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 1.2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下载本文

精品试卷

5.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其火山熔岩来源于 ( ) A.岩石圈 C.软流层

B.地壳 D.下地幔

6.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凝固后位于 ( ) A.地球的外部圈层 C.下地幔

B.上地幔

D.岩石圈

【解析】5选C,6选D。第5题,软流层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发源地,故火山熔岩来源于软流层。第6题,火山喷发,熔岩流凝固转化为岩浆岩,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

(2017·武汉模拟)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据此完成7、8题。

7.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8.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 ) A.太阳辐射非常强 C.天气变化影响小

B.太阳活动干扰小 D.电磁环境比较好

【解析】7选D,8选D。第7题,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第8题,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9.(能力挑战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精品试卷

精品试卷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并简要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丙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从图中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分布可知,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第(2)题,从图中可知,甲地年日照时数为3 600~3 800小时,原因与海拔高有关。乙地年日照时数为2 400~2 600小时,原因是位于祁连山迎风坡,降水较多,晴天较少,日照时间较短。第(3)题,丙地位于河套平原,这里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降水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3)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精品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