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六区域产业活动微专题2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 下载本文

微专题2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a) (2)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b) (3)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d)

加试要求 阐述区域 可持续发 展的策略

1.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布局的最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的农业带是地区专门化的标志,主要农业带及其区位条件示意如下:

农业带 乳畜带 位置 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 区位条件 气候湿冷,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集中,热量充足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地形以山地、高原、山间盆地为主,气候干旱 玉米带 中部 中部(冬小麦) 北部(春小麦) 35°N以南、亚热带作物带以北 西部山区 小麦带 棉花带 畜牧和灌 溉农业带

2.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条件

美国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的杰出代表,其主要生产条件如下:

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条件便利 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具体体现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水运便利,公路、铁路发达 农村人口少,利于大规模生产 为农业提供充足的机械、电力、化肥

科技先进 3.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水资源缺乏 水土流失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侵蚀 粮食短缺

a级拓展延伸 我国的区域特色农业 农业科研和推广系统庞大 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植树造林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休耕与轮作 免耕 基因工程 形成条件 区域 特色农业 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 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南疆 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基地 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花卉种植业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需求量大 社会经济条件 邻近港澳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技术水平高 珠江三角洲 昆明 d级答题模板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答题模板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1.(2018·4月浙江选考)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2.(2018·4月浙江选考)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真题设问 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3.(2017·11月浙江选考)说出浙江省北部丘陵山地发展立体农业的主要出发点。 4.(2017·4月浙江选考)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 1.考向: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命题规律 题型:以非选择题为主,偶有选择题出现。 材料特征:以某区域农业发展的状况或区域图为背景材料,呈现该区考向和规律 域农业发展的信息。 设问特征:多以比较、分析或说明的方式进行设问,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或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选项或答案特征:答案一般紧紧围绕所给材料信息或隐含信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合来分析、阐述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回答下题。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 D.市场广阔 答案 A

解析 乙地位于西部地区,夏季降水较少,天气晴朗,光照与东部的原棉花带相比更为充足。 例2 (2018·4月浙江选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2为暗管排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