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下载本文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导学案(一):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P18、P19的内容

学具准备: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若干

导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在老师的指导下将123页的平面图沿虚线剪开,制作成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 2.自学课本第18页最上面的长方体图,认识顶点、面和棱,要做到能指出你手中长方体物品的顶点、面、棱(老师课堂要检查) 3.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尝试完成下表。

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个面 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面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X k B 1 . c o m 长方体有条棱。 棱 哪些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个顶点。 顶点 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二、 探究发现

1.根据刚才的学习,完善上面的表格。

2.观察本组做成的长方体框架,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3.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利用长方体框架指一指。 4.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它的、、的长度。

三、 学以致用

1

1.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

2.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 );有( )组棱,每组棱的长度(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每个长方体都有( )条长,( )条宽,( )条高。 (3)长方体最多有( )面是正方形。

(4)要焊接一个长8cm、宽4cm、高3cm的长方体框架,要准备8cm、4cm、和3cm长的铁丝各( )条。

(5)一个长方体至少有( )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 )条棱长度相等。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个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

(3)特殊情况下,长方体有2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完全相 同的长方形。 ( )

(4)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 (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6)如果长方体的长发生变化,那么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都会发生变化。( ) 4.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棱长总和。

5.看右图填空(单位:厘米):

①、长方体的长是( ),宽是( ),高是( )。 ②、它的前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面积是( ), 后面的面积是( )。 ③、它的上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面积是( ), 下面的面积是( )。 ④、它的左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面积是( ), 与它相等的面是( )。

6.在下图中找出6个面,使它们围成一个长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分别是多少?(单位:cm)

2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9cm,宽是13cm,

高是2dm,该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多少厘米?

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20cm,已知它的长是12cm,宽是8cm,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9.用一根包装绳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图)。如果结头处的绳长20cm,至少需要包装绳多少厘米?

10.培优提升

一只木箱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如图)。有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棱爬行,每条棱不允许重复,则蚂蚁回到A点时,最多能爬行多少厘米?

导学案(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P20的内容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观察自己准备的正方体,完成下表:X Kb 1.C o m 正方体的特征 正方体有个面 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3

面 棱 顶点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正方体有条棱。 哪些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个顶点。 2.比较: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相同点 面 不同点 棱 长方体 都有( )个面, ( )条棱, 正方体 ( )个顶点 每个面都是( )( )的棱 形,也有可能有长度都相等。 两个相对的面是 ( )形。 每个面都是( )形。 ( )条棱 长度都相等。 3. 自学课本第20页,完成以下内容:

(1)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如果分别用两个圈来表示长方体与正方体,请你在合适的圈里填上“长方 体”或“正方体”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发现:根据学到的知识修正上面的几个表格。 三、学以致用 (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 )个完全相同的( )围成的立体图形。 2、正方体有( )个顶点,( )条棱,它们的长度( )。

3、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它的棱长是( )cm。 (二)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