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D.室温下,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答案】C
【解析】C项,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不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N原子得电子能力比As原子强 B.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D.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答案】A
【解析】A项,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N原子得电子能力比As原子强,A正确;B项,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例如第一周期第ⅠA族的氢元素是非金属,B不正确;C项,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具有金属性,还具有非金属性。过渡元素是指周期表中副族和第8、9、10三列的元素,C不正确;D项,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D不正确。
3.2014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 A.碱性:KOH>NaOH C.酸性:HClO4>H2SO4 【答案】B
【解析】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A、D正确;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编排的,不是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C正确。
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且它们分别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②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和X位于第二周期 B.Y和Z分别是Al和Si C.W和X分别是O和F
D.Z的金属性可能比X的金属性强 【答案】B
B.相对原子质量:Ar>K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解析】由电子层数之和为10,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推知X、Y、Z位于第3周期,W为第1周期,则W为H,X为Mg、Y为Al、Z为Si。则Si的金属性比Mg的弱。
5. A、B、C、D、E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及B、E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B、E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D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A形成化合物的稳定性C>B>E B.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E>D>B C.单质B和D在常温下化合生成D2B2 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推得A、B、C、D、E分别为H、O、F、Na、S。稳定性HF>H2O>H2S,A正确;离子半径E>B>D,B不正确;常温下,B、D生成D2B,C不正确;C没有最高价氧化物,D不正确。
6.甲、乙、丙、丁4种无机化合物均含有2种元素,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和甲中同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乙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丙中含有ⅣA族元素,则相同条件下丙比甲稳定 D.若丁的分子组成符合XY3型结构,则丁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B
【解析】甲、乙、丙、丁4种无机化合物均含有2种元素,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说明甲是二元弱酸,则为H2S,含有两种元素其分子中含有18电子的分子有:HCl、H2S、PH3、SiH4、N2H4、H2O2,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钠盐为Na2S或NaHS,硫化钠只能和酸反应,但硫氢化钠能和酸、碱反应,故A错误;B.乙和甲中同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乙是H2O2,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乙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B正确;C.丙中含有ⅣA族元素,则丙为SiH4,Si的非金属性小于S,所以相同条件下甲比丙稳定,故C错误;D.若丁的分子组成符合XY3型结构,则丁为PH3,P原子非金属性较弱,所以丁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故D错误。
7.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Q的非金属性比R的强
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T)>r(W) C.元素Q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m+
n-
D.元素T与元素R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8 【答案】D
【解析】短周期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为Al。由此可推出其他元素:Q为C,R为N,W为S。元素Q的非金属性比R的弱,A错;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T) 8. 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A.E与B的核外电子数不可能相等 B.离子半径大小A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A为钠,B为铝,C为铍,D为硫,E为氧。E与B的核外电子数都为10,相等,A错误;离子半径大小Na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 T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答案】D 【解析】根据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2,则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4、5、6、7,表示的是硅、氮、氧、氯,T是锗。在常温常压下氨气和HCl是气体、水是液态,A错误;氮、氧、氢元素可以形成铵盐,含有离子键,B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C错误;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可知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形成GeCl4,D正确。 10.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戊是同周期中 X Y Z + 2- 2- 3+ + 2- 2- 3+ m+n- A 0.186 +1 B 0.143 +3 C 0.089 +2 D 0.104 +6、-2 E 0.074 -2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甲>乙>丙>丁>戊 B.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戊>丁 C.含有丁元素的酸有多种 D.乙的氢化物多种多样,丙、丁、戊的氢化物各有一种 【答案】C 【解析】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而短周期为前三周期,故甲、乙、丙所在周期为第二周期,戊元素原子半径同周期最小,故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即Cl元素,由此推知甲、乙、丙、丁分别为B、C、N、S。甲、乙、丙、丁、戊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3、4、5、6、7,故A错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简单离子,其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B错误;丁元素为S,含有S的酸有硫酸、亚硫酸、氢硫酸、硫氰酸等,C正确;氮的氢化物有NH3、N2H4,D错误。 11.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 X 与元素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 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 Y和Z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Q 的强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可以推出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Al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A项,N的最高正价为+5,Al的最高正价为+3,其和的数值为8,A正确;B项,原子半径应为rZ>rW>rQ>rX>rY,故不正确;C项,O与Al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不正确;D项,元素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小于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正确。 12.现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甲 乙 丙 结构特点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单质的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元素能形成两种不同的阴离子 单质及化合物的部分性质与用途 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该金属 氧化物是工业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 单质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丁的一种单质与KI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丁的单质 2- 3+ 2- 3+ 丁 则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 H2S,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