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下载本文

的关系的认识。

关于批判性思维中包含哪些技能,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们从不同的特定学科领域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人根据一般性的分析,提出批判性思维包含着一些基本的技能,如恩尼斯、贝耶尔、尼德勒和沃福克等。其中,尼德勒所提供的批判性思维基本技能一览表有着强烈的代表性。他认为:批判性思维包含12种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分为定义、明确问题、判断相关信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等三个方面。具体是:“首先是定义和明确问题:一是识别中心论题或问题。识别一篇文字、一篇评论、一幅政治讽刺画的中心大意或包含在评论中的理由和结论。二是比较异同点。能比较各种人物、观点、同一时刻或不同时刻的情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是确定哪些信息是相关的。能识别可证实的和不可证实的、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之间的差别。四是形成适当的疑问。这个疑问能引导人们对某个问题或情境进行更深刻、更清楚的理解。其次是判断相关信息:一是区别事实、观点和合理的判断。能运用某个标准去判断某个观察和推理的质量。二是核查一致性。能确定某种论述或符号在上下文中是否彼此一致,例如,一场政治辩论中的不同观点是否和中心议题相关和一致。三是识别字里行间的假设。能识别那些没有明白表述但可推想得到的假设、观点和结论。四是识别原型和套话。能识别对某个人、团体或观点的陈词滥调或惯用语,这些套话的含义一般是恒定的。五是识别偏见、情感因素、宣传以及语义倾向性。能识别包含在一篇文字或图表中的偏见,确定来源的可靠性。六是识别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能

识别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异同。最后是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一是识别材料的适当性。能决定所提供的信息在质和量上是否足以证明一个结论、决定、概括性的命题或似乎合理的假设。二是预测可能的后果。能预测某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可能的后果。” 但贝耶尔强调指出:这些技能并不是一系列按顺序进行的步骤,而是学生为了评价信息是否确实,所采取的一系列可能的方法。 而何云峰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是质疑、弄清、独立地分析。它的特点主要是要主动地思考;要有独立的分析过程;要积极地批判而不是消极地批判;它是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全面的审查过程;要有根有据地批判。

尽管人们对批判性思维看法存在着差异,但我们还是可以归纳总结出几条共同点。如,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察觉出那些已经说明或未加说明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以及观点,评价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总之,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所看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作出个人的判断。如果说创造性思维就是所谓的诸智多谋,那么,批判性思维就是所谓的善断。进行批判性思维意味着要像评论家和法官那样去审、去查、去判、去断。批判性思维者一定要具有批判精神,要时刻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为什么要训练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呢?

因为只有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全面细致的考虑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的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我们不仅要

让学生考虑问题的整体,还要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仅要考虑问题的本身,还要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我们还要求学生具备大量的知识,才能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的联系上去考虑问题,从而片面性和狭隘性。

如果学生具有了批判性思维,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客观地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虚心地进行自我检查,坚持正确的观点,放弃错误的想法。这是一种即善于从实际出发,又善于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如果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他们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自以为是的人,常常把第一个假设当作最后的真理,主观自恃,骄傲自大。人云亦云的人则亲信轻疑,没有主见,容易上当受骗,随波逐流。

所以,只有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才能使人丢掉那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假设,才能进一步地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有那些训练途径呢?

首先,许多教育专家们都认为批判性思维技能不仅能够教而且应该教。由于教授批判性思维并不是通过做作业、回答课后问题、参与教师引导的讨论等常规课堂练习就能做得到的,它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去做。总而言之,教授批判性思维,有两种可能的途径。一种可能的途径是使用专门设计的教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强调将批判性思维教学渗透到常规课和活动课之中。

要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一种途径是使用专门设计的教授思维技能的课程。例如,科斯塔和斯拉温在其《开发智力》一书中,列举了15种这样的课程。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德波洛的认知研究管理课程。这种课程是教学生如何看待他们可能在校外或将来面临的问题,用此来教他们对问题进行独特的解答:这种课程还能教学生考虑特定情况下的目标、考虑各种新的想法、而不立即判断这些想法的好坏与对错。在里普曼的《儿童的哲学》中,里普曼的课程最初是为小学设计的,但也适用于其它的年级。他试图通过这样一些方面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有概念、概括、因果关系、逻辑推理、一致性与自相矛盾盾、类比、部分与整体和整体与部分联系、问题的形成、逻辑表述的转换、原理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的应用。而且在里普曼的课程中,儿童在相当多的时间里都在思考有效思维的方法与无效思维的方法之间的异同。这种课程以短篇故事为背景,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故事是根据各种哲学观点和议题编写的。这些哲学观点和议题描绘了儿童对常规问题和情境的思维活动。儿童们读完一系列故事之后,进行课堂讨论和练习,以鼓励他们采纳故事中所描绘的思维过程。里普曼的假说是:儿童天生就对诸如真理、公平、价值和伦理之类的哲学问题感兴趣,并且儿童能够也应当学会探究自己的观点、考虑论据、鉴别和作出结论。另外,以色列教育家的思维工具强化是目前最广为人知并且进行了广泛研究的思维技能课程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培养诸如抽象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等智力技能,发展学生对自己智力过程的洞察力,并且使他们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