻说话 (4) 在实践中探求口语与书面语的融合
二 强调规范化的大众口语
1通俗易通 深入浅出 第七日012 立意是一半的功夫,平淡是另一半的功夫
2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我国一些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语言上肯下功夫,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精深的形象思维把理念和主题转换为具象的语言,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听观众的思绪,用形象的叙述触动听观众的情感,寓抽象于形象之中。
(1) 主持人要占有信息,对所报道之事,所谈论问题的熟知和理解。 (2) 对节目进行整体把握,选择有意味的情节,此情节,或可点睛或可
补充。
(3) 用简洁形象的口语外化所选择的信息。
使受众形成:具象----意象-----意味,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这个认识过程是由观众自己完成的,它的特别意义在于听观众在接受传播时,被主持人引动了积极的心理参与,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也许有的听观众一时未能准确的抽象其意味,但那些具象的、包含很多内容的故事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意味深长的东西在日后的回味中是能够咂摸出滋味的。
举例:水均益焦点访谈营救在日本大地震中的中国人 白岩松东方之子季羡林的故事
三、 应对得体的机智口语 应对策略
1借景移情:碰到突发事件时,借助场上的情势,用巧妙的语言激起共鸣,再提出建议来扭转注意力,从而控制局面。
2因势利导:借势自然的加以引导,机智的扭转尴尬局面。
3联想解难:现场直播多工种进行配合,哪个环节稍一疏忽就会有意外发生,主持人要依托语境,向有利的积极的方面迅速展开联想,找到解围的办法。 4自圆其说:有时失误来自主持人自己,一旦出现,不必慌张更不可患得患失、强词夺理,而要巧释逆转,自圆其说。
5借题发挥:轻松面对失误,立即调动自己的知识和语言储备,紧扣题旨情境,深化主题,升华格调。
6善解人意:理解对方心理,以为对方着想、对对方有利的话语从容走出窘境。 7顺势牵连:是委婉表达不同看法的一种技巧,顺着对方的说法,接过来后变换思路,做出新解,避免了对方的抵触或反感,又巧妙而鲜明的表达了应该倡导的方向,启发对方走出线性的、消极的思维。
8有意岔题 反守为攻: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国情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甚至思想观念的差异、主持人遭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出乎意料的,而且是比较棘手的,处理不好,甚至有伤国格,有失立场。因此,主持人必须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内紧外松,找准对方的破绽,使对方有意无意的挑衅不攻自破。
9顺水推舟 反败为胜:当对方猝不及防的设下圈套,有意来个恶作剧时,主持人要明察秋毫,即宽容大度不动声色,又沉着应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折服。
10巧释逆挽 大局在握:在直播热线节目里,在现场谈话节目里,打进电话或举手要求发言的是什么样的观众?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谈出什么样的观点?确实存在不可知性。遇到棘手的问题,有时主持人往往采取拉下音量硬切的办法回避,这当然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对于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问题,还是要
做出正面的回答并尽可能巧妙的扭转某些逆反心理,消除不良影响。
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答疑讨论为辅
参考书目
《实用广播语体学》林兴仁 《节目主持人概论》陆锡初 《语言和语言学》 吕叔湘 《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吴郁
学时分配及说明
两学时
思考题
谈谈主持人的语用原则。 怎样理解即兴口语?
第六章: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教学目的和要求
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什么是语言功力
就是语言的功底和能力。一个人的语言功力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培养,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吸取他人的智慧并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主持人语言功力由写作能力、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即兴口语能力构成。
二、语言功力的相互关系
1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主持人语言功力中居于首要的和显性的位臵。 主持人所负载的功能都是直接经由有声语言传达的,受众对节目的传播信息是否接受了,理解了,受到感染了?节目意图是否达到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系于主持人的语言传播。也正因为这样,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清晰度、表现力、感染力就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功力结构中,占据了首要的位臵。 2写作能力居于根本的和隐性的位臵。写作练笔,一方面能进一步推动你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索,推动你的看书学习,使原来的想法更为准确、周密和深
刻,使思维有序化、深入化,这对于提高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另一方面锤炼了规范的熟练的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说写作能力对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表达和即兴口语的水平。说它隐性是因为受众看不到主持人写作。
3即兴口语能力居于特殊的显性的位臵。它是主持人写作能力和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比写作来得快,说出来更需要感染力,能立即说服人,打动人,能准确明了、生动形象的见证历史,能轻松平易的激活参与者的谈话欲望,能自然巧妙的力挽狂澜化险为夷,因此即兴口语应该是主持人语言功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语言运用能力的组成要素
1内部言语的组织能力:
心理学家在研究言语过程时发现,人在产生说话欲望,特别是有了说话意念时,在脑海里出现的并不是人们交际中听到的完整的展开的语句,而是一些片段的词或词组。内部言语以压缩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只有核心的关键词语,形成一个个的语点,一个语点就可以代替一句话或一系列意思。决定内部言语组织能力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思维品质,一是信息储备。
(1) 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主要由深刻性、灵活性、
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五个因素组成。对于主持人来说,必须有意识的全面的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a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主动积极的深入社会,观察社会,及时对占有的材料进行抽象的思维加工。主持人要多读书,重视思考,要求自己对事物有尽量正确的判断,要全面深刻的看法。
b加强思维的系统性: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向,灵
活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从事物的相关因素中探寻事物的联系,一方面加强思维的发散性,联想丰富,寻求创新,一方面注意思维过程的集中性,去伪存真。这样的思维办法能帮助主持人获得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c 加强思维的辩证性:以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问题,敢于和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所创造。
d自觉锻炼站立思考的急智和语言机智:要克服紧张羞涩惰
性或缺乏自信、担心暴露缺点等心理障碍和性格上的某些消极因素,经常是自己进入积极思考、勤于思考、冷静思考的应激状态,锻炼快速反应的能力。
(2) 信息储备:包括知识和观念两大类。泛指知识结构、理论基础、国内
外形势、社会实际、政策观念、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等信息的积累。
举例白岩松由两元钱引发的官司
2语言编码能力 注意四个方面
(1) 语法性层面:即语言编码过程中所需要的语言学知识及其正确应用能
力。
(2) 逻辑性层面:说话要合逻辑,违背事物规律的判断、推导或结构,不
能为人所接受。语言应注意集中性、层次性。仅仅是句子局群没有逻辑问题还不够,在整体的谋篇布局上,需要恰当运用逻辑学知识,既要注意内容的集中性、条理性、有序性,又要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录音
(3) 可接受层面:这是语言编码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它关系到确保语言信
息内容正确传送,以使接受者不会反感或出现理解沟通上的困难。
(4) 新颖性层面:指语言运用的创造性新颖性。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相关,
与主持人的生活积累文学修养有关。录音
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答疑讨论为辅
参考书目
《节目主持人概论》陆锡初 《语言和语言学》 吕叔湘 《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吴郁
学时分配及说明
两学时
思考题
主持人语言功力的关系。 决定内部言语的要素有什么?
第七章: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的和要求
注重从语言风格化体现的六个方面培养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自然流畅、亲切感人为节目的共性风格;
因节目而异、各有特点为节目的个性风格。本章讲授的是个人风格。
一、 主持人语言风格化的体现
1独特的视角:来自主持人对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感悟,来自主持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自主持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体现在节目的选题上和对所关注问题的阐释里。它是主持人语言的动机部分,使人格魅力表现得最为集中最为直接最为鲜明
2独特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发散式思维,逆向思维等
3独有的感受:
4独到的构思: 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已成为优秀栏目及成熟的主持人共识的工作模式。节目中的语言内容,有的由主持人动笔撰写,有的虽由旁人撰写,主持人都要根据自己对节目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再作进一步的加工润色,这一构思过程中主持人心思的运用,同样会有独特的风格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它主要反映在话语的篇章结构和切入点上。
5独到的见解:一位负责人的主持人把关注社会热点、领悟人生的思索说给受众,其中一些认真想过,并揭示出事态中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启示的内涵,这样的话无论是滚烫的还是温情的,是蕴含着里的,还是家常的,都会勾起受众的注意和连锁反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语言风格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