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届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选择题满分策略第一篇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复习题 下载本文

解析 Cu和Cu2O都能溶于稀HNO3,应改为稀H2SO4,A项错误;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过滤后,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可测出溶液中NaOH的量,B项正确;CCl4也能溶于苯,无法用苯萃取CCl4中的Br2,C项错误;D项中结论错误,只能说明水垢中含有CO3,但不能说明一定有MgCO3。 4.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A 相关实验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 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 预期目的 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B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D 答案 C

探究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解析 C项,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的反应需碱性条件,该实验未中和催化剂硫酸,因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实验操作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向2 mL NaCl和NaI(浓度均B 为 0.1 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的AgNO3溶液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有SO4或Ag 2-+-1-1实验现象 火焰呈黄色 结论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D 答案 B

没有生成红色沉淀 淀粉未水解 解析 该溶液焰色呈黄色,则含有Na,但也可能为NaOH溶液,不一定是钠盐溶液,A项错误;向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生成了更难溶的AgI,表明

Ksp(AgCl)>Ksp(AgI),B项正确;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

液中除了可能含有SO4或Ag,还可能含有SO3,C项错误;应向淀粉水解液中先加碱中和后才能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D项错误。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装置 实验设计 2-

2-

A 收集干燥的HCl气体 B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C 探究电离常数Ka1(H2CO3)>Ka(HClO) D 答案 D

探究SO2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解析 HCl的密度比空气的大,集气瓶中的导管应该是进气管长、出气管短,A项错误;生成的气体可能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且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滴加速率,故应该用分液漏斗,B项错误;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CO2会和烧杯中的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HClO,但无明显现象,故无法判断Ka1(H2CO3)与Ka(HClO)的大小关系,C项错误;品红褪色,是SO2的漂白性所致,与H2S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是SO2的氧化性所致,D项正确。

7.向盛有H2O2的试管中滴入一定量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经实验证明该气体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X溶液(如下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Cl2的是( ) 选项 A B X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酸性淀粉-KI溶液 现象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变为蓝色

C D 答案 A

滴有KSCN的FeSO4溶液 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由现象可知,褪色说明存在HClO,即气体中含氯气,A项符合题意;氧气可氧化KI,溶液变蓝,不能说明含氯气,B项不符合题意;氧气可氧化亚铁离子,溶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含氯气,C项不符合题意;HCl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氯气,D项不符合题意。

8.(2017·青岛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A项,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干燥红色布条褪色,错误;B项,HCl极易溶于水,④中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引起倒吸,错误;C项,③中出现红棕色气体,证明HNO3被还原,浓HNO3表现氧化性,正确;D项,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③中导气管应左短右长,且④中导管会引起倒吸,错误。

① 浓盐酸 浓硫酸 浓HNO3 浓氨水 ② MnO2 NaCl粉末 木炭 NaOH固体 ③ 干燥红色布条 空气 空气 空气 ④ 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 水 实验目的或结论 干燥布条不褪色 制备收集HCl 浓HNO3具有氧化性 制备收集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