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企管考研教材熊永清版管理学资料整理2 下载本文

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行业环境)研究的内容有那些?

A.现有竞争对手的研究:

1.基本情况研究 指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 2.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

3.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包括市场发展或转移动向与产品发展动向。 应注意分析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妨碍退出的因素:

1)资产的专用性; 2)退出成本的高低; 3)心理因素; 4)政府及社会限制。

B.潜在竞争对手的研究:新厂家进入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行业特点决定的难易程度。影响因素:

1.规模经济:A。保本产量;B、经济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2.产品差别:客观、主观因素造成的品牌效应

3.在位优势:专利优势、劳动成本优势、进货优势、销售优势

C.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1.确定可替代本企业产品的产品;

2.判断那些类型的替代品可能对本行业产品造成威胁。

D.用户研究:影响:A用户总需求决定行业市场潜力;B用户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影响获利能力。 1.需求研究:

1)、总需求研究;(数量) 2)、需求结构研究;(结构) 3)、用户购买力研究; 2.用户价格谈判能力研究 1.购买量大小:大,则强; 2.企业产品的性质:无差异,强;

3.用户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指用户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原材料; 4.企业产品在用户产品形成中的重要性:大,则弱。

E.供应商研究:影响:A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生产要素;B供货时要求的价格 研究:A供货能力(或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B价格谈判能力 应分析因素:

1.是否存在其他货源; 2.供应商所处行业的可能性; 3.寻找替代品的可能性; 4.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5、环境合作性分析(略)

9

三、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有哪些内容?) 1、企业资源分析

①有形资源:实物资源和财务资源

②无形资源:没有实物形态但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③人力资源:企业人员的树立和质量的总和

2、企业能力分析:企业的各种资源经过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经济力量 ①按经营职能的标准分: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监督能力、改善能力;

②按经营活动的标准分:战略经营能力、生产能力、供应能力、营销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财务能力、合作能力、投资能力。

第四章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一、企业伦理定义:蕴含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生活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 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原因:

1、人性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员工主体性大大加强,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如何有效组织生产,提高劳生率,而且要考虑员工的主体性,促进员工人性的全面发展;

2、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使得消费者的争夺成为关键,而消费者越来青睐于诚信经营的企业;竞争也使得员工的素质成为取胜的关键,而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挥离不开企业自身良好伦理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建立;

3、社会压力增加: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更加高尚从而迫使企业避免不道德的行为;②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舆论监督的能力加强,增加了企业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成本;③法律逐步完善,执法力度加强从而使企业从事不道德行为的代价高昂。

管理与伦理的关系:

1、管理活动离不开伦理原则(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企业的活动是集体的活动,企业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方利益的协调,这就会涉及到伦理;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企业的效益来自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离不开伦理的分析,只有符合社会的进步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决策才有坚实的基础;管理的重心是对人的管理,而正确地处理和把握人际关系也是离不开对伦理的重视);

2、伦理具有特殊的管理功能(伦理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仅从主观上控制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从客观上也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每当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之后,周围的人都会用当时所奉行的伦理规范加以衡量和评价,如符合就会加以肯定,不符合就会加以批评和抨击)。

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带来管理变革的表现:

A、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通过合乎法律和伦理的方式提供增进社会福利的产品和我服务B、从以所有者为中心到注重利益相关者; C、从手段人到目的人;

D、从遵守法律到法律与道德并重;

E、从注重战略、目标、结构、制度到强调企业价值观; F、从玩弄技巧到注重修养。

10

企业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1、制定伦理准则(从目标、原则、人三方面思考);

2、加强组织建设(特别注意:领导与监督、雇佣与提升、绩效评价与工资报酬、雇佣开发与教育、计划与目标设定、预算与资源分配、稽查与控制等方面);

3、领导率先示范(企业员工会不自觉地观察和模仿直接上级的伦理示范从而做出自己的伦理判断,另一方面清晰示范获得认同的领导有助于增强义务感和尊重意识);

4、进行伦理教育(加深员工对伦理意识和履行伦理规范的能力,从而改善自身行为,努力实现企业的伦理目标)。

二、企业社会责任

定义: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在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

明确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社会利益一体化之必然;建设企业民主的需要; 意义:①满足公益②增加企业利润③承担道德义务④塑造良好的形象和环境⑤可持续发展⑥

符合股东利益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⑧应对社会变革,减少改革成本。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内容:

1保护环境的责任;2对员工的责任(不歧视员工,培训、善待员工,人尽其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对顾客的而责任(提供安全的产品、正确的产品信息、必要的指导、自主选择的权利);4对竞争对手的责任(公平竞争);5对投资者的责任;6对社会的责任(认真纳税,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回馈社会);

计划篇

第五章决策原理与方法(计算题 P95 P100 周P256)

一、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就是组织或个人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而提出的若干方案,并对其进行选择的过程。 特点:目的性、可行性、过程性、选择性、满意性、动态性; 作用:1、决策是贯穿管理活动过程始终的基本活动; 2、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3、决策是管理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蒙的满意性原则:(2008年考理性决策应具备哪些条件,理性限制的表现及如何克服) 最优决策的要求条件:1、了解全部信息;

2、了解辨识,并制定毫无疏漏的方案; 3、能准确计算未来的行动结果。

这些条件难以具备的原因:1、广义上说,信息太多,不可能收集所有信息;2、对于有限的

信息,决策者利用能力也是有限;3、目前预测与未来状况肯定有差别。

如何克服:根据已知的全部条件,加上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11

决策的分类:

1、从决策影响的时间来看,①分为长期决策(长远性、全局性)和②短期决策(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

2、从决策的重要性来看,分为①战略决策(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②战术决策、③和业务决策;

3、从决策主体来看,分为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先比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优点有:A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B能领导更多的备选方案C能得到更多的认同D能更好的沟通E能做出更好的决策;缺点有:费时,容易从众,责任不明);

4、从决策起点来看,①分为初始决策: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从而环境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

②追踪决策;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

所进行的决策。

5、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来看,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经常重复发生、结构清晰、能按原计划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案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具有极大地偶然性和随机性、很少重复、结构不清、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

6、从环境因素可控程度来看,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

与初始决策相比,追踪决策有什么特征?

1.回溯分析:对初始决策的形成机制与环境再分析,并针对性调整; 2.非零起点:已不处于初始状态,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影响:内部;外部 3.双重优化:

1.第一重:优于初始决策 (最低要求)

2.第二重:在各种改造方案中,选择最优或最满意者(根本目标)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区别是什么?

1.从调整对象上看:战略决策调整组织的活动方向和内容,解决“干什么”去的问题,是根本性决策;战术决策调整在既定方向和内容下的活动方式,解决如何干的问题,是执行性决策;

2.从涉及的时间范围来看:战略决策面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活动,而战术决策则是具体部门在未来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战略决策是战术决策的依据,战术决策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决策的落实。

3.从作用和影响上来看: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影响组织的效益与发展,战术决策的实施效果则主要影响组织的效率与生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