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7 下载本文

一级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企业达标标准 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 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 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企业未对生产作业过程及物料、 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或分析和控制无针对性的,每处扣5分。 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不得分。 自评/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20 4 七、作业安全 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4 有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 作现场的,不得分;未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的,不得分;安全路线设置不合理的,每处扣2分。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 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8分。 2 4 4 4 无该制度的,不得分;内容不全 的,每缺一环节,扣1分。

一级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企业达标标准 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 (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能源介质作业; (4)高处作业; (5)大型吊装作业; (6)交叉作业; (7)其他危险作业。 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缺少一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 规定的,扣1分;内容不全或操作性差的,扣1分。 自评/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2 6 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没有实施作业 许可的,每次扣3分;许可手续不完备的,每次扣2分;作业许可没有包含危害因素分析的,每处扣2分;危险性作业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每次扣2分;作业许可证中的危害因素分析不到位或安全措施无针对性的,每处扣2分;未按作业许可证中的要求进行作业的,每次扣除2分;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无专人负责的,每次扣3分;本小项不得分时,追加扣除12分。 每缺一类风险和隐患辨识的,扣 10分;缺少控制措施或针对性不强的,每类扣5分;作业人员不清楚风险及控制措施的,每人次扣5分。 未执行的,不得分;工作票中危 险分析和控制措施不全的,每类扣10分;授权程序不清或签字不全的,扣10分;工作票未有效保存的,扣10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 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7.2 患、采作业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行为取控制措施。 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管理 作票制。 20 20

一级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标准分值 分。 评分方式 自评/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20 未执行的,不得分;未挂操作牌 就作业的,每处扣10分;操作牌污损的,每个扣5分;每少一个操作牌的,扣5分。 无发放标准的,不得分;未及时 发放的,不得分;购买、使用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分;发放标准不符有关规定的,每项扣4分;员工未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每人次扣4分。 在易燃易爆区动火,或设备需要 动火检修时,未移到动火区进行的,不得分;动火作业无监护人或安全措施不全的,每次扣5分。 未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或者 有毒物质的浓度未能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不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监护人少于2人,或者未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或者检修人员不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设备内照明电压大于36V,或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大于12V的,扣1分。 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在易燃易爆区不宜动火,设备需要动火检修时,应尽量移到动火区进行。 8 10 在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检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应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 (2)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应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检修人员应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6

一级要素 二级 要素 基本规范要求 企业达标标准 对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物质的设备动火或进入内部工作时,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工作前半小时,工作中应每两小时重新分析一次,工作中断半小时以上也应重新分析。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拉闸断电,并采取开关箱加锁等措施; (2)验电、放电; (3)各相短路接地; (4)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标准分值 评分方式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 自评/评审 描 述 实际得分 6 有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6 4 无该项制度的,不得分。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设置明显的安全7.3 备设施上,警示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标志 警示,果及应急措施等。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有一处不符合规定的,扣1分。 6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特种设备、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有关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 4 未按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的,每处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