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流派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 llq 下载本文

2外劳 清补大肠 二马 平肝

15’ 15’ 10’ 5’

附:治痢疾验方

1.白头翁三钱 黄拍二钱 黄连一钱 秦皮二钱 水煎服。 2.葛根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3.紫参三钱 水煎代茶。

4.鲜马芷苋二两 大蒜两瓣 共捣烂一次服下。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病因:本病主要是由于母奶不足或喂养不当所致。或早产儿,长期生病如

腹泻,慢性痢疾,结核病等也常是致病原因。

症状: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肚大坚硬、青筋暴露、懒进饮食、

大便臭秽(长期消化不良)、小便浑浊。

治则:消导攻积、补脾健胃。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 平肝 15’ 15’ 5’ 腹胀重——加四横纹 有痰者——加八卦

② 腹痛明显者改用: 外劳 补脾 平肝 15’ 15’ 5’

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病有特效。 附: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手三阴经脉所过之处,位于食、中、无名、小指四

指的中节纹。

针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调百脉,治疗疳积,特别适用于烦躁明显者。 附:治疳积病验方: ①鸡内金三钱 山楂二两

共研细末,每次服5分,日二次。 ②肥儿丸 按说明服。

九、口疮

病因:口疮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性的病变,多见于上感或高烧之后。

多因内热蕴于心脾二经,循经发于口舌所致。

症状:舌尖红赤,舌有白色溃疡,流口水,往往因疼痛而吮乳困难。重者

发烧,烦躁不安。

取穴:

① 清胃 天河水 四横纹 15’ 15’ 10’ ② 清脾胃 天河水 15’ 10’

发烧——改用六腑;流口水重——加小横纹;烦躁惊悸——加小天心。 外用柿霜、西瓜霜,或冰硼散涂口腔。 附:治口疮验方

1.吴茱萸末五钱 分二次用醋调成糊状,糊患儿足心,用布固定,晚上敷,

17

次晨取下。

2.生地五钱 木通二钱 竹叶二钱 灯芯五分 甘草稍钱 水煎服 3.石榴皮 烧存性,研为细末,搽口内,每日二次。

十、便秘

病因:多因喝水太少,肠中积热,或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营养不良,

致大肠机能不正常而引起。

症状:大便秘结,排便费力,几日一行,重者肛门裂出血或脱肛。 取穴:

① 清脾胃 清大肠 运水入土 平肝

10’ 15’ 10’ 15’

② 略带热像者:

运水入土 清大肠 平肝肺 天河水 腹胀加四横纹

10’ 15’ 10’ 5’ ③ 独揉神阙10—15分钟 很效 附: 治便秘验方:

1.麻仁滋脾丸2.肥儿丸3.润肠饮:蜂蜜三钱 盐五分 二岁者一次服下

十一、脱肛

病因:多由小儿体弱,脾肺气虚,或泻痢日久所致。 症状与治疗:

① 肛门脱出不收,红肿刺痛,作痒者属实热。 取穴:

清大肠 八卦 外劳 六腑(天河水) 10’ 10’ 10’ 10’

② 精神萎靡、体弱无力、食欲不振、不甚肿痛者、大便时肛门脱

出,属气虚。

取穴:①二马 补脾 平肝 15’ 15’ 5’ ②外劳 清补大肠 补脾 10’ 15’ 10’ ③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上推七节骨或灸百会 附:治脱肛验方:

刺猬皮粉二两 和面半斤加蛋、糖适量调味,烙小饼20个,随意服之。

十二、遗尿

病因:多因下元虚寒、膀胱不约所致。

症状:平素体弱、面色苍白、肢冷无力、饮食无味、白天小便频数、夜间

梦中小便自遗或大便溏泻等。

取穴:

① 体质虚弱者:

二马 补肾 运水入土 平肝 有热者加天河水。 20’ 15’ 10’ 5’ ② 身体尚健者:

18

清补脾 清小肠 天河水 平肝 10’ 10’ 5’ 10’ 附:治遗尿验方:

1. 桑螵蛸、益智仁各五钱 水煎服

2. 鸡肠一具,焙干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一钱至二钱,开水送下。

十三、水痘

病因:多为湿邪内蕴、时邪外袭、郁于肌表而发。

症状:初起具有上感症状,发烧,畏寒,面赤烦躁惊惕,或上述症状轻微,

在不知不觉中出痘,先面颈—胸背—四肢,初为米粒大小红赤色疹子,突出于皮肤之上,一出即灌清浆,作痒,随出随靥,数日结痂脱落。

取穴:

① 高烧: 六腑 清胃 咳嗽烦躁加平肝肺。惊厥加小天心。

20’ 10’

② 低烧:清胃 天河水 清肺

15’ 15’ 10’

一般推拿一次即可,痘出后不需要再推拿。 护理注意多喝开水,不要吃酸、凉的食物。 附:治水痘验方:

1. 双花三钱 连翘二钱 薄荷一钱 蝉蜕一钱 水煎服 2.芦根五钱 烧水服

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病因:结合膜为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眼眵增多流泪;眼睑红肿胀痛;球结舌膜充血;自觉眼热痛、怕光、

发痒,眼内有异物感,二便秘涩。

取穴:

① 二马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② 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10’ 15’ 10’ 附: 治目赤疼验方

① 鲜蒲公英二两 烧水内服喝洗眼

② 菊花、双花各三钱开水浸泡洗眼和内服

十五、痄腮(腮腺炎)

病因: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流行

于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期儿童患病的最多,多由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症状:发病时,先发冷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嗓子痛、继之

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连耳垂都肿起来,但 不痛,舌苔黄腻,有时可并发睾丸炎、脑膜炎。

取穴:

① 六腑 清胃

20’ 10’

19

② 六腑 天河水 每日一次,3-4次可消。

20’ 10’

男孩可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下坠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 清小肠

15’ 10’ 10’

② 二马 平肝 清胃 天河水

15’ 10’ 10’ 10’

附: 治痄腮验方:

① 赤小豆粉适量加入蛋清或陈醋调敷患处。 ② 内服六神丸。

③ 蛇蜕一段 鸡蛋二个将蛇蜕切碎,用香油少许合而炒之,食用。 ④ 大青叶三钱 双花五钱 薄荷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 水煎服 ⑤ 板蓝根三钱 蒲公英三钱 水煎服 十六、急惊风 病因:

外因——外感时邪

小儿体属纯阳,感受六淫,最易化热,热熬津液,凝结为痰,痰闭心包,

蒙闭清窍。

内因——乳食积滞

小儿乳食不节,郁结肠胃,停留成痰,因痰生热,因热生风,风热相煽,

血气并走于上,则神昏谵妄,抽搐等症发作。

不内外因——大惊卒恐。

小儿神气怯弱,猝见异物,乍闻异声,最易形成惊风。因惊则伤心,恐则

伤肾,心主血肾主气,气血紊乱则神志不宁,精神紊乱,肝风煽动,即出现惊厥,故急惊风是属阳,属热的实症。

症状:

前驱期症状: 呕吐发热,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或摇头弄舌,咬牙龃齿,

时发惊啼。

主症: 暴发壮热,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痰壅气

促,大便秘结,小便涩难,手足抽搐等。

治则: 开窍镇惊,清热熄风。 1.急救:

①为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掐揉仆参,大敦,掐百会。

②配合针刺———百会、风府、耳门、听宫、听会、端正。在惊风紧急情

况下,可采用口内两颊络脉刺出血,可以很快制止角弓反张,四肢抽筋的危候。

痰涎壅盛加刺咽头两侧出血,并针刺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

中。

或随症加减使用:哑门、涌泉、丰隆、合谷、太冲、印堂、十宣、大椎穴

等。

2.抽风缓解后,取下穴推拿治之:

退六腑 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20′ 10′ 10′ 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