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下载本文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一 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二 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是会贯彻始终的。

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全盘西化”和文化交流有联系。现在,整个社会,不但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都是西方文化占垄断地位。这是事实,眼前哪一样东西不是西方文化?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就说我们这穿的,从头顶到鞋,全是西方化了。这个西化不是坏事情。“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新、引进就是“化”。但“全盘西化”不行,不能只有经线,没有纬线。“全盘西化”在理论 上讲不通,在事实上办不到。

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东化”,报纸上没有这个词儿,是我发明的。我们知道,汉唐的时候,是“东化”的。因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在中国。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从蒙昧的远古起,几乎是从一有文化开始,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文化的成分。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中外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一 简述汉语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的地位。

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产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汉语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法,靠虚词和词序表示语法关系;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

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二 举例说明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主要是指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形体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汉语汉字所记录的文化内容不是一回事。如甲骨文的“王”字除了记录“王”这个词外,还以其像斧头之开的构形告诉人们,古代统治者是靠武力统治天下的,这些信息由于远古文献的贫乏,我们无法从“王”的词义本身获得。

汉语词源意义包含了中国古人的传统观念,如:“囱”、“葱”、“窗”、“聪”是一级同源词,“囱”是走烟的通道,“葱”的特点是叶子中空,“窗”是墙上通空气的洞,“聪”指接受外界事务的通达。 从某些词的词源里还可以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成的变化。如“龢”,音乐和谐,最美境界。“和”,人和,事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美好状态。

三 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伟大成就? 1 天学

(1) 天象记录

a黑子记录比欧洲记录早800多年

b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分别早1000多年和670年 c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虽和欧洲同时,但更简明、准确 d日月食的记录比希腊记录早了135年 (2) 天体测量

尧舜时代创造世界最早的侧天仪器——浑仪。将星区分为二十八星宿。星表的记录也比 西方早200多年。最早发现恒星位置移动比哈雷恒星早近1000年。 (3)立法

殷代开始四分法,岁实为365.25日,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前后出现102种历法。南宋杨忠辅在《统天历》种将岁实精确到365.2425日,郭守敬在《授时历》种采用了这一数值。《格里历》比前者晚400年,比后者晚300年。 2 数学

(1)十进位值制《尚书》有之,甚为发达

(2)《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3)宋元算学发达 3 医学

(1)中医学 (2)中药学 4 技术:

四大发明: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和印刷术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一 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由于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悠久优良传统,所以四五千年以来,中国古代产蓝辉煌的文化不仅能一脉相承,历久弥新,而且其内涵也较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更加充实和辉煌.

二 怎样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1 因材施教 2 整体综合 3 德智合一

4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5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6 教学相长,寓教育与生活

7 以人生为枢纽,以一代代建树和培育为目的 8 树立老师典范

三 中国古代有些什么对今天仍极富启发性的教学思想? 1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3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4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一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他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哪几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具代表性? 1 《诗经》和《楚辞》

2 先秦散文和汉赋 ——代表:《左传》左丘明、《论语》孔子;《归田赋》张衡 3 唐诗宋词 ——代表:《将进酒》李白;《赤壁赋》苏轼 4 元杂曲和明清小说——代表:《西厢记》王实甫;四大名著

三 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3.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一、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种概括?

1 气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宇宙的运动。韵是宇宙运动的节奏,是宇宙呈现分门别类而又有条不紊的整体结构,及其有次序地盛衰穷通、周流运行的整体风貌,因而韵是艺术作品与宇宙生气相一致的蕴藉风态。 2 气是无形的,当它在作品中出现显出时,就从无到有,化实为虚。这无、虚、气是最根本的,因此中国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

3 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才能深刻的理解何以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的基本准则。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一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志》著录文化成果中,四部分书,史学位居第二位。

2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历代史学家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历史著作作为史学的社会表现形态,具有记录,综合人类文化创造,积累和发展的职能。 3 古代史学受儒家经学的影响,而史学的求真,经世的传统也影响着儒家经学。

二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史家和史学名著?

1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制度的完备,史家的杰出,理论的精善,在世界历史上是仅见的。 2 有贯通古今的编年史,列朝相承的纪传史,典章制度的记录,纪事本末与史评。 著名的史家与名著:司马迁的《史记》 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班固的《汉书》

三 中国古代史学有哪些优良传统?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用包容一切的气势和规模,阐述历史的发展过程。 2 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注重史学研究的古为今用。 3 求实直书,实录历史,求实的精神。 4 注重业务和思想修养,史家修养。

借鉴:注重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经世致用,要有求实精神,不畏强权。要注重自身的思想与知识修养。 四 试述中国古代史学在史家修养论上的理论贡献 1 学识上要博览群书,见识上要疏通知远 2 要有历史编纂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才华和能力

3 要能搜集,鉴别和运用史料,要深思明辨,择善而从

4史家的观点和笔法,要尊重客观历史,要有“善恶必书”的直笔论 5高尚的道德

6 要文史兼修,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一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

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

3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

4 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