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奶牛营养需要(中文版) - 图文 下载本文

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荷斯坦品种以外其他品种青年母牛DMI的预测方程式以及对方程式1-3进行校正以适用于其

他品种青年母牛DMI预测的资料。同样,也缺乏根据温度和环境条件变化对方程式1-3进行校正的资料。Fox和Tylutki(1998)引入温度和泥泞环境因子对《肉牛营养需要》(NRC,1996)中生长期肉用青年母牛DMI预测方程式进行了校正,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而没有对其校正后方程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价。Hoffman等(1994)认为,季节、圈舍类型、泥泞条件、被毛长度和体况等因素都影响动物的日增重,并提出了对增重的能量需要进行校正的意见。但他对这种校正是否影响DMI的情况没有评价。

4.饲粮水分含量

饲粮水分含量 Chase(1979)的综述文章和《奶牛营养需要》(NRC,1989)都指出,饲粮干物质采食量与饲粮水分含量的提高呈负相关关系。当发酵饲料的水分含量超过50%时,饲粮水分含量每提高1%,会导致饲粮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体重的0.02%。Kellems等(1991)用苜蓿青贮建立不同干物质含量的饲粮,发现随饲粮水分含量的增加,饲粮干物质采食量呈下降的趋势变化。Holter和Urban(1992)总结了329头泌乳奶牛饲喂干物质含量为30%~70%的试验结果,发现当饲粮干物质含量低于50%以下时,饲粮干物质采食量并不随之下降。多数高水分饲料要经过发酵后再饲喂。饲喂发酵饲料引起饲粮DMI下降的原因通常认为与发酵产物有关,而非饲料含水量本身的原因。给奶牛饲喂成分相同而添加不同水分的饲粮(饲粮DM分别为78%、64%、52%和40%)时,奶牛饲粮干物质采食量随饲粮DM水平的提高而呈线性增加(P<0.01)(Lahr等,1983)。但是,将谷物饲料混入水中浸泡处理使其DM含量分别达到35%、45%和60%时,饲喂奶牛后的DMI并未受到饲料含水量的影响(Robinson等,1990)。有关饲粮干物质含量与DMI方面的许多报道结果存在矛盾之处,而对于达到最大DMI的饲粮适宜DM含量为何目前仍不清楚。

5.中性洗涤纤维

中性洗涤纤维 Mertens(1994)认为,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可以用来确定DMI的上限和下限。在饲喂高NDF含量的饲粮时,瘤胃充满程度直接限制DMI;但在饲喂低NDF含量的饲粮时,能量采食量的反馈抑制作用会限制DMI。Dado和Allen(1995)证实了泌乳早期奶牛饲粮NDF含量与瘤胃充满程度的关系:NDF含量为35%的饲粮会限制干物质采食量,这与饲料容积较大和瘤胃充满程度较高有关;但当饲粮NDF含量为25%时,不论瘤胃中是否存在难于消化的大容

5

积饲料,DMI都不受瘤胃充满程度的限制。Allen(2000)总结了15项研究结果后指出,当饲粮NDF含量高于25%时,随NDF水平的提高,DMI总体上趋于下降。但是,饲粮NDF处于某一特定水平时,实际DMI观察值的变化幅度较大,这表明影响NDF来源的因素(如颗粒大小、消化率和通过瘤-网胃的外流速度)也会影响DMI。

在DMI预测模型中使用NDF作为变量的相关内容在以下两项研究中都已涉及。Raybum和Fox(1993)的结论认为,当使用包含体重、4%校正乳产量和泌乳日龄等因素的模型时,利用饲料NDF含量,尤其是来自粗饲料的NDF含量估测奶牛DMI最为准确,而且偏差最小。但是,在泌乳奶牛饲喂NDF占DM25%~42%的高能量饲粮情况下,DMI预测模型中由饲粮NDF造成的DMI变异不到1%(Roseler等,1997a)。

6.饲粮粗料与精料比例

饲粮粗料与精料比例 研究证明,饲粮粗料与精料比例(F:C)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正如Allen(2000)所讨论的那样,很多研究结果都涉及到粗饲料纤维的数量和消化率以及丙酸等限制性因素对DMI的影响问题,而没有涉及到特定的粗料与精料比例。在以苜蓿和鸭茅草为基础的饲粮中,奶牛饲喂DM中20%为精料饲粮的产奶量较饲喂DM中40%或60%为精料的饲粮都少(P<0.01;Weiss和Shockey,1991)。不论饲粮中粗料种类如何,DMI都随饲粮中精料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P<0.01)。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也随饲粮中精料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P<0.01)。由于不可消化的干物质采食量不受精料采食量的影响,饲料流通速度和消化速度以及物理特性可能造成了DMI的差异。

Llamas-Lamas和Combs(1991)用三种不同粗料(苜蓿青贮)和精料比例(86:14、71:29、56:44)饲粮饲喂奶牛。精料比例最高组的饲粮DMI最高,而另外两组饲粮DMI相同。Petit和Veira(1991)给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饲喂占体重1.3%或1.8%的精料,而让苜蓿青贮自由采食(粗饲料:精饲料分别为63:37和54:46)。结果两组奶牛对苜蓿青贮的采食量相同,但采食高精料饲粮的奶牛体重增加,而采食低精料饲粮的奶牛则减重。Johnson和Combs(1992)也观察到同样的结果:饲喂粗料(苜蓿青贮:玉米青贮为2:1)占74%饲粮的奶牛较饲喂粗料占50%饲粮的奶牛每日少采食干物质2.7kg。总之,饲粮精料水平达到干物质60%之前,提高精料水平总能提高干物质采食量。

7.脂肪

脂肪 假定奶牛采食饲粮干物质是用来满足其能量需要(Baile and Forbes,1974;Mertens,1987;NRC,1989),那么,当以脂肪作为饲粮能量来源替代碳水化合物时,DM摄入量会较少(Gaglios和Chilliard,1991)。脂肪也会降低纤维在瘤胃中的发酵程度和消化率(Palmquist和Jenkins,1980;Chalupa等,1984,1986),从而增加瘤胃充满程度和降低食糜流通速度。Allen(2000)也认为,脂肪通过对肠道激素作用、肝脏脂肪氧化过程以及奶牛对不同来源脂肪接受程度的影响而导致DMI下降。

在泌乳牛饲粮中添加脂肪酸对DMI的反应程度取决于基础饲粮中脂肪酸的含量和添加脂肪酸的来源(Allen,2000)。对于总脂肪酸含量为5%~6%的饲粮来说,添加油料子实和脂肪酸氢化物会导致DMI呈现二次曲线规律变化,其DMI达到最小值时的脂肪酸添加量分别占饲粮3%和2.3%。在饲粮中添加牛脂、粗油和棕榈酸钙盐时,饲粮DMI通常呈负线性降低变化。Smith等(1993)报道,与高苜蓿干草饲粮相比,给奶牛饲喂高玉米青贮饲粮时,瘤胃活化脂肪(不饱和脂肪,译者注)对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瘤胃发酵程度和NDF消化率具有更大的不利影响。

Palmquist和Jenkins(1980)认为,提高脂肪酸的饱和程度通常会减少脂肪对瘤胃发酵的不利影响。但是,Allen(2000)发现,饲粮干物质采食量通常随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提高而下降。在Allen(2000)引用的大部分研究结果中,奶牛饲喂的脂肪是棕榈酸钙盐。而在很多研究中,饲喂棕榈酸钙盐并不降低奶牛总消化能采食量,这是因为棕榈酸钙盐的消化率高,甚至也比氢化棕榈酸的消化率高。

尽管在饲粮中添加脂肪酸有降低DMI的趋势(Allen,2000;Chan等,1997;Elliot等,1996;Garcia-Bojalil等,1998;Jenkins和Jenny,1989;Rodriguez等,1997),但另有一些研究报道认为,添加脂肪可以提高DMI(Pantoja等,1996;Skaar等,1989)。随脂肪添加提高DMI的潜在原因是,在热应激情况下,热增耗降低;和(或)用脂肪替代谷物饲料后,丙酸对于干物质采食量的抑制作用减小(Allen,2000)。

8.采食习惯和奶牛行为

采食习惯和奶牛行为 Dado和Allen(1994)研究了拴系舍饲奶牛的采食习惯。他们对12头产奶量为22~45kg/d、处于泌乳第9周龄产奶牛的采食习惯进行了观察。6头产奶量最高的奶牛较6头产奶量最低的奶牛平均每日多产奶11kg,并且每日多采食干物质6 kg。两组牛的采食时间(平均300min/d)和采食次数(平均11次/d)没有明显差异,但高产牛群较低产牛群每餐采食干物质量更多(2.3kg对1.7kg)。高产牛群较低产牛群每日反刍次数少(13次/d对14.5次/d),但每个

6

反刍阶段的反刍时间平均要长5min。

根据营养需要的不同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可以减少群内奶牛间DMI的变异。图1-2表明了泌乳期间初产奶牛和经产奶牛总DMI和DM采食模式的差别。初产奶牛不能在泌乳早期达到DMI高峰,但它们一旦达到DMI高峰后通常比经产奶牛更能维持DMI的持久性。所以说,DMI的差异和牛群社会等级地位的不同,决定了初产奶牛和经产奶牛应该分群饲养。初产奶牛通常更为胆怯,而且最初在牛群中的社会等级地位低下,但随着更多的奶牛补充加入牛群,或随着老龄牛的淘汰离开,它们的社会地位会逐渐上升(Wierenga,1990)。Phelps和Drew(1992)报道,与老龄牛混合饲养相比,初产奶牛单独组群饲养305d泌乳期的产奶量增加了725kg。

奶牛采食行为经常受到其群内社会等级地位的影响。当牛群中存在竞争情况,如饲槽间距受到限制时,处于霸主地位的奶牛,通常是那些年龄较大的或体型较大的牛,与在竞争中处于较低社会等级地位的牛相比,它们趋于占有更多的采食时间(Albright,1993)。在牛群中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奶牛,不必是产奶量高的牛,它们趋于占据槽位,并能采食更多的饲料(Friend和Polan,1974)。与非竞争采食和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相比,在采食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奶牛饲料采食量会略高,而且每日采食所用的时间也稍短(Olofsson,1999)。

Albright(1993)推荐,每头奶牛至少应有46cm槽距。Friend等(1977)利用年产奶量相当于7 700~10 000 kg的泌乳奶牛进行了泌乳早期不同槽距条件下(分别50cm、40cm、30cm、20cm和10cm)的产奶试验。结果表明,每头奶牛的料槽间距只有缩短到10cm时,它们在料槽上的平均采食时间(3.7h/d)才明显缩短(表1-2)。当每头牛的料槽间距只有20cm或10cm时,牛只的群内社会等级地位和采食时间的相关性增加。最适或关键的料槽间距参数不应该是一个常数,它决定于奶牛之间的竞争情况、一定饲喂间距内可容纳的牛只数量和24h内饲料的供应量等。

对于生长的青年母牛来说,其需要的料槽间距因年龄不同而异。Longenbach等(1999)发现,4~8月龄青年奶牛在15cm料槽间距下饲喂全混合日粮时,就可以维持快速生长。但是,当青年母牛年龄为17~21月龄时,其需要的料槽间距要与泌乳牛的推荐值(47cm)相同。

在天然草地上放牧时,奶牛喜欢先将距地平面有一定距离的草吃掉。Albright(1993)引证的结果表明,奶牛低头采食比抬头采食时唾液分泌量高17%。抬高食槽会造成饲料浪费,如饲料散落等,这种问题可以通过让牛低头采食的方式得到解决(Albright,1993)。

9.气候

气候 奶牛的热中温区为5~20℃,但动物个体间存在差异。当温度低于或超出热中温区范围时,采食量和代谢活动会发生改变。Young(1983)指出,反刍动物可以通过提高隔热、提高基础代谢强度和增加干物质采食量以适应慢性冷应激环境。此外,反刍活动、瘤-网胃运动和外流速度也会增加(Young,1983)。但在极低温度下,DMI并不随代谢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动物处于能量负平衡,能量利用由生产为目的转向产热。

当环境温度高于热中温区时,动物产奶量降低,其原因与DMI降低有关。Holter等(1997)发现,当遭受热应激时,妊娠并处于泌乳中到后期的荷斯坦经产奶牛和处于相同泌乳阶段初产奶牛均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其中前者降低的幅度(降低22%)高于后者(降低9%)。据报道,在奶牛遭受热应激时,与热中温区情况相比奶牛DMI下降高达55%,而维持需要提高

7

7%~25%(NRC,1981)。随气温上升至35℃,奶牛饮水量会增加,但气温继续上升,由于动物活动减少和DMI降低,饮水量会随之减少。奶牛高温情况下的这些反应在温度低至24℃伴随高湿的条件下同样也会出现(Coppock,1978)。

10.饲喂方法--全混合日粮与饲粮成分分开饲喂的对比

饲喂方法--全混合日粮与饲粮成分分开饲喂的对比 任何饲喂系统或方法的目标都是为奶牛提供一个采食机会,保证动物采食到按饲粮配方标明的饲料数量。饲喂系统的选择应考虑到畜舍条件、必要设施、群体大小、人力资源和成本。通过全混合日粮(TMR)或饲粮成分分开饲喂的方式,都能有效地为动物提供养分。TMR饲喂允许各种饲料原料根据配方设计的成分比例要求充分混合。与饲料成分分开饲喂相比,当饲粮以TMR方式饲喂让动物无法挑食时,瘤胃发酵更加平稳,养分的利用效率更高。计算机或电子控制的喂料机械会减少精料单独饲喂时的劳力投入,同时有机会通过每日少量多次的方式控制和调节奶牛精料的饲喂量。粗料和精料分开的饲喂方法局限性在于,粗料通常是自由采食,因而其数量往往不确定;或者说奶牛个体的粗饲料给量常常是根据某一群体的平均采食量计算而得。Maltz等(1992)报道,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喂料机械给奶牛饲喂TMR或精料,动物在前20周泌乳阶段的产奶量与分开饲喂相比没有差异(32.7kg/d对32.7kg/d),但DMI有很大差异(19.7kg/d对20.4kg/d)。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喂料机械以奶牛每单位体重产奶量为基础饲喂精料,比单纯根据产奶量一个指标饲喂精料更能经济地利用精料,并且不降低产奶量,便于体重控制。

11. 饲喂频率

饲喂频率 有人认为,增加奶牛饲喂频率能够提高产奶量和减少健康问题。Gibson(1981)在一篇有关饲喂频率的综述文章中得出的结论是,当奶牛每日饲喂次数由1或2次增加到4次后,动物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6%和19%。饲喂高精料饲粮时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幅度最大。Gibson(1984)在对35个关于泌乳牛饲喂频率方面试验结果进行综述后认为,与每日饲喂1或2次相比,每日饲喂4次或4次以上可平均提高乳脂率7.3%,平均提高产奶量2.7%。Sniffen和Robinson(1984)也曾报道过增加饲喂频率提高乳脂率的结果。增加饲喂频率的益处可能与瘤胃发酵变得更加稳定和一致有关。在Robinson和McQueen(1994)的研究中,每日给产奶牛饲喂基础饲粮2次和添加蛋白质补充料2~5次,结果产奶量和乳成分并未受到蛋白补充料饲喂次数的影响,但每日饲喂5次比饲喂2次的瘤胃pH值和丙酸浓度更高。Klus-meyer等(1990)报道,每日饲喂次数由2次增加到4次时,瘤胃发酵模式和产奶量及乳成分都未见改善效果。与之相同的是,奶牛每日饲喂精料2~6次,产奶量、各种乳成分产量、DMI和瘤胃发酵参数都没有受到影响(Macleod等,1994)。在看到每日饲喂次数多于2次的好处之前,还必须考虑瘤胃代谢产物昼夜模式的波动也可能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

所有关于奶牛饲喂频率方面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给动物真正饲喂新配制的饲料,而不是往食槽中强行塞给动物未吃完的饲料。是否强迫饲喂的行为也会刺激动物产生与饲喂新配制饲料相同的饲喂效果,目前尚不清楚。在Macleod(1994)的研究中,无论何时将新配制的精料喂给每日采食6次精料的奶牛,每日饲喂精料仅2次的奶牛也都会开始采食,这表明饲喂行为,可能包括强迫饲喂,都有刺激采食的作用。

12. 饲喂次序

饲喂次序 Sniffen和Robinson(1984)提出奶牛晨饲时先喂粗饲料而后喂精料的实践可能与下面一些假设有关:给6h以上未进食的奶牛饲喂高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会造成瘤胃酸性环境,从而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和纤维的消化程度;晨饲时将粗饲料作为其他饲料前的第一道饲料喂给奶牛,会使纤维在瘤胃中形成纤维团块(a fiber mat),并通过粗饲料本身和增加唾液分泌等作用,为瘤胃提供缓冲容量,促进粗饲料采食。生产中提倡给奶牛饲喂中等长度到较长长度的粗饲料,因为这样的粗饲料可延长采食时间,进而增加唾液分泌量,降低瘤胃内容物的流通速度。但是,迄今为止上述假设还没有得到相关证据的支持。有人在相关的两项研究(Macleod等,1994;Nocek,1992)中发现,给奶牛先喂豆科牧草后喂精料,对瘤胃发酵特性、瘤胃pH值和产奶量均没有影响。在这两项研究中,先喂精料后喂粗料与先喂粗料后喂精料的方式相比,干物质采食量只有数量上的增加(统计上差异不显著,译校者注)。

13. 与饲料的接触时间

与饲料的接触时间 奶牛获得最大的干物质采食量有赖于充足的采食时间。Dado和Allen(1994)的研究表明,对于处在产奶初期阶段(产后63日龄)且日产奶量23~44kg的奶牛来说,每日自由采食全混合日粮的采食时间平均为5h。奶牛每日采食9~13次(平均值为11次),每次平均约29min。平均每次干物质采食量占每日干物质总采食量(15~27kg/d)的10%。在上述试验(Dado和Allen,1994)中,奶牛为舍内拴系饲养方式,日接触饲料时间为22~24h。该研究证实,处于非竞争采食环境和每日实际采食时间超过5h的奶牛之间,在采食行为上有明显差异。Martins-son(1992)和Martinson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