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现在的蔡邕和当时的汉朝皇帝所处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司马迁也有一个被判死刑,最后自请改刑,最后受到的汉武帝的同意这样的过程。
那么,司马迁的自请改刑,其实在当时已经为很多人所不理解,有人认为,司马迁是贪生怕死,所以说,才遭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的宫刑,但是就不愿意接受死刑。是不是司马迁真的是这样贪生怕死的人?其实,这是和司马迁他个人所拥有的一种非常独特,或者是说在他生死之际他悟到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生死观”是有关的。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但是,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于所趋异也。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有的时候,这个死是重于泰山的,但是,有的时候,它是轻于鸿毛的。只是看你为什么而死,为了什么样的事情,为了什么样的利益,为了什么人而死。那么,这个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被后来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时候所引用,成为了我们现在仍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司马迁所提出的影响深远的“生死观”应该说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司马迁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因为他认为,他如果现在死了,他的死是轻于鸿毛的,为什么他不能死?因为他心心念念的要完全这部史学巨著还没有完成——《史记》。
所以,同样是写给任安的信里面,司马迁就说:如果只要我完成了这部书,那么藏之名山,传之后世,那么我受的这种耻辱,虽然让我常常感到有万箭穿心之痛,但是,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对我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么,司马迁是在这样忍辱负重的情况下,继续地写书。
最终,到了征和二年(公元前的91年),《史记》基本完稿,但是到后来,又有不断地修订。一直到司马迁去世前,他仍然在不停地修订《史记》这本书。可以说,《史记》成了司马迁最后的精神支柱,成为了他人生最后的精神归宿。司马迁在《史记》的这部书里,寄托了他非常多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他也开创出了中国文化许多的传统。这些传统,一直为后世的人所不断地沿用。
二、《史记》的文化史观
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史记》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史观念。《史记》的文化史的观念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把孔子列入了《世家》,这样的一种体例。世家是在《史记》当中,记载这种诸侯王,这种世袭王侯的他们的身家,他们的事例,他们的人生的这样一种传记。但是孔子作为一介布衣,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了《世家》之中,这是有司马迁自己的考虑的。
为什么司马迁要把孔子列入《世家》,他认为,天下的君主和贤人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人在当时的时候确实盛气一时,可是在死了之后,很快就寂寂无闻了。但是孔子作为一介布衣,他的学说传递了十多世,成为学者的宗祖。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没有人不提到孔子,他认为,孔子说是中国文化的“至圣”。因此他认为,孔子即便是作为一个布衣,他也有这种世家这样的荣誉。所以说,他毫不犹豫地《史记》当中写了《孔子世家》来记载孔子的生平。
司马迁把孔子列入了《世家》代表着司马迁对孔子地位的一种肯定。司马迁认为,孔子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举轻若重的意义。他认为,孔子总结了整个三代以来的文化精髓,并且开创了自此以后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所以,他把空子认为是“至圣”。
应该说,司马迁首次阐明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重要的意义。并且,他给孔子所用的“至圣”的称号,也被后来历代所沿用。后来所称孔子种种名号,“至圣先师”,这个“至圣”都是由司马迁而来的。同时,司马迁在对孔子这种文化史上意义的重视,也体现出来司马迁,他是把文化放在政治之上,他认为,文化的意义要高于现实政治。因为现实的政治不断地变动的,许多的王侯将相只不过当时非常地显荣,可是后来,马上就衰落了。只有在文化上,只有在文化上所具有的传承意义,才可以代代地传递下去,永远不朽。
所以,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里说:司马迁把以孔子为中心的文化与现实的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而把文化的意义至于现实政治的上位。他认为这一点是整个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当中表现出来的非常重要的意见。
应该说,《史记》在撰述中,对文化本身作用和地位的凸显,和司马迁所表现出来的要追寻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国古代的发展,和对文化精神的理解,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古人自来都认为,文化的传承要高于王朝的兴替,一直把文化的传承作为世人应该担当的一个重任。这都和司马迁他强调文化的意义,他在整个的《史记》当中,对文化的标榜是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三、《史记》奠定的“叙事”传统
那么,除了司马迁在《史记》当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文化的推崇,实际所开创出来另外一个非常深远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史记》所奠定的这种叙事的传统。叙事可以说是《史记》在写作和编排当中所运用的一个主要的手法。司马迁在整个《史记》写作当中,把他对历史的评价和判断融汇在了叙事之中,在叙事的过程中,把自己对人物对事件的态度表达了出来。所以,我们称之为“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这种叙事手法一直为后来中国的写史的、写文学
作品的历代的人所沿用。而这其中,司马迁对这种叙事传统奠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所以,清代很有名的一个文人,顾炎武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古代的人所写这些史书,只有司马迁,只有太史公能不说出自己的评价,但是他在整个的叙事之中,你就能够看出他的偏向,他的评价。这样一种写作的手法,只有司马迁能够做到炉火纯青,能够做到完美。对于司马迁的这种叙事能力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我们会想,叙事其实是把一件事说出来,把一个人物他的生平说清楚。但是实际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来说,要处理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从古至今,中国留下了无数多丰富的史料,关于一个人、关于一件事的记载,也是有各式各样的。而一个历史人物,他必然有许多值得人肯定的方面,却也不能否定,经常会有很多,也有一些是负面的方面。一个历史学家,如何来处理这些材料,代表着一个历史学家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从司马迁对史料的编排当中,能够非常鲜明地看出,司马迁在对每个人物的主体设计的时候,他是有一个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的。
比如,我们看,司马迁在对汉高祖刘邦的描述当中,他主要是通过《高祖本纪》,来记述汉高祖刘邦从启示反秦,到楚汉相争,到后来登上帝位,这一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司马迁主要表达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刘邦他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是如何能在楚汉相争,如何能在秦末的乱局当中,最后当上了汉王朝的统治者,一统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呢?这是司马迁在整个为刘邦所写的《高祖本纪》中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司马迁所写的《高祖本纪》,他一个最中心的任务是来阐述刘邦是如何当上汉王朝统治者的,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使得他在当时的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能够最终获得帝位。因此在我们看到的整个《高祖本纪》当中,对刘邦的正面的描写和评价就非常多。
比如在写到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最开始率兵进入到当时的关中,秦王朝的首都的时候,《高祖本纪》就非常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刘邦在与各位诸侯进入到关中之后,首先是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并且,他坚持着不杀害秦王子婴,表达出了对前朝宽容态度,赢得了人心。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他在进入关中,驻扎在霸上的时候,当时,他非常想要进入到秦王的宫殿里。因为刘邦是一个很贪财的人,所以他很寄予当时整个秦王宫殿里的珠宝。可是当时,刘邦身边的大将樊哙和张良就以非常明智和理性的态度劝阻了刘邦。刘邦这个时候就以领导者的姿态,克服了自己贪财这样一种个人的欲望。听从了樊哙和张良的建议,于是把秦王朝所有的珠宝和财务都封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动,并且自己仍驻扎在霸上,而没有驻扎在秦王朝的宫殿里。这里,就说明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刘邦他是能够克制住自己的一些个人愿望。那么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一些意见,这恰恰是我们看在整个《高祖本
纪》中刘邦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刘邦在很多时候,在许多重大的决策当中,并不是说,经常是他自己出了最好的主意,而是他常常能够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自己以后发展的这样一种决策,最能够听从别人的建议,这就使得刘邦在整个楚汉相争和一系列的战争当中,往往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这和刘邦善于听从建议是有关的。
那么刘邦在“还军霸上”了之后,就立即召集来了当时秦朝统治的地方,关中的乡亲父老,对这些乡亲父老说:我知道,你们已经为秦王朝的法律所苦很久了,秦王朝的法律,所谓的诽谤者,诽谤皇帝的就要全族的杀灭。那么偶然的一个交谈,即便是你不是说皇帝的,但是很多时候,只是受到了怀疑,有可能就要被砍头。这样严苛的法律,可能大家都会觉得非常地胆战心惊。那么我现在来到这里,我和各位进行约定,我只制三条法律,非常有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所有的秦朝的法律我都一并把它废除。那么你们这些低级的官吏,照常办事,不要因为我们来而有所改变,我们大军进入关中,是为大家出害的,不是来烦扰大家的。这样,一下子就使得刘邦获得了秦朝的乡亲父老的支持。那么这些人就送了很多的粮食、就肉来犒赏三军。刘邦又说:官府里蓄积的粮食已经非常多了,不愿意劳烦各位。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又非常高兴,唯恐刘邦不当这个关中王,不领导他们,不统治他们。由此我们看,这个迅速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军队,来缓和与当地的百姓的关系,也成为了刘邦立足于关中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么,后来项羽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武力,也进入了关中。但是项羽在进入关中之后,烧杀抢掠,使得当地的人们非常不满,这也就使项羽失去了人心。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在取胜的过程中,是非常能够利用制度,利用这种立法措施来收服人心的。这也是刘邦很重要的特点。
刘邦在建立了汉王朝之后,有一次在当时的洛阳宫摆宴席,招待他的群臣,那么刘邦就问了。刘邦说:你们就来说一说,为什么我能得到天下,而项羽就失去了天下呢?当时,大家就众说纷纭,有的说项羽残暴,有的人说项羽穷兵夺武等等。刘邦最后就总结说:你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说: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你们看,是这样的。他说:“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可以说我不如张良(张子方是汉朝非常有名的辅佐刘邦的丞相),那么说到政府、国家抚育百姓,保障后勤、粮食供应,我肯定是不如箫何的。如果说‘战必胜,攻必取’,说到军事打仗,那么我肯定是不如韩信的。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人中的豪杰,但是却能够为我所用,这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而项羽没有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身边也有谋臣,但是,项羽身边范增的话,他一点都听不进去,所以,他才落了一个最后被所擒这样的结局。”可以说刘邦自己对他自己有人这方面的一个总结,应该说,确实是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