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顺序功能图
根据系统要求,设计了PLC控制多种液体混合的顺序功能图,如图3所示。
图3 液体混合顺序功能图
4、梯形图设计
根据顺序功能图编写出梯形图来实现控制要求,如图4所示。
图4 多种液体混合梯形图
① 将I0.0合上一下再断开(模拟按下启动按钮),多种液体混合自动控制实训板上Y1,Y2指示灯应该亮,模拟液体A,B流入容器。
② 将I0.3合上,模拟液位已经上升至低水位,此时输出不变。
③ 将I0.2合上,模拟液位已经上升至中水位,实训板上Y1,Y2指示灯应该灭,Y3指示灯应该亮,模拟液体C流入容器。
④ 将I0.1合上,模拟液位已经上升至高水位,实训板上Y3灯灭,M灯亮,表示开始搅拌。此时注意观察状态表T37监控情况。
⑤ 观察T37当前值变为0时,电炉H灯亮,表示电炉开始加热。
⑥ 将I0.5合上,表示混合液温度已达到设定值,此时电炉H熄灭,电磁阀Y4灯亮,代表开始放出混合液。
⑦ 先后将I0.1、I0.2、I0.5断开,代表水位下降,Y4依然亮。 ⑧ 将I0.3断开,表示液面已下降到低水位,观察状态表T38监控情况。 ⑨ T38计时到,容器放空,Y4关闭、Y1打开,又开始下一周的操作。
⑩ 反复运行几次,在某一中间步按下I0.4,观察当前工作周期的操作完毕后,是否返回并停止在初始状态。
五、课程设计总结
这次的“多种混合液体自动混合装置”课程设计使我加深了对PLC这门课程的认识,加强了知识运用能力,自己动手能力还有与别人合作的能力,但是也露出自己的许多不足:
1.不太会查找资料。遇到困难,首先不先查看资料,过多依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不太独立。
2.学习认真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基础相对薄弱,掌握知识太少。 3.设计时对时间合理安排上欠妥。但正是这次设计,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找到了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通过这次PLC课程设计实践,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知识的掌握都是理论上的,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当我们把自己想出来的程序用到PLC中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不是不能运行,就是运行的结果和要求的结果不相符合。这样,我就只能去查阅资料或者是请教同学,一次又一次的调试程序,最后达到设计要求。不仅使我对
PLC 的理解得到了加强,也让我看到实践与理论的差距。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了解了PLC控制技术在工业应用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也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了PLC的编程思想,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实践中。
六、参考文献
[1]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15. [2]许光大.S7-200PLC应用技术.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24.
[3]郭宗仁.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45-50. [4]周万珍.高鸿斌.PLC分析与设计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8-80. [5]西门子公司.S7-200手册.甘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5-1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