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题(辨析、简答和论述) 下载本文

内容真实可信;第三,态度真诚;第四,善于捕捉时机,以增强教育效果。

2、榜样示范—常用方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为、优异的成就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

3、指导实践

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陶冶教育

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5、品德评价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品德评价法是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表扬、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评选三好学生、先进班集体、品德操行评定等)。

8、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9、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0、《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是什么?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推进均衡发展,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建立健全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6)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双语教育;

(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11、《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6项改革任务是什么?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2)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3)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4)改革办学体制; (5)改革管理体制; (6)扩大教育开放。

12、为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6项保障任务是什么?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保障经费投入; (3)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4)推进依法治教;

(5)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

(6)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政府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13、简述《教师法》中教师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什么? 教师应享有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学术活动权,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利);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成长发展的权利(指导评定学生权);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报酬待遇权);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与教育管理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进修培训权)。 教师应履行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主要目标,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