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图文 下载本文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和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西部文化产业园,西部文化商品物流配送中心,数字影视制作基地。

第九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三十六章深化体制改革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加快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二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性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全面反映环境使用、环境损害和污染物处置的环境价格体系,完善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扣缴生态补偿金制度。

第三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体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建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由

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衡机制。在国家赋予的税政管理权限内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第四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原则,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培育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有序参与本地金融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各类金融创新试点,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探索风险投资与产业基金等股权投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和期货市场。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创新体系。完善金融支付体系,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进行业信用和地方信用建设,完善征信系统,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五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政府职能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理顺上下级政府的责权关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精简部门内设机构,健全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协调与制衡机制。优化行政层级,继续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专栏23 “十二五”时期重大改革进度安排 第三十七章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努力提高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第一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和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注重延长加工增值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优先发展软件、金融、财务等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旅游、文化、运输、中医保健等服务产品出口。用足用好中国-东盟等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政策,提升企业外贸能力,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

第二节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更加注重智力和技术引进。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参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国有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服务外包中心和物流配送分销中心。扩大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增强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好境内外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元化。积极有效利用国外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使用国际商业贷款,完善外债管理。

第三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努力把我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低能耗和无污染的现代产业。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全面增强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重点,招大引强,努力把我省建成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基地、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

第四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我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发挥优势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和领域,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带动各类商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知

名品牌,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提高合作层次,促进我省外派劳务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完善促进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第五节构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

加快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强口岸大通关协作。加强外汇管理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展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加强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充分发挥驻川领馆、商(协)会、非企业经济组织、国际友好城市和驻外机构、海外侨团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类国际及地区间、机构间合作机制。

第六节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方便快捷、诚信守约的市场环境和政务环境。为高端人才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吸引境内外各类人才的生活与事业发展环境。

第三十八章加强区域合作

大力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推动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全面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第一节深化与周边省市的合作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巩固已有的区域合作成果,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紧密合作,重点在基础设施网络对接、资源合作与共享、优势产业的协作与配套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川渝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努力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抓住国家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发展契机,共同推进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联合开发优势资源,把我省建成国家西南向开放的战略要地。

第二节加强泛区域合作交流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出口基地和物流基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欧亚大陆桥沿线、北部湾等经济区和中部省份的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完善与18个对口援建省市的长效合作机制,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合作。健全港澳援助四川灾后重建协调机制,加强金融资产与产业资本互动合作,全面提升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水平。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平台,深化对台交流和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