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中级基础知识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

③诱导凋亡: IL-2 可诱导活化的细胞发生凋亡,若受损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亡。

④刺激造血:骨髓基质细胞和 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T 细胞

MHC),人的 MHC 通常称为 HLA 基因(复合体)

TNF 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

MHC 多基因特性:Ⅰ类和Ⅱ类基因的表达产物 ---HLA 分子: HLA Ⅰ类分子由重链( α 链)和 β2-m 组成,

CD8结合,对 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

Ⅱ类分子由 α链和 β链组成,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 助受体 CD4结合,对 Th 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MHC 多态性: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多基因性着重同一个个体中 多态性指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的变化。 7、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参与 T 细胞识别、黏附、 活化过程的 CD分子主要有: CD3、CD4、CD8、CD2、CD58、CD28/CTLA-4 和 CD40L 等。

参与 B 细胞识别、黏附、活化过程的 和 CD40等。

属于 CD分子的 Fc受体有 FcγR、FcαR 和 FcεR。

细胞黏附分子( 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 以受体 -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和细胞间,细胞和基质间,或细胞 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细胞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

免疫细胞

1、非特异性免疫

△上皮细胞极其作用: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构成体表物理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的杀、 抑菌物质构成体表化学屏障;皮肤和某些腔道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构成体表微生物屏障。

△吞噬细胞及其作用:吞噬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包括周围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 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两大类。巨噬细胞可表达

MHCⅠ/ Ⅱ类和多种黏附分子,具有

IgGFc受体( Fc

-基质 -细胞间发生黏附,参

CD分子主要有: CD79α/CD79β、CD19、CD21、CD81、CD80、CD86

MHC 基因座位的变化,而

γR)、C3b 受体( CRI)多种细胞因子受体等,而无特异的抗原识别受体。 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吞噬、杀伤和消除病原微生物;分泌细胞因子( α 等)和其他炎性物质(前列素

IL-1、IL-6、IL-8、IL-12、TNF-

;加工处理提呈

E、白三烯 B4、血小板活化因子、磷脂酶和过氧化物等)

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抗肿瘤作用。

△自然杀伤( NK)细胞及其作用: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布于周围血和脾,在淋巴结和其他组织中 也有少量存在,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活化后可分泌

IFN-γ、IFN-α、GM-CSF等,产生免疫调节

***

***

作用。 △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 APC):能够加工处理抗原,主要是将处理后的小分子抗原片段——抗原肽提呈给抗原特异 性淋巴细胞的一组免疫细胞,包括单核 APC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途径: CD4

与 APC表面相应抗原肽介导的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途径。 2、特异免疫应答细胞

①T 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T 细胞:来源于骨髓,在胸腺内发育成熟为

T 细胞,移行至周围淋巴组织。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在

TD-Ag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

B 细胞等。

以抗

APC在摄取抗原性异物 96 小时后, 可将加工处理后的小分子肽,

+/CD8+T 细胞识别,通过表面(识别)受体 原肽 MHCⅡ/ 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共

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面标志包括。 △TCR-CD3复合物:是 T 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CD3转导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有丝分裂原受体:使

T 细胞多克隆活化,产生有丝分裂。

TCR特异识别由 MHC 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细胞因子受体( CKR)

△CD分子: a、CD2分子/E 受体,促进 T 和 APC细胞相互作用; b、CD3分子, T 细胞表面特有标志; c、

+ 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和 CD8+T 细胞(细胞 CD4和 CD8分子,成熟 T 细胞只表达一种,分别称为 CD4

毒性 T 细胞),CD4分子与 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 CD8 分子与 MHCⅠ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增强

+ T 细胞和

T

50í8+T 细胞膜表面。 细胞与 APC或靶细胞相互结合; d、CD28 分子可表达于全部

CD4

T 细胞的功能:是免疫调节细胞,有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分化和调节免疫应答(促进和抑制)的功能。 ②B淋巴细胞与特异性体液免疫

B 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产生抗体的细胞,存在于血液、淋巴结、脾、扁桃体及其他黏膜组织。主要有 种 CD分子,即 CD10、CD19-24、CD37、CD40、CD53、CD72-86、CD138-139、CDW150. 主要 CD分子: a、CD19、CD20分子,是人 B 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可调节

+ T

29

B 细胞活化。 b、CD40 分子,

细胞表面的 CD40L,二者结合产生 B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c、CD80、CD86 分子,即 B7-1 和

配体是 CD4

B7-2 分子,是 B细胞和其他 APC表面的辅助刺激分子,其受体是 B 细胞的功能:产生抗体、提呈抗原及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反应

1、抗原(Ag):能与 TCR/BCR或抗体结合, 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诱导产生的抗体及效应

***

T 细胞表面的 CD28 分子。

具有两种特性: ①免疫原性 (能

T 细胞发

T 淋巴细胞);②抗原性(能与抗体或效应

***

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

***

***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免疫原。

△异物性(免疫原性本质) :非己物质是异物,抗原与抗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其免 疫原性越强。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理论依据 ①抗原决定基(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是 本单位。

②抗原决定基结构:构象决定基由空间构象形成,鉴于

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一般位于分子表面;顺

T 细胞决定基。

.包括:

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

序(线性)决定基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多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主要是 ③功能性抗原决定基

④抗原的结合价: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基的数目。 ⑤T 细胞表位与 B 细胞表位 ⑥半抗原 -载体效应

不同抗原分子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称为共同抗原。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 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性。 2、抗原的分类 ①根据产生抗体时需否

Th 细胞参与分胸腺依赖性抗原(

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TI-Ag)

、同种异型抗原(血型 /红细胞抗原和组

②根据抗原和机体的亲缘关系分异种抗原(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织相容性抗原 HLA)、自身抗原(感染、外伤和药物时) 、异嗜性抗原(实际上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 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独特性抗原( TCR、BCR或 Ig 的 V 区有 2 个主要特征,

一个是与抗原决定基相结合的特征,即受体或抗体;另一个是此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 构型而成为自身免疫原,即独特型,可诱导抗独特型抗体产生。 3、医学生重要的抗原

①类毒素和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溶液处理后,使其毒性丧失,仍保留原有的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如破 伤风类毒素。用类毒素免疫动物,常免疫马,从免疫血清中提取的抗体,称为抗毒素,可中和相应外毒 素的毒性,常用于疾病治疗或紧急预防。

②嗜异性抗原: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所共有的抗原。

③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在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将 单克隆抗体检测鉴定的分化抗原称为 4、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抗原提呈细胞( APC)指能表达 MHCⅡ类分子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提呈细胞。

B 细胞等,即所谓的专职性抗原

CD 抗原/分子。

CD 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