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酸碱的腐蚀性 3.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4.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5.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6.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7.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8.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A A A B A B A A 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A 物质构成的奥秘 内 容 4.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物质的分类 3.物质的多样性 (二)微粒构成物质 1.物质的微粒性 2.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认识化学元素 1.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元素的简单分类 4.元素周期表 目标层次 B B B B A A B B B A 备 注 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A A B C 物质的化学变化 内 容 目标层次 B B A A B C A B B C 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 容 目标层次 B 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备 注 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反应的本质 3.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三)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初步认识4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现象。 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备 注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懂得(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 6
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 3.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5.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6.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7.石油是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8. 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1.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3.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五、考试形式、时间
B B B A A A B A B A A 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的重要意义。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A B B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闭卷笔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和实验操作考试。
六、试题难度
7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七、试卷结构
试题题型比例:选择题约30%(30分),非选择题约70%(70分)。 八、试题示例
【例1】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 A.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 B.发霉的大米淘净煮熟后继续食用 C.烹调时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D.过量食用蛋白质、糖类、油脂含量很高的洋快餐 [答案] A
[说明]本题以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背景,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纯碱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产生CO2,使馒头既松软又减少酸度;霉变大米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经淘洗、煮熟仍无法消除;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不能替代食盐作调味品;过量食用蛋白质、糖类、油脂不利于人体健康。
本题的考点均为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属于容易题。
【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KNO3 B.H2 C.Cl2 D.NaOH [答案] A
[说明]本题以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元素观和质量守恒定律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不会发生变化。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的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元素观的理解,解题时需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例3】下图是化学实验室里的常见装置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