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强化复习 - 图文 下载本文

… 思路点拨:

①探究的准确目的是什么?

②根据题意的限定,预期结论有哪几种可能?(注意结论与目的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铁的氧化物是固体,有没有直接的检验方法?

④如果要转化为溶液用什么试剂?形态的转化会不会影响检验的科学性(或者误差)? ⑤Fe3如何检验?Fe2如何检验?

⑥怎样的检验顺序更合理简洁? ⑦实验报告分为几个大的步骤? 【练习】

1.(1)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FeSO4溶液、KI溶液、氯水为试剂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①提出假设:假设1:Fe2还原性强于I;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其他限选试剂:3 mol·L1 H2SO4、0.01 mol·L

-1

KMnO4、20% KSCN、3%H2O2、淀粉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2.正三价铁元素有一定的氧化性,FeCl3溶液吸收一定量SO2后溶液颜色变浅。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H、OH外,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的粒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Fe2 B.Fe3 C.Cl D.SO42 E.H2SO3

(3)对还不能确定的粒子存在情况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

37

假设2: ; 假设3: 。

(4)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1-1-1

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HSO、1 mol·L NaOH、0.01 mol·L KMnO4、20% KSCN、24..

3%H2O2、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

实验步骤 步骤1: 步骤2: 3.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 [Fe(C2O4 )3]·3H2O可有于摄影和蓝色印刷,其受热分解的固体产物可以确定

含有K2CO3,其它可能成分有Fe、FeO。现有少量该固体产物的样品,请设计实验探究其成分。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 NaOH、3%H2O2、0.1mol·L-1KI、0.1 mol·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固体产物的成分为K2CO3和Fe;

假设2: ; 假设3: 。

(2)为了防止干扰,需要将K2CO3先分离除去,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基础上设计后续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预期现象与结论 38

会迅速分解。

(1)完成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Na2S2O3 = Na2SO4+H2O+SO2+________(除空缺外已配平)

该反应可用于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完成有关的实验设计表(已知各溶液体积均为5mL):

实验 编号 ① ② ③ ④ 298 308 T/K c(Na2S2O3)c(H2SO4) /mol·L-1 0.1 0.2 0.1 /mol·L-1 0.1 实验①和②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和④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 4.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Na2S2O3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

(2)Na2S2O3还具有很强的还原性,Na2S2O3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元素被氧化为SO42)

(3)现有一瓶Na2S2O3固体,可能混有Na2SO4固体。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写出实验步骤、预期

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 1mol·L1 H2SO4、1mol·L1HNO3、1mol·L1HCl、1mol·L1NaOH、

0.1 mol·L1BaCl2、0.01 mol·L

-1

KMnO4、蒸馏水。

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

39

2014高考化学强化复习六

有机化学

【例题】.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

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⑴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 mol O2。 ⑵由

通过消去反应制备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⑶Ⅱ与过量C2H5OH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⑷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Ⅴ能与CO2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⑸与CO2类似,CO也能被固定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CO、

和H2三者发生反应(苯环不.

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Ⅵ和Ⅶ,其分子式均为C9H8O,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关于Ⅵ和Ⅶ的说法正确的有 (双选,填字母). A都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1mol Ⅵ或Ⅶ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分析】

题干的信息:这两个反应无很大相关性;有的物质省略没写,反应不一定配平。

第(1)题:苯环中的碳碳键虽然既不是双键也不是单键,但在分析原子连接情况和不饱和程度时,可以简化看作三个单键和三个双键,故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C8H8,1mol C8H8完全燃烧需要10molO2。

第(2)题:比较和,消去了HBr,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应为NaOH

的醇溶液。如果将NaOH写在条件中,则小分子产物写为HBr;如果将NaOH写在反应物中,则小分子产物写为NaBr和H2O。

第(3)题:化合物II中的两个-COOH都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由于乙醇过量,故两个-COOH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