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中心学校比访材料 下载本文

位语文教师的素质与技能,40分钟的精彩展示,得到了师生的热烈掌声。白果镇一中率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麻城名师”杨仕平同志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教坛新秀”;白果小学语文组通过“同课异构”“说课竞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

2、“学科达人”的评选活动独领风骚。我校在第五大流程中精心设计了“学科达人”的评选活动,全校十二大学科,科科评选教学领军人物。“学科之星”评选的第一步是“小组初选”,各年级备课组初选出1至2名优胜者,以备第二步参加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大组精选”。因此每个年级的各个备课组都显得非常认真,掀起了激烈的竞争氛围,訚进成、罗小红、万兵、朱芳等老师作为备课组长不仅自己认真准备讲课,还邀请其他组的领导、老师参与本组听课、评课,听取更多的宝贵意见。程晓玲、熊婷婷、熊凌朋、周慧等新调来的老师更是不甘落后,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的才艺,与中青年教师一比高下。第三步是12月28日至29日两天“全校评选”。我们规定讲课、说课、知识考试、论文、教案、反思、调查等多项比赛得分最高者,被评为学校“学科达人”。

3、 “访万家”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独辟蹊径。“访万家”怎样访?“访”的内容有哪些?“访”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访”的艺术技巧有哪些?诸多事宜,我们一一精心布置,而访前的艺术培训,是我们的独到之处,这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九月六日,学校特地请来麻城市教育心理专家袁咏玲来校,对教师家访时的衣着、行为、语态、语言技巧等进行具体指导,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艺术形象和家访能力。

两个“特别注重”也是我们的创新举措:一是特别注重“回访”的记录和督查,规定对于“三生”必须“回访”,通过“送一程”、“再送一程”的办法,真正与其家长携手合力,共同铺就孩子的成长之路;

5

二是特别注重每个教师每次家访过程中的独特感悟的抒发,并于期末举办《家访随笔》展示活动,让教师真正在心灵上有所触动,在灵魂深处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从而真正用“心”家访,用“爱”育人,用“情”教书。

雁过有声、水逝留痕。全镇教师在“比”、“访”活动中完成了讲课和家访活动。一篇篇心得体会,体现了第五大流程“同题研究绘华章”的初衷。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麻城市2012年秋“课内比教学”讲课交流活动中,我镇小学英语老师黄丽与实验一小骨干老师周继英、罗秀敏老师与黄冈市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实验二小的的曾芬老师同台竞技,博得了全市来校观摩的领导老师的阵阵掌声,更赢得了教科院专家的交口称赞:整堂课精心设计,特别流畅,尤其是“情境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别致新颖,极富创意,体现了老师深厚的功底和创新意识。 “两课”工作的竭力推进,使我镇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校风好了、学风变了,教师的精神面貌新了,基本功扎实了,专业能力提高了,更为可贵的是许多教师的感悟,彰显了教师人本的回归:青年教师董伟红在《我的“两课”之行》中写道,“一节节特色鲜明的展示课,一位位刻苦钻研的优秀教师,让我无数次的感动与感慨;一次次的家访,让我与学生心灵上的距离一次次拉近,一次次的家访,也让我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中年教师徐青松的《“比”出课堂精彩》中说:“积极参与活动,亦是终身学习。为了准备好自己的那节课,我摸索着上网查找教学资源、资料,制作课件。制作第一件课件,我接近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但当我第一件课件成功后,我发现自己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精彩了,自己也现代化了起来”;青年教师邹永波在《多“比”益善》中写道:“比”不在于结果多重要,而在于过程很美妙。深切的体验、深刻的感悟,无不说明:“两课”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显得多么重要。“极目远眺千帆处,山青水秀又一

6

程”,我们会竭诚尽智,真心倾情,去谱写“两课”工作的新篇章。

如今,徜徉“文化长廊”,沐浴“两课”春风,喜看云鹏振翮,乐听雏凤清鸣,我们白果人脸上的笑容更甜蜜、更灿烂,因为在我们心中正在谱写一曲更动听、更华美的乐章。

7

白果中心校

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