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晚 情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平平仄O平,O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O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O平平仄仄,O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O仄平平仄仄平,平平O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O仄平平。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O仄平平仄仄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平O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O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O仄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仄仄O平平仄仄,平平O仄仄平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O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仄仄平平平仄O,平平O仄仄平平。

《古代汉语(2)作业1》参考答案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庞国栋)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 词性 意义 1. 介词, 替、为 2. 介词, 对 3. 介词, 被 4. 动词, 成为 5. 介词, 被 6. 介词, 被 7. 语气助词, 表示疑问

8. 介词, 被 同上

9. 介词, 表示比较 10.介词, 被

11.介词, 到(见教材上册71页) 12.介词, 被

13.介词, 遭受(见教材上册177页) 14.副词, 仅仅、只不过 代词, 这

15.指示代词, 在这里(参见教材下册217页) 16.指示代词, 那

17.指示代词, 这、这样(参见教材下册68页) 18.疑问代词 怎么 19.指示代词, 这

20.连词 的原因(参见教材下册68页)

21.代词、介词,用来??的方法(参见教材下册68页。按“所以”是两个词,所,代词;以,介词)

二、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其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是否相同 词性 意义 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

1.否定性无定代词, 没有人, 不同 2.否定性无定代词, 没有什么, 不同 (二)或

1.肯定性无定代词, 有的人, 不同

2.肯定性无定代词, 有的人, 不同(参见教材下册87页[7]) (三)是

1.形容词, 对的, 不同(“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为判断词) 2.指示代词, 这 不同

3.形容词, 对的,正确的 不同(参见教材下册122页) (四)非

1.动词, 指责、非议 不同(参见教材上册344页)

2.形容词, 错的, 同 (参见教材下册122页) 3.动词, 非议、批评 不同 4.否定副词, 不是 同 (五)以

1.连词, 而, 有的情况下相同 2.连词, 因为, 有的情况下相同 连词, 因为, 有的情况下相同 3.动词, 认为, 不同 4.介词, 把, 同

5.连词, 因为, 有的情况下相同 6.介词, 按照, 有的情况下相同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1.最终

2.稍稍 (参见教材下册94页) 3.很、多(参见教材下册94页) 4.只是

5.逐渐 (参见教材下册94页) 6.已经

7.只、仅 (参见教材下册254页[6]) 8.只 (参见教材下册95页(6)) 9.竟然

《古代汉语(2)作业2》参考答案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庞国栋)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参见教材下册310页第1行) 2.(参见教材下册310页第1~2行)

3.(参见教材下册313页末行至313页第1行) 4.(参见教材下册314页“10.箴铭类”第1行)

5.(参见教材下册311页“3.奏议类”第1行)

6.(参见教材下册315页“(一)散文中1.史传文(1)”) 7.(参见教材下册312页“6.诏令类”第1行)

8.劄子属于奏议类中的一种,就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参见教材下册312页第1~2行及《古代汉语学习辅导》第298页)

9.行状属于传状类中的一种。(参见教材下册313页“7.传状类”第8~10行) 10.骚赋就是摹拟《楚辞》而写的赋。(参见教材下册314页) 11. 就是散文化的一种赋体。(参见教材下册314页) 12.(参见教材下册315页“(一)散文中1.史传文(2)”) 13.(参见教材下册316页“倒数第3~倒数1行”) 14.(参见教材下册312页第5行)

15.(参见教材下册314页“11.颂赞类”第1~3行)

16.古赋是骚赋以外的汉赋(参见教材下册314页“12.辞赋类”第7行) 17.(参见教材下册313页“8.碑志类”第4~5行)

18.(参见教材下册315页“(一)散文中1.史传文(3)”) 以上名词解释可参考《古代汉语学习辅导》第298页。

二、解释下列注解体例或术语的意思 传: (参见教材下册239页(一)传注体) 正义:(参见教材下册240页(二)义疏体) 疏: (参见教材下册240页(二)义疏体) 笺: (参见教材下册239页(一)传注体) 注: (参见教材下册239页(一)传注体)

章句: 就是既解释字词,又串讲文章大意的解说方法。(按:《古代汉语》教材上没有这个术语) 集解:(参见教材下册241页(二)集解体)

曰: (参见教材下册245页(一)释义术语“1.曰”) 谓: (参见教材下册246页(一)释义术语“2.谓”) 为: (参见教材下册245页(一)释义术语“1.为”) 犹: (参见教材下册247页“4.犹”) 貌: (参见教材下册246页“3.貌”)

谓之:(参见教材下册245页(一)释义术语“1.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