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下载本文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教师:xxx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主题是《老鼠嫁女》,目的是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积累优美词语,逐渐爱上阅读。“语文园地一”主要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内容,“快乐读书吧”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春夏秋冬》由五幅图片和十六组词串组成。前四幅图选择了春、夏、秋、冬四季中典型事物对应下面的词语,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知识。第五幅图及相关的八个词串描绘了一幅有水、有鱼、有花、有草、有鸟、有树的美丽画面。

《姓氏歌》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以有趣的问答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为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教材安排上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描述。“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个故事。”这两条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任务:一是看图听故事。二是尝试讲故事。教材下方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

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第二部分是图画。八幅连环画,有序描绘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因此降低了听故事和讲故事的难度。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书中插图。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和天气有关的词语, 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并为学生指出一些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 “字词句运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读一读,记一记”,是字母表的呈现,26个字母有序排列,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准备;二是“读一读,写-写”,通过区别前鼻音“an”和后鼻音“ang”的生字,巩固前后鼻音的发音以及生字的书写;三是“读读”,读儿童诗《祖国多么广大》,朗读积累,感受祖国的地域宽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书写提示”揭示了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并书写三个同类结构的字。“日积月累” 安排了- -组描绘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有对春天整体特征的描写,也有具体的视觉上看到和听觉上感受到的春天。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积累语言。“和大人-起读”《谁和谁好》是. 篇以友情为主题的儿童诗,内容富有童趣,节奏明快,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可以让孩子和“大人”一问一 答进行阅读,感受共读的乐趣。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好词好句,并能背诵《春夏秋冬》和《姓氏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春天。

3.学会倾听、能抓住故事中的关键词句,记住故事发生的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2.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三、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300个字,会写100个字,掌握了36个常用偏旁,了解了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象形字和会意字识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接触了形声字,有了一一定的识字基础。在本学期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单元中《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本单元是集中识字,教学时仍应充分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1 春夏秋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偏旁“雨、阝”,会写七个生字和一个笔画“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学习课文;

2、能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的特点了,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体验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

1、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2、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交流学生最喜欢的季节。(指导学生说说四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认读“霜、吹、落、降、飘、游、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