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同步检测 1-2诗两首 新人教版必修1 下载本文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人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①以《雨巷》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主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雨巷》是戴望舒于1927年夏天运用象征性抒情手法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成名诗作。

②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戴望舒于1927年夏天运用象征性抒情手法在其成名作《雨巷》中塑造的形象。

17.请仿照下面《灰》这首小诗的格式,从“颜色”“钉子”“虹”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 灰

诞生于火,

却没有火的性格。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颜色 形体美丽,

但全凭光亮赋予。 (2)钉子 虽有钻劲,

但需要他人敲打。 (3)虹

样子像桥,

却不能用于沟通。 五、写作创新

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在雨巷默默彳亍,落寞而惆怅。雨巷就像是一条路,悠长而寂寥,有期待与希望,更有失落与迷茫。在路上,我们会遇见怎样的人?遭遇怎样的故事?我们又该怎样选择道路?怎样走下去?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分析】

1.运用联想,拓展主题。

“人与路”是一个思辨性的话题。可以从路的本意探讨人与路的关系。即路是有形的,大路小路,公路铁路,陆路水路,弯路直路,纵横交错。但从话题提供的引语看,这里显然是指象征意义的“路”。我们可以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 2.构思新颖,合理选材。

可以写人如何开拓路,以及路上的风景、故事、得失;可以谈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路、可以开辟自己的事业路、改变自己的成功路;可以写“退路”和“出路”,提醒人在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失意时给自己出路;可以依据“人”与“路”惊人的相似点来写,比如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等。 3.打造亮点,取悦读者。

标题,可以拟得有文采一些,如“一路上有你”“平凡的人平凡的路”“走过岁月那条路”等;形式,可以采用童话、寓言、小说、剧本等来彰显个性。 【话题素材】 1.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1957年出版长篇小说《在路上》,描绘主人公迪安与同伴漫游美国,在城市山村之间穿梭的故事。为了逃避庸俗困苦的生活,也为了追逐自由,寻找理想,他们一直在路上。迪安问道:“……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这无疑是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提问。如今,“在路上”已经成为追逐精神自由的符号。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 4.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5.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 【佳作赏读】 人与路

我带着你的梦,带着你的遗愿回到了你的雨巷,立在你走过的路的一头。

这条巷好深,深得令我心中略显凄凉;这条路好长,长得令我看不到另一头。我有些胆怯,有些犹豫,更有些徘徊。我不清楚,是否因为你的走过,才有了这巷中的深路,也可能因为我的到来,这条曾经的路又重现。我决定为自己,也为你走下去,踏上这条寻梦路。

一切照旧,江南依旧鸟语花香,江南雨巷照样迷人。我竟信了你,撑着把油纸伞,就像陈逸飞的《丽人行》那样。我走了进去,踏上你来时的路,带着迷惘,四处寻觅。

希望替你寻到那位从雨巷深处走来的丁香一样的女子,告诉她你的梦与愿望。尔后,依然从我身边走过,来不及回来,丁香一样的女子早已消逝在雨巷的尽头,可我仍站在你走过的小路上,重温当初你的遗憾。

我踏着你的路,带着你的梦回来了,一切仍是原样。他们大概看出了我与你的相似,同样青涩的脸庞与深邃的眼神,他们脸上写着惊愕,可他们又摇头了:“你不是他,他不一样。” 是啊,我怎么可能会是你呢?你永远是位多情的诗人,为了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抱憾终生。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因为了解你,深知你,所以愿意替你追寻,走上你的路。 即使我有与你一样的性情,一样的性格,或许眉宇间也有你的气息,毕竟,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路,我有何资格重踏?我的路,仍在等着铺平。

我决定离开,离开你的路,离开你的江南雨巷,离开你的故人看我时那种惊愕而又失望的眼神。

你和我都要明白:路过的人只是一阵路过的风。

该放下的都让我们放下,你我的路不会有交点,我们永远都是两条平行线,两条孤立的路。 我将你放下,放在你来时的路上。我和你都只是平凡人,各人有各自的路,我又何必非要踏着你的旧路,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只希望,能够在清凉午后,翻开你的书卷,重温你的气息。 我离开了你的路,回头望,路好深,那里有你的辛酸,可那是你的历程;向前望,路邈远无尽头,可那是我的路,它等着我去创造、铺设。我带着自己的梦,踏上自己的路,转身,浪迹天涯……

【名师点评】 此文相当优美。戴望舒《雨巷》中的路和作者自己的“路”,朦朦胧胧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遐想,并由此触发了许多感怀、许多思虑。作者善于捕捉微妙的人性和人情

的火花,以清新流利的文字,使人在默然无语中明白人生之路要自己铺设自己走下去的道理。

楚 辞

又称为“赋”。原指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的诗歌,比之《诗经》,它的篇幅扩大,句式较长,不采取回环复沓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成帝时,刘向将屈原和屈原之后楚国作家宋玉、唐勒、景差以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和他自己的辞赋汇为一集,共有十六篇,亦定名为“楚辞”。其中有些作家虽非楚人,但所仿作辞赋,却有“其情其辞则楚”的特点。《楚辞》作品中,以屈原所作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他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这种文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南齐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曾用“莫不同祖风骚”一句,以概括汉魏以来诗歌的渊源。鲁迅则认为《楚辞》对后代的影响,“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