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三组积木 出示积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组积木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比较这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本小组使用的方法,如果方法合理,我们可以当场验证一下,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三组积木的体积大小。 教师小结:比较这三组积木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积木进行拆分,如果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一样的话,就可以采用数积木的方法进行比较。 第二组: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 出示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引导学生看一看,预测一下这一堆面粉和一堆玉米粉,谁的体积大? 学生进行预测,有的预测玉米粉的体积大,有的预测面粉的体积大。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先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办法,再进行全班交流,看谁想的办法更加合理,教师将比较好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选用自己认可的办法来进行实验,看看玉米粉和面粉谁的体积更大?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使用的方法以及实验的结果。 设计说明:此处建议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测量的办法,把面粉或和玉米粉分别装入玻璃杯中,然后用尺子量一量面粉和玉米粉的高度,谁的高一些,谁的体积大,反之,谁的体积小。 第三组:两个玩偶 出示两个玩偶,引导学生预测,哪个玩偶体积大。 学生预测玩偶体积的大小,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推测。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想出的办法,看看谁的办法更加合理、有效 预测: 方法一:埋盐法 具体操作方法为:取足量的盐,利用量杯测出盐的体积,把玩偶埋入盐中,测出玩偶和盐的总体积,看谁的总体积大,那么玩偶的体积就大,反之,玩
偶的体积就小。 方法二:可以把盐换成沙子、玉米粉、面粉、米等等。 方法三:如果是塑料玩偶,或者其他不吸水材质的玩偶,可以使用水来测量玩偶的体积。 各小组使用自己认为合理有效的办法,来进行验证。 全班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刚才比较三组固体的体积大小,我们分别使用了数积木、用量杯量、埋盐法。其实比较固体大小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把物体埋入水中,把物体埋在沙子中等等方法,只要能把物体的体积测量出来,都可以使用。 引导学生完善好实验报告单。 四、他们还是固体吗? 教师引导:我们刚刚了解了固体的特点和体积。如果一个固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大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物体还是固体吗? 出示图片: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烛 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还是固体吗,并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变的东西认识到,尽管物体的体积、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是,构成这些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所以,他们仍然是固体。 出示一座山的图片,引导:这座山上的岩石,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什么?他们还是固体吗? 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会变成细小的沙粒石子,不过,因为构成石头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因此,他们还是固体。 出示自然界中岩石的变化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直观的感受岩石的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总之,无论固体的大小怎样改变,形状怎样改变,只要构成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那么,他们仍然是固体。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固体,知道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
质量。尽管有时候,固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大小会发生改变,但是构成固体的物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们还是固体。下一节课我们将初步认识一下液体,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 书 设 计
8、认识固体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大小、体积和质量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9、认识液体 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 9、认识液体 执教者 日期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归纳液体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2.观察并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3.观察并归纳水平面的特点,知道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液体,了解液体的特征,学会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水平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平仪、常见的液体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液体,了解这些液体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固体有哪些性质? 一般来讲,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既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那么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呢? 拆分法、量筒测量法、埋盐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液体。 板书课题:9.认识液体 二、观察液体,初步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液体?为什么称他们为液体? 全班交流讨论,图中的液体有打针的药水、池塘里的水、头上流下来的汗水、小狗撒的尿、妈妈做饭用的食用油、醋、酱油水、牛奶、汽车加的油等等。 旁 注 体会液体的性质,会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和质量。了解水平仪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