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怕作者是借这事讽刺这里面的人都不遵守“礼义”,这才是孔子的本义。庄公治国要治,要仁治要礼治。
2、《左传》的作者是谁可能还有争论,但他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这一切,看到的是权势相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泯灭。如果孔子的看法有点愤恨或失望的话。《谷梁传》解释春秋大义比较准的,大家看这段解说(课件)
“克”是什么意思?能够做到呀。能够做到什么呢?能够杀人呀。为什么不说杀?这样可以看出段拥有士兵和百姓。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杀了世子或同母弟的,称为君。因为他称作君,所以知道他是弟弟。段的弟却不称弟;是公子却不称公子,是贬低他呀。段丧失子弟的道理。责备段,但更责备郑伯。为什么更责备郑伯?更责备郑伯的千方百计地蓄谋干成那杀人的事。
“于鄢”,就是很远的地方。这就如同说郑伯从他母亲的怀里夺过来杀死似的,这是更严厉责备他的呀。那么作为郑伯应该怎么办?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要慢慢地去追那逃贼,这是爱自己亲人的正确做法!” 感到如何?迂腐滑稽!
左丘明呢?恐怕还想为其开出一剂良药;只要孝心永存心中,一切都可变的美好,所以他写了后半截的故事。(182个字)只不过这场宣扬孝心的过程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同在看一幕丑剧。那种表演令人作呕!反映出儒家的礼教观念的尴尬。
3、不少同学问到“道为母子为初”,怎样如初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我个人理解是如“没有撕破脸之前”,放逐之前,“心里当寇仇,脸上涂蜜油”那样吧!肮脏的政治角逐,人性的泯灭,哪能是善良而又天真腐迂的儒生们提倡的孝能解决的呢。 4、郑庄公的做法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 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 “立嫡以长为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强调正室正统,所以历史上每个朝代新君即位之日,也大都是许多竞争者被杀之时。郑庄公此人由于某些被动的原因,隐忍以久,既可说其心计高,也可说比别的国君高明一点。 5、“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闵公元年,仲孙子湫论庆父日:“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谏卫侯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
《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 “待”之时义大矣哉。“待”者,待恶贯之满盈时机之成熟也,故本节下文云:“公闻其期,曰‘可矣’”。
《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檀越但待侯景熟。” 6、“不义不暱,厚将崩。”
杜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 不暱谓众不亲附叔段,非谓叔段不亲于兄,其语紧承“厚众”而驳之,遥应“多行不义”而早之,言不义则不得众矣。
资料卡片:
1、《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这一段是《左传》引《春秋》原文后加以的评价。《书》,这里指《春秋》。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兄二人就象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了一个“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批评他放弃了教育弟弟的责任,灭掉共叔段是庄公处心积虑、千方百计要达到的目标,这种阴险的做法一般的人叫做'郑志'。不说'出奔',含有责难庄公的意思。 2、下面分析一下本文的人物形象:
郑庄公阴险毒辣,杀段是他的夙愿。大臣祭仲、子封等人,都不知道他的阴谋,十分焦急地劝他赶快行动。可见他的确很阴险,而且隐藏内心活动十分成功。“姜氏欲之,焉辟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再到“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日匿,厚将崩。”,最后到“可矣。”语义由浅到深,由轻到重。前面几句,是量变,最后的“可矣”是质变。庄公的老谋深算,从这里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这样说:共叔段的野心,完全是庄公有意造成的,这样庄公才有可能找到借口灭段。《左传》中所说的“郑志”就是说的庄公的隐藏内心活动,不露声色。庄公对亲生母亲姜氏丝毫不讲情面,一直到将她放逐在外。最后的“既而悔之”以及“隧而相见”那种乐呵呵的戏剧性场面,到底是人性尚未彻底泯灭呢?还是以此表孝道来迷惑人民、笼络人心呢?或者是《左传》的作者有意不指明,让读者自己去独立思考呢?很难说得清楚。 作者用冷峻的'春秋笔法',表面看来不置褒贬,实际上却从字里行间十分成功地刻划出庄公的伪善和阴险,也曲折地反映出他的矛盾心理。刻划了姜氏的自私、刁钻、古怪的残缺、扭曲的性格,她对亲生的两个儿子,一个厌恶、一个却偏爱纵容得不得了,她不是一个好妻子,更不是一个好母亲。文中也十分成功地刻划了共叔段的狂妄、贪婪和愚蠢。(历史上的共叔段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家,这从《诗经》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诗经·郑风》中的《叔于田》和《大叔于田》都把段作为正面人物来歌颂。)另外,本文还巧妙地刻划了颍考叔的机智和聪明。3、《谷梁传·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母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