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六区域产业活动微专题2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 下载本文

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灌溉水源紧张,缓解水资源压力;土壤盐碱化较重,相对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产品市场扩大,牧业经济效益更高。

解析 黄河三角洲为温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而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需水量较少;该地区土壤盐碱化较重,牧草的适应性比谷物作物更好;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更高。

例3 (2017·11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浙江省山多地少,耕地有限;海域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下图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立体农业景观示意图。

说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发展立体农业的主要出发点。

答案 充分利用地形;优化农业结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解析 丘陵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生物资源。一般来说,丘陵山区生物种类繁多,土壤差异较大,适于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农业的综合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化农业结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2017·浙江绍兴检测)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图体现的美国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 A.地区综合化

B.地区专门化

C.黑色风暴 D.轮作制度和免耕法

2.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美国中部发展农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美国各个地区根据自身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第2题,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水资源丰富,而华北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因此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美国中部发展农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水资源丰富。

D.光照充足

(2017·浙江学军中学模拟)读“北美洲五大湖附近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甲地区(阴影部分)布局水果、蔬菜的区位优势最主要是( ) A.临近市场B.资金雄厚C.地形平坦D.气候适宜

4.若乙地大量种植玉米,则沿岸湖泊对该地玉米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气温降低 B.夏季降水增多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升高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该地区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布,人口稠密,众多的城市和人口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为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使该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夏季农作物生长;湖泊对沿岸地区气温具有调节作用,使其气温季节变化较小,夏季气温降低,冬季气温升高,不利于玉米作物生长。故答案选B项。

(2017·湖州长兴检测改编)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A.以家庭农场为主

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D.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6.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B.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 C.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 D.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 答案 5.C 6.A

解析 第5题,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玉米生产的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第6题,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可以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18·浙江丽水诊断)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第三产业),将三个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依据材料完成7~8题。

7.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 A.茶叶加工 B.茶叶种植 C.茶叶销售 D.茶园旅游

8.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C.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答案 7.B 8.C

解析 第7题,由题可知,蒲江县成佳镇建立了“种植—生产—观光旅游”生产模式,茶叶种植园有茶叶种植、茶叶生产加工、茶叶销售与观光旅游等产业,茶叶种植是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茶叶种植建立的。第8题,根据材料,“第六产业”指的是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的结合,从单纯的种植农作物到加工、销售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