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下载本文

本单元以“太阳和月亮”为主题,编选了两篇诗歌和一首古诗,《小小的船》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

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设计富于童趣,安排音乐欣赏及水果拼盘游戏。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己练读课文,当小老师认单字,自主识字写字,互检认字情况,自由组合做拼句游戏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弹性地处理教材,如将“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等容有机地安排在本课的教学中。

本课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欣赏音乐,做律动等活动,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课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对星星、月亮、天空,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中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在创设的自然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本课例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方面,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如拼句的练习,各种方式的阅读,创设情境的体验等,还注重训练基本技能,如读的具体指导,引导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及写姿指导。在此基础上,再注重对创造潜能的开发,如想象月亮的形状,问在夜空还看到了什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例对双基落实与能力培养的度还未把握得体,如能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会更好一些。 2012年7月4日

篇一: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思考

作者:朱玉萍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2期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由于微课程教学出现的比较晚,所以微课程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并且小学语文教学对微课程的作用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对其定义也不是很明确。目前,微课程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逐渐运用微课程教学,并且微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多样化。 1.微课程教 学的优势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程教学大多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沟通,利用宽带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利用互联网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等,并且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远程教学,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为学生指导相关教学活动的使用,例如资源示范、操作练习、学习评价以及反馈指导等。微课程教学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改变了课程的单一性,对语文教学能够及时的进行反馈,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不断的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具体有以下五点,第一点就是通过微课程的教学,能够给学生留出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学生对语文教师和家长产生依赖性。微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中不断的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第二点就是微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在微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通常是分小组进行的,在一个小组内学生之间能够互相的帮助,在共同学习的氛围中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三点就是有理想学生的系统学习,避免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出现不全面的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微课程教学是和小学语文内容相结合的,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第四点就是微课程教学能够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程教学能够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的学习。

2.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方法以及路线 2.1 依据主题,自行设计微课程

篇二:浅谈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薛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5年第05期

【摘要】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模拟一对一教学情景的一段视音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http://http://fanwen.wenku1.com/article/426244.html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1-02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

微课——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 一、选题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这篇课文,是继《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的又一篇歌颂人物不畏逆境勇敢追求信念的文章。

语文课程的核心——语言文字运用。有了之前学习名人传记文章的基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人物精神风貌,不是难事,而课后练习第三题,我觉得很有难度——“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各位语文教师:本答案只是我校个人整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4、

1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6、语文教学必须在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