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
一、笔答题:
笔答题为参赛人员及监考人员入痤,宣读考试规则,进行答题,答完题立刻进行批改,批改后,请各部门领队进行查阅,无异议,统计总分,作为现场答题的基础分。10道题,每题5分,3人共150分,答题时间为1分钟。
1、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 A )。 A. 正常 B. 偏高 C. 偏低
2、据统计,因火灾死亡的人中有80%以上属于( B )。 A .被火直接烧死 B .烟气窒息致死 C .跳楼或惊吓致死 3、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 C )逃生。
A. 着火相反的方向 B. 人员多的方向 C .安全出口的方向
4、发生火灾时,正确的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 B )。
A .躲到角落里 B. 向外逃到阳台 C. 钻到阁楼、大橱等处避难 5、“三违”行为指的是( C )。 A.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 B.违章生产、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C.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6、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B )。
A.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B.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C.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7、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在金属容器内焊接时,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A )安全电压。 A.12V B.24V C.36V
8、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 C )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A.动脉血管 B.大血管 C.小血管
9、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10、被困在电梯中应( C )。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脱险 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二、个人必答题:
必答题分三轮进行,每个参赛队每轮必答一个题目,题目指定。
(2)每个必答题有效答题时间为15秒,主持人发出“请回答”的口令即进入答题状态,超出10秒未答题,立即停止答题。
(3)在有效答题时间内,必答题指定答题人员,其它人员不可回答及参与计论。参赛队员回答完问题,必须明确表示“回答完毕”。在明确“回答完毕”前,可进行更改或补充,但在明确表示“回答完毕”后,不能进行更改或补充。答题以最后更改和补充的内容为准。
(4)在有效答题时间内,答对的加10分,答错、不答均不加分也不扣分。 1、《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级领导、职能部门、 工程技术人员 、 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层层负责安全的制度。
4、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 ①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③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5、隐患整改要执行“四定”原则: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 6、《安全用火管理规定》中规定:一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 8小时 ,二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 3天 ,三级火票有效时间不超过 5天。\\\\ 7、劳动保护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8、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9、《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10、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应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11、查隐患就是要查三个方面的隐患,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安全管理漏洞、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管理状态。
12、周恩来 于 1957年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号。
13、根据统计事故发生的原因中,主要的原因是:人的失误和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设备缺陷。
14、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在效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5、手持电动工具如果没有双重绝缘,应有接地装置。
16、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头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17、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触电事故。
18、如需进入高压配电室工作,应采用:工作许可证制度、双重绝缘工具、安
全带。
19、为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接地放电。 20、电流为50毫安以上时,称为致命电流。
21、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 22、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20米范围内,禁止人员入内。 23、目前,国家规定的职业病有110种。
24、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从事噪声作业应佩戴防护用品:耳塞或耳罩
25、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吸入一氧化碳气体。
26、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决定的因素:接触噪声的时间长短及噪声强度 27、当重物悬吊在空中时,工作人员切勿站立在悬吊中的重物下面
28、为完善消防措施,在厂房内的适当地方应挂上:各防火通道及灭火器材的摆放位置图。
29、若工作场所内发生火灾,应依按防火通道标志离开的方法安全逃离现场。 30、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1、领导为了赶生产任务,要求职工违章冒险操作,职工该:按照法律必须拒绝操作,并有权批评、检举或控告领导者。
32、压力容器有的常用安全装置: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指示器、温度计等。
33、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是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34、有易燃 易爆物品的场所,除了防明火,还必须做好防静电防火防爆工作。 35、在使用灭火器救火时,为防止触电应注意: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及所携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器设备接触。
36、灭火的基本措施是:将着火物质与周围可燃物隔离,同时使着火物质冷却和断绝氧气来源。
37、安全检查主要的四种检查方式: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 38、《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中规定:动火人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其内容是:没有经批准的许可证不动火、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39、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40、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 火灾、爆炸、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41、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 4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43、“三基”工作是指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
4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列为“安全五要素”。
45、油品火灾具有突发性强、容易爆炸、燃烧火焰温度高、辐射强度大、易发生沸溢等特点。
46、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有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
47、电流作用人体并造成伤害,主要取决于电压的高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48、安全生产的重要基本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49、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将有开关的电源关掉。 50、严禁烟火的标志是告诉人们正进入危险地区。
三、抢答题:
抢答题规则:抢答题共分四轮进行,第一轮为10分的一般抢答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40个题目;。
第二轮为30分风险抢答题,答对得30分,答错扣20分,共20个题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 A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7月10日 C.2007年9月20日 2.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的是( B )。 A.《劳动法》 B.《安全生产法》 C.《工会法》
3.《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以使举报监督( C )。
A.公开化、制度化 B.制度化、法定化 C.公开化、法定化
4.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由( C )。
A.承租单位承担 B.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C.出租单位承担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 A )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A.员工宿舍 B.厂区每个路口 C.每个办公室 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B.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7.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C )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 B.森林火灾 C.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