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从而有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辈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50多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教育部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称“98方案”)的规定,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作为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充实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2005上半年,中宣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对“98方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明确规定:高职高专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由于我校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任务,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编写和出版了针对高职院校使用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湖北省教育厅的同意,我校于2006年春季在全体05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该课教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本课程于2006年4月被列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全国所有高校从2007年春季开学,在2006级学生中开始实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一律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新教材。为使教师明确新教材的体系结构、特点、重点,全面、准确领会中央关于开设这门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使
该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我们又于2007年3月2日,在已有4位教学骨干参加了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举办的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办了全体授课教师参加的培训班。我们同时依据中央新的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重新编制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全部教案。目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正在我院顺利进行,正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曾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使用省统编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我院编写并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前使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建设:
编写并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资料建设:
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规范教案、课模拟试卷、学生复习和练习题库,汇编教师备课指导等教学资料。
实践性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武汉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辛亥革命纪念馆、毛泽东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主办的汉口八路军办事处等,以及武汉的社区;编写学生用《实践活动手册》。
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
三、近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积极完成课题、出版教材、撰写教学论文,应用于教学实践成果如下: 1、课题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完成《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子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有效地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情况调查:《高等职业院校马列主义理课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3、观念研究与应用:《坚持以人为本,发挥高职政治理论教育双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在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教学目标研究与应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要义》,提高认识,应用于教学。
5、课程建设研究:《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 6、教学过程研究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内在需求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方式方法研究与应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改革》,增强交互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8、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应用:《增强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效果,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有计划、有措施、有交流、有实效的实践教学。
9、教材编著:高职院校试用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编著任务。
10、制订教学大纲:依据2008年全国统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
四、近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教研室对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着重从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帮助、鼓励,并引导他们发挥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开展一帮一传帮带活动,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获得明显提高。其中一位青年教师已获取双硕士学位,另一位已晋升讲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积极落实我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八大举措,促进我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课登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深入学生之中摸清他们的真实愿望和困惑,分析问题症结,把握思想脉搏,从而确定了把围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思想教育的着眼点。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设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双主体结构模式,既充分发挥教育者在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性,使教育内容不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并“外化”为实践活动。
第三,分层次把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标,按学生的需求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了解学生为前提,以他们的学识、思想达到的层次作为不同教育活动的起点,以他们关心的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理论教育的切入点,并设定相应的目标,通过不断适应、引导、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性而逐步实现教育目标。
第四,教育教学内容上实现“三贴近”,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解决政治理论课给人留下的呆板、枯燥、说教性过强的印象,促进学生提升对理论的内在需求性,我们认真研究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坚持将政治理论的内容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发挥理论指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身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坚持适应性、规律性,催发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性。为增强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我们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坚持以适应学生内在需求性的唤醒和发展为着眼点,遵循符合教育对象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规律,摒除“填鸭式”、“注入式”、“听话式”的讲授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其它多种交互式教学方式方法。
第六,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成一个“好人”,而且应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那些不利于理想人格培养的思想和作法。首先,以辩证的思路和方法取代形而上学的教法。其次,加强学生的探求精神和自我信心的培
养,改变教学中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再次,把握知行规律,将学、问、思、辨、行各环节有机联为一体,互相渗透。
第七,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教师对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计划与考核,课堂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计划一同下发,一同考核,发挥好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设计、组织、引导的积极性。二是力促学生端正实践活动的目的,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起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三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调研、参观访问、“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内容,
第八,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多媒体成套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库。
六、本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与国内高职院校同类课程相比,本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1、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本课程组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学历、职称结构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课程拥有教授3人,且都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实为国内同类院校罕见,省内唯一。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67%,也远远高于其他院校。
2、课程和教材建设在省内领先。我们承担了教育部社科研究课题:《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子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组织编写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经教育厅同意在全省率先于2006年2月开始了教改新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开课前由资深教师对全体授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2006年1月8日以来4次受到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的好评,并4次向全省118所高校代表作了相关经验的交流。
4、该课多次受到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督导组随机抽查,他们对我院教师精湛的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院进行的教学改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5、该课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正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七、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需进一步在全体教师中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需进一步加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多媒体教学,制作更加精良有效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课件;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3、需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八、已准备就绪的上网资源名称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计划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规范教案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三人次教学实况录像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备课指导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模拟试卷库
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学生复习和练习题库 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外部资源库 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2004年以来的主要科研成果
1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一年来建设进展报告 1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评价 九、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课程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将不断深化育人为本的理念,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主线,用最新的观点、最新的成果、最新的手段、最新的方式加强建设,力争本课程成为具有我校特色的品牌课程,并在全省高职院校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2)具体目标 实现“五个一流”:
第一,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专家为领衔的,结构合理、教学教学效果一流、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梯队。
第二,确保一流的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要求和 学科体系及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学生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在理论上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第三,采用一流的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理论讲授和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法相互补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适当运用课堂讨论、网上答疑、热点辩论、交流演讲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确保本课程在校园网上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
第四,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学必须有一流的研究为支撑。为此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科研上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
第五,实行一流的教学管理。建立基本完善的管理机制,良好的氛围和用人机制以保证精品课程不断更新与完善。
2、课程建设方案 总方案:
通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课件;进一步加强和充实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继续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使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获得进一步提高,
使之成为最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一门课,成为在省内处于一定领先地位的精品课程。
具体方案: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个褒荣贬辱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充分发挥学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师德师风导向机制、教师进修与培训激励机制、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以教研促进教学的机制、教师之间传帮带相互促进的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师潜能发挥的积极性。
(2)加强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和课程建设,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和带动教学的特色和优势。
(3)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写规范化的电子教案和建立教学和学习辅导资料库。 3、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2007年4月前,制作完成授课电子教案、半数以上课程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教学参考资料库。
2007年12月,完成全套多媒体课件。
2008年6月,完成教学案例库、网上学习讨论、教学讨论平台。 4、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08年5月,重点内容,3次课,每次45分钟。 2009年12月,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马列主义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