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下载本文

项目一 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1.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 2.掌握儿童文学的特点。 3.熟悉儿童学问的功能、作用。 4.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

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

1.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2. 儿童文学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 儿童文学概说

【学习目标】

1.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 2.把握儿童文学的范围 3.清晰了解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教学重点】

1.识记儿童文学的概念 2.熟练掌握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教学难点】

把握儿童文学的范围,理解儿童读物与儿童温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提问法、归纳法、举例法、浏览阅读法 【教学手段】 白板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关上书,提问。

①我们肯定不是第一次接触到幼儿文学或儿童文学这个术语,但是它们究竟是指什么?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它们? 学生回答。(学生会涉及到童话、动画片等)

②选择性地回忆一些童话作品,如《灰姑娘》、《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请学生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提问: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这些作品情节生动,富有幻想色彩,语言浅显优美,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和欣赏习惯。

③儿童文学就是童话吗?肯定不是。那么,究竟什么是儿童文学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写给谁看的? 功用是什么?

既然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要注意一些什么?

二、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的定义: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和接受,为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概念) 2.从三方面理解这一概念: 1)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

注: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一样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反映社会生活。 2)儿童文学必须是为儿童创造并被他们接受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它的阅读对象是有别于成人的,且它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具有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

3)对儿童有多种功能和价值。 3.引导学生区分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和接受,为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儿童读物:启蒙教育、励志成长、科普知识和人文历史等。

联系: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审美价值与内涵的的读物。 图示如下:

儿童读物 儿童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1.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为弥补儿童精神需要的一种补偿性文学 包括四个种类:

?民间口头文学作品《牛郎织女》《老虎外婆》《葫芦娃》等 ?蒙养读物《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专门编撰的成文文学作品《千家诗》、《神童诗》

④古典文学中为儿童所接受的作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等

给学生展示《千家诗》、《老虎外婆》等古典儿童文学

2.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难点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自觉的在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出来的,符合儿童文学概念和含义的作品。

作品举例:嵇鸿《雪孩子》、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 三、儿童文学的层次

广义的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是18岁以下的儿童,可分为三个层次:

婴幼儿文学(0—6岁) “认识周围的世界的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6—12岁) “勇敢浪漫主义文学”

(广义:0—18岁) 少年文学(12—18岁) “面向社会的文学” 年龄段 3-6 侧重点 趣味性、娱乐性 结构简单 体裁 儿歌、幼儿诗、童话、 生活故事、图画书 幼儿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