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 下载本文

的特点? 预设: 井水比较清澈,冬暖夏凉,大雨之后,井里的水位会上升,并且井水也会变得浑浊。 泉水比较清澈、甘甜,也是冬暖夏凉,不过大雨之后,不会变得浑浊。 那么这些泉水、井水可能是从哪儿来的? 引导学生对井水和泉水的来源作出自己的猜测。 预设:下雨累积形成的;从地底下冒出来的;雨水、湖水等地方流过来的…… 过渡:那么井水和泉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探究一下井水的来源。 活动二:制作简易水井模型,认识井水来源 出示课本上的制作简易水井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材料、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呢?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一一出示这些材料:塑料瓶、大的罐子、石子、沙子、水、人造草等等。 本次实验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在模拟实验时,水要均匀的倒在塑料圆筒的周围。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水向下渗透的过程,再观察圆桶中水的变化,并且还可以用小勺子轻轻的搅动井里的水。 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模拟实验,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汇报本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说一说井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预设: 实验现象:水会依次透过人造草、沙子和小碎石,缓缓渗透、积聚到杯底,直至充满小碎石之间的空隙。圆桶中的水位,也随之慢慢升高,最后与外面的水位保持相平。 实验结论:水井中的水是由地表水慢慢的渗透进土壤,积聚起来的。 活动三:认识地下水的成因,保护地下水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到水井中的水是由地表水慢慢的渗进土壤,积聚起来的,下面我们通过示意图,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成因。 出示课本上的地下水的形成示意图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引导学生看一看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成因。 教师指导:请大家看这幅图,这幅图是地下水的成因示意图。如果我们给土壤分层,就可以分成2层,分别为可渗透层和不可渗透层。 理解可渗透层和不可渗透层的含义 可渗透层一般由质地疏松的土壤和岩石碎屑构成,透过缝隙,它们能吸附水分,储存水;而不可渗透成,则是水很难渗入、溢出的岩层。 了解渗透层和不可渗透层的作用 渗透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储存水分,土壤和岩石碎屑可以起一个过滤的作用,过滤掉水中的杂质。不可渗透层是防止水渗入、溢出岩层。 引导学生把大自然地下水形成示意图和刚刚制作的简易水井模型图进行对照,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形成。 教师小结: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者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就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迁移练习:刚刚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和示意图,认识了地下水的成因,大家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了吗?下面我们来考考大家。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名称填在下图括号里。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答案并介绍一下自己这样选择的理由,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地下水的形成原因。 活动四、保护地下水 教师引导: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保护地下水资源。大家有哪些好的方法来保护地下水资源呢? 预设: 方法一:透水路面 出示透水路面,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认识透水路面的样子。 大家知道透水路面的材料,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了解透水路面的作用:透水路面能够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因为

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 方法二:雨水回灌地下 出示雨水回灌地下示意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雨水回灌地下的方法。 交流雨水回灌地下的作用:雨水回灌技术也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还可以避免暴雨时洪涝灾害的发生。 拓展补充:除了书上介绍的两种补充地下水的方法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补充地下水的方法呢? 预设: 植树造林,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 淡化海水,来供应人们日常生活用水。 少开采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损失。 教师小结:同学们,地下水的下渗速度很慢,地表水达到地下深处,所需时间平均在100年以上,所以,地下水的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活动五:情境练习题 同学们,现在我们家乡正在开展保护地下水的活动,请你来设计铺设一条步行道的方案,要求既方便雨天路人行走,又能够让雨水尽可能多的渗透到地下。大家想想,这条人行道该怎样设计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活动方案,并说一说这样设计的原因。 预设: 方案1:路面可以铺设可渗水的小瓷砖,中间有小孔,方便雨水的渗透到地下。 方案2:在铺路的时候,道路中间可以稍微高一些,两侧低一些,方便雨水从两侧渗透到地下。 方案3:铺设新型透水路面材料。 方案4:在人行道两边种上花草树木,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 教师小结:大家的设计方案都很棒,都符合这条道路的设计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题目。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地下水的类型、特点、来源、形成原因等

知识,懂得了我们要保护地下水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板 书 设 计

13、地下水 地下水的形态 地下水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