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下载本文

的迁移、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等。

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知识的获得是学习心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于什么是知识、知识的类型、知识的表征、不同类型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及制约学习的条件等都做了具体的阐述。

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技能的形成是学习心理中传统的研究领域。由于技能主要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部分,因此,技能的形成研究包括理解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理论以及这两种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还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品德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该领域的研究包括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品德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关于品德形成的各种理论、品德的发展与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问题解决和创造力亦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之一。该部分内容涉及问题的心理学描述与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概念及创造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等。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中的重要内容。该领域的研究包括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类型、学习迁移的测量、有关学习迁移的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理论、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教学原则等。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是学习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该领域的研究包括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类型、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各种理论、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与具体方法等。

(四)教学心理

教学心理是教育心理学中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该领域的研究围绕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展开,包括教学目标的陈述和设计方法、学习准备及其主要内容、学习的最佳时期、最近发展区与教学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等。

(五)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教师的主要角色、教师威信的概念与作用、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与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等。

(六)学校管理心理

学校管理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该部分内容包括学校管理心理概述、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等。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论述了学习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论述了启发式教学问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述而》)“不积踌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论述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植物灵魂表现在营养繁殖上;动物灵魂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又称意志灵魂;理性灵魂表现在思维和认识上。他又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并与三类灵魂相顺应。体育顺应植物灵魂,发展体质;德育顺应动物灵魂,发展意志;智育顺应理性灵魂,发展智能。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他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他提出了实物教学、渐进、模仿和练习等四个教学法原则。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他倡导将儿童的学习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运用将心理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的方法训练教师等。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介绍新知识;联想是使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是对知识作出概括并得出结论;方法是指(通过练习)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由此发展为后来广为流传的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介绍新知识)、比较(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总结(归纳与系统化)和应用(把新知识应用于实际)。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1.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人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了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他的德国学生莫依曼在1907年著《实验教育学入门》,列出了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七个领域:儿童的身体发展;儿童的各个心理机能的发展;儿童的个性;个别差异;儿童的学校生活;各科的学习;教师的活动、教学、学校制度。其美国学生霍尔于1904年发表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青少年:他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研究的先驱。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他又将此书扩展为三卷,即《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辨,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初创时期(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

19世纪末期,在美国出现了一批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著作。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出版。随后,1887年鲍尔文出版了《心理学初步与教育》;1892年,鲍尔文又出版了《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1897亚当斯出版了《在教育上应用的赫尔巴特的心理学》。1898年赫黎斯出版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1899年,詹姆斯出版了《对教师的讲话》。在日本,1886年,贺长雄的《实用教育心理学》出版;1899年,又出版了汤原九一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在教育心理学的著作纷纷问世的同时,与学习心理有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率先进行了学习和记忆的实验研究,并于1885年出版了《记忆》一书。在美国,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