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智能电表安装和改造计划;
5.2.3发展部会同各专业开展调研,摸清电网、用户、供售电关口覆盖及采集、线损四分管理等情况,分析业务系统、数据平台等信息化现状,完成调研报告。 5.3需求设计(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
省公司梳理个性化业务需求和功能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上报至总部。
5.3.1发展部会同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开展本单位个性化业务需求梳理,形成需求调研报告,组织本单位业务专家参与总部需求论证和需求评审等相关工作;
5.3.2科信部(信通公司)按照系统集成方案开展本单位方案比对工作,对个性化改造需求提交总部审核,组织线损相关系统平台厂商开展对侧接口改造工作;
5.3.3科信部(信通公司)组织实施厂商开展省级部署系统的相关测试工作。
5.4系统部署(2016年1月20日-2016年5月25日)
按照总部要求各单位落实软硬件环境,开放系统端口,完成系统部署、调试和用户权限初始化,开展用户培训工作。
5.4.1科信部(信通公司)落实软硬件资源、开放相关端口权限;
5.4.2科信部(信通公司)牵头完成线损系统省级计算服务部署、调试工作,项目实施组负责落实;
15
5.4.3科信部(信通公司)牵头完成线损系统数据初始化工作,各业务系统、业务管控组配合项目实施组落实数据初始化工作;
5.5基础完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加快关口全覆盖全采集,优化完善营配调贯通工作方案,实现“站-线-变-表”关系完整对应,优化提升采集数据质量,健全电量补采机制,加强公司公共平台数据更新维护,完成同期售电量发布工作,保障数据源头接入。
5.5.1调控中心、运检部、营销部按照职责分工,梳理变电站(串补站、开关站)、线路联络点、环网柜、站用电、办公用电、无功补偿设备、台区等内部考核关口的采集覆盖情况,及时开展计量装置加装、采集消缺和主站功能完善;
5.5.2营销部加强现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计量档案数据和营配贯通数据准确性,提升采集覆盖率、采集成功率;
5.5.3营销部加快开展同期售电量报表应用,于2016年2季度起推送明细用户同期售电量;
5.5.4运检部落实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要求,核实设备台账数据,提高营配贯通数据质量。
5.5.5科信部(信通公司)对线损相关业务系统、平台、线损自建系统进行梳理,按照集成规范对数据质量、数据集成、数据共享全面核查,开展数据完善工作。
16
5.6数据集成(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完善线损系统与3大专业、6大系统、4大平台的集成方案,确定接口改造计划,完成接口联调,实现电网拓扑、设备台账、用户档案、采集数据等信息的全量接入与实时更新。
5.6.1科信部(信通公司)、发展部、实施厂商根据实施方案,会同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开展差异分析,结合各省信息化现状,形成省公司集成方案;
5.6.2营销部完成营销业务系统、用电采集系统接口改造和数据共享工作;
5.6.3运检部完成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接口改造和数据共享工作;
5.6.4调控中心完成调度管理应用、电能量采集等系统接口改造和数据共享工作;
5.6.5科信部(信通公司)完成结构化数据中心(营销基础数据平台)、海量平台、电网GIS等平台接口改造工作;
5.6.6科信部(信通公司)组织各专业系统负责接口联通,确保数据完整,实现数据及时接入。 5.7模型配置(2016年3月1日-2018年6月30日)
各单位深入梳理分区、分压、分线供电关系,确定模型配置原则,开展四分模型配置,完成分区、分压统计报表数据核对工作,确保模型配置准确。(35kV及以上2016年9月
17
完成,10kV及以下2018年6月完成)
5.7.1发展部会同调控中心、营销部组织开展35kV及 以上线路关口配置工作,项目实施组负责落实; 5.7.2运检部、营销部开展10kV线路线损模型配置工作,项目实施组负责落实;
5.7.3营销部开展台区线损模型配置工作,项目实施组负责落实。
5.8数据治理(2016年2月1日-2018年6月30日)
针对同期线损计算结果深入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建立异常处理机制,明确数据治理规范,总结数据校验方法,完善校验工具,丰富典型案例经验库。(35kV及以上2016年12月完成,10kV及以下2018年6月完成)
5.8.1发展部定期组织开展同期线损分析,会同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科信部(信通公司)等部门制定分专业治理方案,统筹营配调贯通工作进度,开展专项数据治理工作;
5.8.2各单位针对异常线损持续开展关口、计量、用户、台帐等数据综合治理工作,按照调度命名原则整理设备台帐、关口信息,梳理“站—线—变—表”关系,确保数据质量;
5.8.3各单位总结数据治理经验和方法,定期上报总部。 5.9上线运行(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制定上线运行方案,定期开展实用化评价与通报工作;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