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D、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 Cl2和1.0mol CO,应等效于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Cl2,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等于80%,如加入1.0mol Cl2和0.9mol CO,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0.1mol CO,平衡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l2的转化率小于80%,错误; 答案选C。 4.B 【解析】

试题分析: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错误,不选A;B、油脂水解都生成甘油,正确选B;C、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错误,不选C;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错误,不选D。

考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5.B 【解析】

试题分析:A.这是甲烷的球棍模型,错误;B.苯的分子式为C6H6,最简式为CH,正确;C.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错误;D.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名师点晴】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6.B 【解析】 【分析】

吸热的反应包括: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CO和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吸热的物理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铵盐溶于水;据此分析。 【详解】

A、氨气的液化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放热的,选项A不符合; B、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放热,选项B符合; C、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选项C不符合; D、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吸热的物理过程,难度不大,记住常见的吸热过程和反应是解题关键,易错点为选项A,注意氨气的液化过程的热效应。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

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

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 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 8.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钡中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A错误; B.CH3CHO中只含共价键,B错误;

C.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 D.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明确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即可解答。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 9.B

【解析】烃的燃烧通式是CnHm+(n+m/4)O2 =nCO2 +m/2H2 O,所以根据题意可知,(n+m/4)︰n=3∶2,解得n︰m=1∶2。又因为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能使溴水退色,所以应该是乙烯,答案选B。 10.A 【解析】 【分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海带在坩埚中灼烧得到海带灰,海带灰加水溶解浸泡得到海带灰悬浊液,过滤,得到含I—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用稀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将I—氧化生成I2,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分

液得到含I2的有机溶液。 【详解】

A项、步骤①为海带灼烧,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故A错误; B项、步骤③为过滤海带灰悬浊液得到含I—的水溶液,装置II为过滤装置,故B正确; C项、步骤⑤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含I2的有机溶液,装置I为萃取分液装置,故C正确; D项、步骤②为海带灰加水溶解浸泡得到海带灰悬浊液,步骤④为向溶液中加入用稀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将I—氧化生成I2,步骤②和④均用到烧杯和玻璃棒,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海带提取碘,注意结合题给流程的分析,依据物质性质分析判断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解答关键。 11.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22gCO2通入1mol?L-1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a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再利用1mol CO2通入2mol?L-1NaOH溶液1L中充分反应放出b 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利用盖斯定律来书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根据题意,22gCO2通入1mol?L-1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n(CO2)

22g=0.5mol,n(NaOH)

44g/mol=1mol?L-1×0.75L=0.75mol,该反应既生成碳酸钠又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

2CO2+3NaOH═NaHCO3+Na2CO3+H2O,由0.5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aKJ,则2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4aKJ,+3NaOH═NaHCO3 aq)+Na2CO(+H2O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aq)((l)△H=-4aKJ/mol①。2g)3aq)+CO2又1mol CO2通入2mol?L-1NaOH溶液1L中充分反应放出b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OH(aq)═Na2CO(+H2OCO2(g)+NaOH(aq)(g)(l)△H=-bKJ/mol②,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3aq)ΔH=-(4a-b) kJ·mol-1,故C正确; 答案选C。 12.C

【解析】A、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氢氧燃料电池中OH-向负极即向a极移动,A错误;B、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有化学能、电能和光能,B错误;C、a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P一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注意根据图示电子的流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13.B

NaHCO3(aq)

【解析】 【分析】 【详解】

无水硫酸铜遇水即显蓝色,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浓硫酸用来吸水,所以答案选B。 1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

B.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H2O是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分子,所以化学键类型相同,故B正确;

C.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O与H之间存在共价键,H2O2中只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CaCl2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而氯气是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15.C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A、Y、M同主族,原子序数:YM;Z、M同周期,原子序数:ZZ>Y,选项A错误;B、Z、M位于第三周期,其阴离子比Y多1个电子层,且原子序数:Z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根据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再根据元素的构、位、性关系进行推断。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

的分子式是C7H7N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项、由方程式可知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作用下,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和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