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作业 下载本文

《大乘起信论》读书笔记

《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相传为马鸣菩萨所造,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自利利他,以证得佛果为究竟目的的就是大乘法。信,不单是仰信,要从亲切的经验,去完成无疑的净信。本论的大致逻辑框架见附图。

本论的核心内容即“一心二门”,心即“众生心”,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众生心亦称“如来藏心”,“众生”包括凡夫,也包括阿罗汉、菩萨、佛,但是一般把众生与佛相对。众生心是本论建立大乘法的根本依据,“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引自《起信论》,以下无特殊说明者,均同)。众生心何以为“大”:体大、相大、用大。何以为“乘”?诸佛依众生心修行而成佛。

解释分总说“一心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先说“心真如门”,“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真如平等无二,具有无漏功德性。真如重在心性离妄念,“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本论持唯心观,世间一切境界依妄念而生,也随妄念的消除而灭,一切法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无差别无变化,离一切相,不可用语言、概念、思虑把握。真如超越了“相”和“法言”,因为相和言说是有差别的,而真如平等无二。一心真如,即是一切法的不可言说的本体,命名为“真如”只是方便说法的假名。修学佛法,要破除虚妄、体证真实,佛法是要在不可言说中强力言说。真如有两种含义“如实空”和“如实不空”。真如与一切染法不相应,没有差别相、没有虚妄的心念,相对凡夫所谓的境界而言是“空”的,但是真如恒常不变、清净圆满无缺,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众生成佛的依据。

生灭心,即“阿赖耶识”,是依如来藏而生的,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与生灭和合而生的。虽说阿赖耶识的自体(即如来藏)是清净的,但是受到染法的熏习。阿赖耶识灭,不是清净的本体灭,而是阿赖耶识的有漏杂染熏习灭。阿赖耶识有觉与不觉二种义。觉与不觉二义是平等处理的。依不觉故说有生死杂染法,依觉故有清净还灭。不觉的虚妄杂染法以识为性,觉的清净法以智为性。始觉有次第,凡夫人不觉、二乘观智和初发意菩萨相似觉、法身菩萨随分觉、菩萨地尽究竟觉。从粗到细舍离妄念,证悟平等无二的真如。本觉如同真金,被沙石所杂,生“智净相”和“不思议业相”。自性清净心在无明的吹动下生阿赖耶识,无明灭,则智性显。依智净“能做一切胜妙境界”。“不觉”是于离言不二的一法界,不能如

实地契证,不觉是依于“觉性”,无“觉性”就无“不觉”可言。不觉所起相有二,即三细相和六粗相。三细相即“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缘境界相产生六粗相,即“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这三细六粗即是所说的染法,都是由无明生起的。

觉与不觉有二种相:同相和异相。众生是本觉的,但无始以来成为不觉的;虽是不觉的,而实际仍是觉的,所以必然会转向觉的。先说同相,“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一切众生本来常住于涅槃”,虚妄相也不离真如性。所谓“异相”,觉与不觉虽然同依于真如,但是随染幻而似有差别。

生灭心的因缘,依心起意,依意起意识。心即众生心,在生灭门中,即成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有无明,阿赖耶识是如来藏被无始虚妄所熏染而成,即有无始无明。此意复有五种名: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没有离心的外境,一切境界都是由“妄念”生成的。一切法,如镜中像,是虚妄的,众生心如镜,相是由镜生成的。心本来是清净的,被无明所染,染心即业识。无明即“不了一切法义”。心性却从来没有变易,就像被污垢染污的镜子,虽然呈现污染的相,但是镜子本身是干净无损的。染心是因无明而起的。共有六种:一者执相应染,即六粗相中的执取相、计名字相,登初发心住的“信相应地”,即能远离。二者不断相应染,即相续相,直到“得净心地”,即初欢喜菩萨,才能究竟舍离。三者分别智相应染,即智相,“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四者现色不相应染,即杂染的现识,也是六相中的境界相。至第八地菩萨,即色自在地菩萨方能舍离此染。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即杂染的转识,也即是六粗中的能见相,第九善慧地菩萨能舍离。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即杂染的业识,也即是无明业相,这是依心起意,妄心初动的根本。

心生灭相有两种:“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如心体是可灭的,众生就不成其为众生了。

熏习体有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它们彼此互相给予熏习,而现起杂染清净的一切。真如和无明相互熏习,众生无始以来,依真现妄,妄中有真,真妄始终和合而成为一团。不过,真如为无明所熏,只可说现起染相,不可说真如成为杂

染。无明为真如所熏,只可说现起净用,不可说无明成为清净。妄心熏习真如,分为妄境界熏习、妄心熏习和无明熏习。真如熏习无明,要利用“妄心”,若妄心向外转,执外境为实有,由此妄境为缘熏习妄心,增长念著,造种种业,就成为杂染生死了;若知妄心妄动,远离现实世界,不念不著,即能破根本无明,实现清净涅槃的大觉。妄心熏习义有二种:分别事识熏习和意熏习。真如熏习也有两种: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是众生如来藏的内熏,使众生“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众生认识到自己有成佛的可能性,净法的根源便由此而来。用熏习,是众生所遇佛菩萨的外缘力。

真如自体相,对“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己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

怎样从生灭门如真如门呢?“观察知心无念”,无心的真实体性,境界是妄现的。认识到真心本净,恒常不变,不因众生的现为妄念而有所变动。如何对治邪执?“一切邪执皆依我见”,“是我见有二种,一者人我见,二者法我见”。“分别发趣道相”即一切菩萨都发菩提心趋向一切诸佛所证悟之道,有三种: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信成就发心”依于与佛法有缘,有熏习之力和善根之力,能行十善、厌离生死之苦。发起的是直心、深心和大悲心。发菩提心者不仅念真如,还常念广修善行,方便行有四种: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发起善根增长方便、大愿平等方便。“解行发心”的菩萨了悟悭贪无实体性,因此随顺布施;知法性本无欲染,能持戒;知苦无自性,能持忍度;知真如法性无身心之相,能原理懈怠;知法性常定,能修行禅静。“证发心”讲的是从初地到十地的菩萨证得怎样的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证悟真如实际是无“境界”可得的。这些菩萨的“种姓”、“根基”平等,发心也平等,都是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所证悟的也是“人空”、“法空”的真如之理。菩提心的心相可分析为三种“心微细之相”:真心、方便心、业识心。根据众生所在境界不同、根机、乐欲不同,菩萨显示有差别的教化之法。

解释分之后是修行信心分,此下是对一般初学众,即发心住以前的众生而说的。即给信众看的修行指南。“何等信心?云何修行?”所修信心有四种:正信

真如法性、归信佛法僧三宝。信心要靠修行来成就,修行有五门:一者施门,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类,对有求于己的众生,应该慷慨施予;二者戒门,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身处清净,时常反省;三者忍门,包括众生忍和法忍,对于一切境界,心能不为之所动;四者进门,勤修功德,自利利他,勤治罪障,向佛忏悔、劝请;五者止观门,所谓“止”,就是于端坐中修习,不取外境又除妄心,经过长久修习,就能成就真如三昧,依次真如三昧,就“知法界一相”,是平等无差别的。“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面对休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邪魔,应当“以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之所以要修行“观”,是因为只修习“止”,会使心性昏沉。修习“观”,应该观法无常、观身不净、观众生起大慈悲之心。修习者应当坐时修止、余时修观,止观俱行,“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

最后是劝修利益分,信行此论必有大功德、毁谤本论必有大过失,奉劝修习者信行此论,成就菩提心。

侯博文 2011210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