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重点整理 下载本文

晚期创作——《我的大学》,回忆录《列宁》 4. 文艺理论美学思想:

A. 艺术的本质,劳动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

B.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艺术形象必须既忠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典型化。

C. 十分重视人,认为文学描写的对象是人和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文学即“人学”。 D.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

E.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又包含浪漫主义因素。

5.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人物:阿辽沙)

A. 不仅仅是高尔基个人的自传,也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B. 在艺术上树立了传记文学的典范。三部曲的真实观,体现了历史真实和文学真实的和谐统一。然而又不仅困于事实,而是进行过滤了之后再把生活的本真呈现出来。心灵的真实体现了传记的本质。

《母亲》: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 简述母亲尼洛芙娜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尼洛芙娜是由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

1、她是钳工的妻子,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三重压迫。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显得悲哀和柔顺。

2、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会,她从恐惧变为习惯,自发地认为革命事业是对的。出自母爱,她主动承担了送传单的任务,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五一”游行儿子被捕之后,她到城里与革命者交往,受到更多的熏陶,她已经从爱儿子扩展到爱同志,送传单是工作的需要了。 3、母亲被捕,彻底完成了这一形象从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到自觉工作、坚定无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转变。

意义:母亲的转变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 为什么说《母亲》是一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以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方法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

1. 作品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工农联盟的意义,革命知识分子的作用。(新的主题)

2. 作品塑造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巴威尔: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他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 他本来走的也是父辈的道路,但革命改变了他。他刻苦学习革命理论,关心母亲和同志。在“诏地戈比”事件中他提议罢工,由于还“不会说明真理”,建议未被接受。

B. “五一”游行中他举着红旗走在最前头,表明他斗争的无畏和政治上的坚定与成熟。

C. 法庭斗争使这个人物显出了他的全部光辉,他的演说义正词严,是向制度宣站的檄文,说明他已具备高度的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他是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3. 全新的创作方法,《母亲》是高尔基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在革命的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它即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又充满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光辉,是一部现实主义为主而又结合浪漫主义的作品。

综上所叙《母亲》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不愧为是划时代的光辉著作。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派别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一、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思想、艺术表现)

思想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3)现代派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上:(1)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表现内心生活和心里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化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二、象征主义

? 后期象征主义

A. 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

B. 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C. 代表作家作品:艾略特《荒原》,叶芝《驶向拜占庭》

? 保尔·瓦莱里:法国诗人,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代表作《海滨墓园》 ?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

? 《空心人》通常被认为是其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

《荒原》: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

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

望。荒原状态就是死不了,活着只有痛苦和不幸,美丽的青春已成为过去,昔日的繁华已无

迹可寻的状态。

?

思想内容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是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

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 A. 它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在没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碎片,世界之夜已进入夜半,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

B. 作者把他对现实的思索扩展为对历史的 ,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的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回返的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种虽死犹生的绝望。

C. 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

艺术特征

A. 内心独白的运用,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B. 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贴技法

C. 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

《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仪式,或者指向文学作品的故事,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D. 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 E. 跨越时空界限,古今融为一炉。 F. 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

“你不知道的东西是你唯一知道的东西,你拥有的东西正是你不拥有的东西,你在的地方正式你不在的地方。”

三、表现主义

? 表现主义

1. 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的现代主义流派。

2. 表现主义者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

3. 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4. 代表作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 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 ? 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 主要作品:

《琼斯皇》: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

《毛猿》:副标题是“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主人公:扬克

卡夫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

? 卡夫卡式

1. 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 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表现人的孤独和恐惧,表现了荒诞的世界与异化的主题。

3. 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 4.卡夫卡代表作《变形记》 ? 创作的小说主要有3部分:

一:生前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判决》、《饥饿艺术家》、《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作品通过格里高尔的变形及变形后的遭遇及悲惨结局,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

二:生前没有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地洞》整篇小说都是写一只人化了的动物的内心感受,它表现了小动物的恐惧心理和生存环境的非理性。

三:生前未发表过的3部长篇小说:(被称为“孤独三部曲”)

? ? ?

《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小说在形式上受流浪汉小说的影响,用狄更斯《诉讼》:主人公银行襄理K

《城堡》:表现了“卡夫卡式”小说的典型特征。

的传统叙述手法,揭示了西方社会的生存状态。主人公卡尔。

“城堡”是与人为敌、压抑操纵人的精神和肉体的社会结构,超验力量的象征。代指各种形式的人生压抑。K的境遇是卡夫卡个人、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境遇。

《城堡》的主题多元解释 :第一,犹太民族长期漂泊寻找家园的主题。第二,人类寻找上帝、寻找救赎的主题。第三,寻找真理和生活目的的主题。

《城堡》通过K与“城堡”之间真真假假的斗争表现人与环境的深刻矛盾,专制集权统治对人精神心理的重压。从而揭示当代知识分子对人与环境荒诞关系的认识以及孤独无奈、恐惧绝望的情绪。

\城堡\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老百姓与国家之间,关系疏远而对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大小官吏的阻挠下,小人物的起码要求也无法满足。 ? 二重人格和复杂的思想:

1. 孤独意识。日常生活中卡夫卡是经常开怀大笑的人,但他内心却十分孤独。他的作品描写父子、家人、亲属、世人的不能沟通,孤独不仅是他的境况也是他的追求。 2. 恐惧意识。“安宁永远都是不真实的。”“我的本质就是恐惧。” 3. 障碍意识。世界是个障碍重重的世界。

4. 负罪意识。卡夫卡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罪恶的时代”。他自审意识很强,既控诉环境,也控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