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 下载本文

思潮。

2、开始“退回内心”: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开始出现“向内转”趋势。现实主义作家注意从司汤达创作中吸收灵感,再现心理矛盾与发展的全过程,使自己作品成为“心电图”式的作品;象征主义作家则努力捕捉瞬间的心理感受,力求把外界事物转变成一片“象征的森林”。

3、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形式主义文学注重象征和隐喻,讲究交感和对应;文学主题由清晰走向朦胧;含义由单一走向多元。

■自然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滥斛于福楼拜,至19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高潮; 2、1880年法国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梅塘之夜》是这一运动的宣言书; 3、80年代中叶随“梅塘集团”解体而衰落,但随即又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流行起来,20世纪还扩展到挪威和美国; 4、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法国的左拉。

自然主义文学

左拉的作品,力求真实反映现实,注重环境的作用,注重从遗传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行为、性格和动机,企图找出人物行为的社会原因,并试图用实验的方法写作。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有:①巴尔扎克的“环境决定论”和反映整个时代的构思;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③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三要素论

■巴黎公社文学

1、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 2、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法国的欧仁·鲍狄埃及其《国际歌》。

巴黎公社文学

1、真实记录了巴黎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 2、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力而斗争的主题;

3、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4、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并且洋溢着人民必胜的信心。

■唯美主义文学

1、起源于19世纪中期、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一个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渐渐扩散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2、康德的“美无利害关系说”为该派提供了思想武器;法国诗人戈蒂耶是始作俑者。1832年在《<莫班小姐>序言》中明确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1873年理论家佩特的《文艺复兴研究》是这一流派的宣言书;

3、唯美主义的中心在英国,但19世纪后期扩散到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形成一股世界性的文学思潮;

4、成就最大的作家是王尔德。代表作品有悲剧《莎乐美》、童话《快乐王子》等。

唯美主义文学

1、从浪漫主义营垒中分化出来;

2、既不满浪漫主义者的多愁善感和情绪外露的诗风,又反对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

3、幻灭、苦闷、艺术自卫情节,而走向艺术的象牙塔,企求在“美的无忧殿堂”里得到超脱。

■象征主义文学

1、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德莱尔是该派的先驱;

2、1886年法国诗人让·莫里亚斯发表了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的正式诞生;

3、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法国前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马拉美·《牧神的午后》。诗歌根据希腊传说牧神潘追求水中仙女故事写成。采用传统亚历山大诗体,将想

象、情绪、节奏、旋律交织构成一个和谐“综合象征”体。 象征主义文学

1、象征主义文学是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2、象征主义文学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诗歌应该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该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和“交感”手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受各种哲学思想影响,作家的世界观更复杂;2、创作内容得到拓展,艺术手法多样化,悲观色彩浓重。

二十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一)现实主义文学

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反映复杂的阶级和经济关系,呼吁和平、支持弱小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注意挖掘物质对精神的重压,注重写敏感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3、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荒诞、意识流、多层次立体交叉结构等,并从其它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方法。

苏联

1、1917—30年代初: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和文艺领域内斗争及其尖锐复杂,苏共采取行政命令手段来解决文艺论争;

2、30年代—50年代初:苏联文学出现了“红色的30年代”的空前繁荣局面。小说的繁荣标志着苏联文学的成熟,但其后斯大林时代的极左路线和文艺评论的严重错误给文坛带来危害;

3、50年代—90年代:50年代的“解冻文学”、60年代的“一寸土文学”(又叫“战壕真实派”)和“全景文学”(又叫“全景小说”)、70年代的道德题材小说、80-90年代的“回归文学”热。 法国

1、开创了长河小说新体裁。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是代表;

2、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受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影响,内倾化程度明显提高。 英国

20世纪英国传统作家有曼斯菲尔德、高尔斯华绥、劳伦斯、戈尔丁、威尔斯、奥威尔、毛姆、多丽丝·莱辛、克罗宁、格林、康拉德等。

德语国家

20世纪德语国家文学的主流仍然是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

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多元局面:1、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揭露社会黑暗的文学运动,称为“揭发黑幕运动”,迫使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2、20世纪美国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其8部长篇作品有“人间悲剧”之称;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迷惘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