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物理(第01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2相互作用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 下载本文

【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10【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三角形物体a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倾角??30°上底面水平的b物体在a物体上恰能匀速下滑,现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使b总能极其缓慢地向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在b上轻轻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c(图中未画出),a始终静止,b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关于放上小物体c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受到a的支持力增加了mg B、b受到a的摩擦力增加了mg C、推力F的大小增加了mg D、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mg 【答案】C

1f2?f1??mBgcos??mBg,加上c匀速上滑时,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2f3???mB?m?gcos?,则B受到的摩擦力增加量为

?f?f3?f2??mgcos??tan??mgcos??mgsin??1mg,故B错误;没有加c时,2沿着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则F?mBgsin??f2,则加上c物体后,F??mB?m?gsin??f3,则F增加了?F?mgsin???f?2mgsin??mg,故C正确;放上c后,整体处于静止,

0在水平方向上f?Fcos30,故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f??Fcos30?03mg,D2错误;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整体和隔离法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

①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②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

③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11【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一个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的边长分别为a、b、c,被沿两直角边的细绳A、B悬吊在天花板上,且斜面c恰好平行天花板,过直角的竖直线为MN,设A、B两绳对三角形薄板的拉力分别为Fa和Fb,已知Fa和Fb以及薄板的重力为在同一平面的共点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薄板的重心不在MN线上

B、薄板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MN的延长线上 C、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a和Fb是由于薄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a和Fb之比为Fa:Fb=b:a 【答案】BD

重心一定在MN线上,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重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MN的延长线上,故B正确;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a和Fb是由于绳发生形变而产生,故C错误;三角形薄板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合力等于0,则Fa?mgcos?,Fb?mgsin?,则Fa:Fb?cot??b:a,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12【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对水平挡板的压力大小不可能为2mg B、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D、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一定大于mg 【答案】CD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的计算

【名师点睛】根据物体b受水平拉力F力后仍处于静止,则可知,必定受到静摩擦力,从而可确定弹簧的弹力与物体b的重力关系,再由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即可求解.

13【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我国不少地方在节日期间有挂红灯笼的习俗,如图,质量为m的灯笼用两根不等长的轻绳OA、OB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OA比OB长,O为结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OA、OB对O点的拉力分别为FA、FB,轻绳能够承受足够大的拉力,则

A、FA、FB的大小之和等于mg

B、调节悬点A的位置,可使FA、FB都大于mg C、换质量更大的灯笼,FB的增加量比FA的增加量大

D、如果两轻绳OA、OB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且绳长不变,把悬点B的位置缓慢往右移动,则绳OA先拉断 【答案】ABC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