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写规程-送审稿-交通运输部 下载本文

ICS 93.080 P 66

DB34 徽

DB 34/T ****-****

公路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写规程

(送审稿)

2017-**-**发布 2007-××-××实施 2017-**-**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34/T ※※※※-2017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总体要求 ....................................................................................................................................... 4 5 编写步骤 ....................................................................................................................................... 5 6 管理要求 ....................................................................................................................................... 8 附录A 安全作业指导书格式要求 .................................................................................................... 9 附录B 安全作业指导书封面样式 .................................................................................................. 11 附录C 常用的风险源辨识方法 ...................................................................................................... 12 附录D 安全检查表格式 ................................................................................................................. 14 附录E 需要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工程类别清单 ........................................................................ 15 附录F 示例..................................................................................................................................... 17

i

DB 34/T ※※※※-2017

前 言

为实现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向源头管理和预防为主的转变,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展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技术研究,提出了“公路工程施工高风险工序安全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方法和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指导施工一线人员安全作业,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编制内容、编制步骤、管理要求及相关附录。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望东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办公室、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对本标准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可与主编单位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南路856号,邮编:230051,电话:0551-64682576,Email:zjz@ahjt.gov.cn),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程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主要编写人员:房涛、何光、尤吉、车承志、倪良松、李伟、殷治宁、徐川、杨弘卿、严摇铃、王树威、胡兮、刘瑞元、陈磊、李世安、廖雅杰、刘伟、唐朱宁、明家跃

ii

DB 34/T ※※※※-2017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高风险工序,其他公路及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高风险工序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写的范围、术语和定义、编制内容、编制步骤、管理要求及相关附录。

1

DB 34/T ※※※※-201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298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JTG 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2

DB 34/T ※※※※-2017

3 术语和定义

3.1安全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安全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是对相关作业内容安全要点进行明示的文件或文本。 3.2主要阶段

完成一项工序,需要经过的关键时段,一般可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完工整理阶段。 3.3 高风险工序

对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3.4关键控制措施

在主要阶段中,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和手段。 3.5 关键作业人

在主要阶段中,实施关键控制措施的人。

3

DB 34/T ※※※※-2017

4 总体要求

4.1在作业单元作业前,应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为原则,以规范作业流程、安全作业行为为目的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 4.2安全作业指导书主要依据包括:

1、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 2、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3、施工合同及相关协议; 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6、专项施工方案。

4.3 安全作业指导书应具有准确性、针对性、操作性、通俗性。

4.4安全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适用范围、作业单元分解、风险源辨识及分析、关键作业人及关键控制措施等内容,具体格式要求见附录A。 4.5安全作业指导书封面上应包括:名称、文件编号,编写、审核、批准人员签字,签发日期等,封面格式可参见附录B。

4.6每个作业单元应编制一份安全作业指导书。相同类型作业单元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外部环境对安全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不得直接套用。

4

DB 34/T ※※※※-2017

5 编写步骤

5.1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制步骤包括:成立编写组、明确需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将分部分项工程分解成作业单元、辨识作业单元主要风险源、明确作业单元关键作业人、提出关键控制措施、汇总审查、发布实施。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施工单位成立编写组明确需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将分部分项工程分解成作业单元辨识作业单元主要风险源明确作业单位关键作业人提出关键控制措施汇总审查监理单位审查发布实施 图1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制步骤

5.2编写组应由施工单位项目部的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各专业工程师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对于规模大或技术

5

DB 34/T ※※※※-2017

复杂的项目,可成立若干编写小组。

5.3 编写组应充分收集工程资料,结合现场踏勘,做好资料整理、分析的前期工作、吸收关键作业人的意见。

5.4作业单元分解是将复杂的施工过程,按照施工工序的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相关的、独立的工序,明确工序的内容、步骤、形式和方法。

作业单元分解宜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由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共同完成,形成作业单元清单,如表1所示。

表1作业单元清单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作业单元 第1个 第1项 ┇ 第m个 ┇ ┇ 第n项 5.5 参照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进行作业单元风险源辨识及分析,确定每一个作业单元潜在的事故类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如表2所示。常用风险源辨识方法见附录C。

表2风险源辨识及分析一览表

作业单元 潜在的事故类型 关键风险因素 因素1 事故1 单元1 ┉ 事故r ┉ 单元m ┉ ┉ ┉ 因素p ┉ ┉ ┉

6

DB 34/T ※※※※-2017

5.6 确定关键作业人和关键控制措施可采用5W1H方法,即:为什么(Why)、什么时候(When)、谁(Who)、在哪里(Where)、将发生什么(What)、怎样(How)。

5.7针对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完工整理阶段的关键风险因素提出关键控制措施,如表3所示。

表3关键作业人与关键控制措施一览表

作业单元 主要阶段 关键作业人 关键控制措施 措施1 关键作业人1 准备阶段 ┉ 关键作业人n 名称 施工阶段 ┉ ┉ ┉ 措施m ┉ ┉ 完工整理阶段 ┉ ┉ 注:1、表格内容要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2、不得违反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

3、要具体、易懂、简明扼要:每部分字数在15字以内,表达时不使用疑问词、否定词,关键控制措施不能过多

5.8施工单位根据安全作业指导书确定的关键控制措施,制作安全检查表,作为安全作业指导书的附录,便于施工中安全检查使用,具体格式见附录D。

7

DB 34/T ※※※※-2017

6 管理要求

6.1在高风险工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

6.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的风险等级在Ⅲ级及以上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按照本标准要求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详见附录E。

6.3 安全作业指导书由施工单位组织编制,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部门会签审核,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向监理单位报备。

6.4 安全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发布后,施工单位应组织培训和安全交底。关键作业人与关键控制措施表应在作业单元开工前送交关键作业人。

6.5班组长或专职安全员应抽查关键作业人的岗位工作情况,确保关键作业人全面掌握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6.6作业单元结束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组织专职安全员及现场技术人员对安全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包括: 1、对指导书的符合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2、对可操作项、不可操作项、修改项、遗漏项、存在问题做出记录; 3、提出改进意见。

8

DB 34/T ※※※※-2017

附录A 安全作业指导书格式要求

1、安全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 (2)适用范围

(3)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4)风险源辨识及分析 (5)关键作业人及关键控制措施

2、安全作业指导书主要成果应以表格和卡片形式展现,包括如下表格:

表4作业单元清单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作业单元 第1个 第1项 ┇ 第m个 ┇ ┇ 第n项 表5 风险源辨识及分析结果

作业单元 潜在的事故类型 关键风险因素 因素1 事故1 单元1 ┉ 事故r ┉ 单元m

9

┉ 因素p ┉ ┉ ┉ ┉ ┉

DB 34/T ※※※※-2017

表6关键作业人与关键控制措施一览表

作业单元 主要阶段 关键作业人 关键控制措施 措施1 关键作业人1 准备阶段 ┉ 关键作业人n 名称 施工阶段 ┉ ┉ ┉ 措施m ┉ ┉ 完工整理阶段 ┉ ┉ 10

DB 34/T ※※※※-2017

附录B 安全作业指导书封面样式

11

××××-××××(编号)

××××项目第××××合同段 ××××工序安全作业指导书

编写:××××(签字) 审核:××××(签字) 批准:××××(签字)

××××(公司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经理部

签发日期:20××年××月××日

DB 34/T ※※※※-2017

附录C 常用的风险源辨识方法

1、风险源辨识方法可选用专家调查法、LEC评价法、故障树分析法、检查表法、鱼刺图法等。

2、专家调查法,又称专家评估法,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实施时,应保证专家的数量不能少于5个,专家应有相应工程的现场经验。 3、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4、故障树分析法对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能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5、检查表法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环境、设备、机器、施工工艺、组织管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6、 鱼刺图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一般包括:分析问题原因、绘制鱼刺图。

7、 依据危险因素分析评估标准模式进行分析评估,以作业程序为基础,听取作业工长的意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评估:对各个操作阶段出现的危险因素的严重性和频率,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进行。表7是评估方法的依据标准,其核心是通过对严重性和频率的估计,求出评价值,得出评估结果。

表7根据作业程序分析评估危险因素的方法 死亡 严重性 停工1个月以上 停工4日以上未满1个月 停工4日未满 险些出现事故 每年3起以上 每年2起以上 频率 每年1起以上 每2年1起 偶尔 评价值 严重性╳频率 12

5 4 3 2 1 5 4 3 2 1 DB 34/T ※※※※-2017

评估结果 ●●●重 (评价值:20~25) ●● 重和中之间(评价值:15~19) ● 中 (评价值:10~14) ▲▲中和低之间(评价值:5~9) ▲ 低 (评价值:1~4) 13

DB 34/T ※※※※-2017

附录D 安全检查表格式

表8安全检查表格式 作业单元 主要阶段 关键控制措施 措施1 ┉ 准备阶段 措施m ┉ ┉ 名称 施工阶段 ┉ 完工整理阶段 ┉ 检查情况 检查人: 检查日期: 14

DB 34/T ※※※※-2017

附录E 需要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工程类别清单

表9需要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工程类别清单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 1.深度≥5m的基坑(槽)的土(石)方开挖; 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 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分布方开挖 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1.滑坡量大于105m3的中型以上滑坡体; 滑坡和高边坡处理 2.高度≥20m的土质边坡,或高度≥30m的岩质边坡 1.深度≥15m的人工挖孔桩或开挖深度不超过15m,但地质条件桩基础、挡墙基础、复杂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分布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 2.深度≥5m的挡墙基础; 3.水深≥20m的深水基础;水深≥10m的围堰工程。 1.长度≥40m的预制梁的运输与安装,钢箱梁吊装; 桥梁工程中的梁、拱、2.长度≥150m的钢管拱安装施工; 柱等构件施工 3.高度≥40m的墩柱、高度≥100m的塔等的施工。 1.隧道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 2.浅埋、偏压、连拱、小净距、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隧道工程中的不良地杂的隧道工程; 质隧道、高瓦斯隧道、3.VI、V级围岩连续长度占总隧道长度10%以上且连续长度超过水底或海底隧道等 50m以上; 4.高瓦斯隧道; 5.长度≥1000m的水底隧道。 1.离岸无掩护条件下的桩基施工; 水上工程中的打桩船2.开敞式水域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作业; 作业、施工船作业、3.沉箱的浮运与安装作业; 边通航边施工作业等 4.在三级及以上通航等级的航道上进行的水上水下施工 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爆破工程等 爆破工程 1.水下爆破工程; 2.30 米水深以上的潜水作业(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等) 危险性较大工程 爆破工程为C 级及以上 1.50m 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承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重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 以上; 型支架、模板、便桥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高度≥8m;跨度≥18m,施工总荷载≥2的架设与拆除;桥梁、15kN/m; 集中线荷载≥20kN/m; 码头的加固与拆除 3.挂篮、移动模架等模板施工工艺; 4.便桥搭设、中型桥梁的加固与拆除。 起重吊装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15

DB 34/T ※※※※-2017

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吊重量在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作。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上跨下穿或临近既有线路施工。 16

DB 34/T ※※※※-2017

附录F 示例

某合同段

液压爬模系统拼装安全作业指导书

编写: 编写组

审核: 安全管理部、工程技术部 批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某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签发日期:20※※年 ※ 月 ※ 日

17

DB 34/T ※※※※-2017

一、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4. 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5. JTG 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6. 某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7. 某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8. 某合同段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9. 某合同段专项施工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安全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某合同段液压爬模系统拼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各部门、各作业队应按照本作业指导书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现场安全防护等工作。

三、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本项目45#主墩索塔中、上塔柱施工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工艺,其中液压爬模系统拼装内容包括:

液压爬模系统拼装:起步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埋件挂座安装→(承重三脚架拼装)承重三脚架安装→主平台安装→(上架体组拼)上架体安装→吊平台安装→模板系统拼装→施工平台通道安全防护

液压爬模拼装包括:模板系统拼装、承重三脚架拼装、上架体拼装、模板系统拼装、施工平台通道安全防护几个作业单元。

表10作业单元清单

作业单元 主要工序 ① 模板系统拼装 ② 承重三脚架拼装 液压爬模安装 ③ 上架体拼装 ④ 模板系统拼装 ⑤ 施工平台通道安全防护 18

DB 34/T ※※※※-2017

四、风险源辨识及分析

根据历史事故情况和专家咨询结果,爬模系统拼装施工过程主要事故类型、影响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如表11所示。

表11 爬模系统拼装施工风险源源辨识及分析结果

作业单元 潜在的事故类型 关键风险因素 ① 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缺陷 高处坠落 ② 作业人员身体条件不良 ③ 高空作业人员未系挂安全带 ① 爬模预埋件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坍塌 ② 混凝强度不够就开始进行液压爬模系统拼装 ③ 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进行爬模系统拼装 ① 作业人员向下随意抛掷物体 ② 爬架、模板吊装前未进行检查,拼装时零散部件、废弃物体打击 物未清理,导致掉装置从爬架、模板上滑落伤 ③ 爬模系统拼装施工区无人警戒,非施工车辆、人员进入安装施工区域或存在交叉作业 液压爬模安装 起重机械伤害 ① 吊装所选用的吊索具不符合吊装要求 ② 起重司机违反《吊装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③ 起重吊钩无防滑脱装置 ④ 起重作业无人指挥,起重司机无证上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 ① 用电设备未能良好接地或保护设施失效 ② 非专业电工接电、违规接电 触电 ③ 使用的电锯、砂轮机等手持电动机具绝缘把手开裂、漏电 ④ 雨天进行电焊作业等 ① 氧气、乙炔未按照规范使用 火灾爆炸 ② 未按照规定进行动火作业 ③ 作业正下方下方有易燃材料堆放而未采取防火花下落措施 五、关键作业人及关键控制措施 19

DB 34/T ※※※※-2017

按照液压爬模系统拼装施工单元对应的安全控制关键点,根据操作规程、专家咨询提出关键控制措施,并根据本项目部内部管理情况,确定相应责任人。具体内容见表12。

表12液压爬模系统拼装施工关键责任人及关键措施表

作业单元 主要阶段 关键作业人 关键控制措施 ① 严格按照预定安装程序组织人员施工 ② 根据各工种施工内容进行班前交底 准备阶段 1) 班组长 ③ 做好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起重吊装安全管理 ④ 严格遵守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⑤ 遇到大风及其他恶劣天气停止施工 ⑥ 划定爬模安装区域并进行警戒 液压 爬模 系统 安装 6) 起重工 施工阶段 4) 专职电工 3) 技术人员 2) 专职安全员 ① 对爬模安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② 现场旁站监督安装施工 ③ 现场监督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正确使用 ④ 不允许非作业人员进入安装区域 ⑤ 做好天气预警工作,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严禁爬模系统拼装 ① 对爬模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② 检测混凝土强度 ③ 检查爬模结构构件、焊缝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④ 对搭设完成的爬模进行检查验收 ① 严格按照规范管理施工临时用电 ② 爬模上的电缆线做好防护 ③ 做好临时用电巡查 ① 检查重心吊点是否准确 5) 起重指挥人员 ② 清楚地注视吊物起、运转、就位的全过程 ③ 确保指挥信号明确 ① 作业前对起重工具、绳索进行全面检查 ② 起升时应平稳,按照指挥信号进行作业 ③ 合理选择吊点,保证吊装爬架时平稳 ① 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设置跳板、平台可靠 ② 严禁向下方抛掷物体 7) 爬模安装人员 ③ 动火作业远离易燃易爆物,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氧气、乙缺 ④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电焊机 20

DB 34/T ※※※※-2017

作业单元 主要阶段 完工整理阶段 关键作业人 8) 班组长 关键控制措施 查点工点状况,整理工作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 专职安全员 检查核对工点人员、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