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 下载本文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1.读冰心的散文《荷叶 母亲》,先将它“还原”为一句话或者几句话。

13

2.再读《荷叶 母亲》,体味作者将一句话或者几句话铺展为一篇短文的方法。

同学们思考,讨论,教师与同学们对话。 教学环节二:再读作品,再悟方法

千金一诺 张艳梅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送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

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婚事。 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一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100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宽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色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14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进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最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姐手上,没有说一句话。

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臂,我问:“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姐姐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选自《读者文摘》1994年第7期) 1.读《千金一诺》,先将它“还原”为几句话。

2.再读《千金一诺》,体味作者将一句话或者几句话铺展为一篇短文的方法。

同学们讨论,交流看法。

教学环节三:听老师讲析——将短话写长,将小小的生活细节放大 以《荷叶 母亲》为例子:

这篇课文撰写的,可以用一句话表述——作者在自家院中看到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这是生活中一个非常平静的、没有波澜的细节。很多人甚至不能观察到——它实在是太平淡了。

15

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这样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铺叙为一个故事,并写得如此动人的呢?也就是说,作者是如何将这小小的生活细节进行“放大”的呢?

方法之一:将这个细节构思为一个故事。

文章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红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作者通过联想,把儿女比作莲花,把母亲比作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这是聪明的“放大”。

方法之二:将观察到的细节细细地描述为一个有一定时间感的过程。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作者在这里渲染了“雨势”——繁杂、大、繁密、并不减退——这样的描写扣人心弦,让我们仿如亲见,让我们的情感也随着雨中红莲的命运而波动。 这是清晰的“放大”。

方法之三:用描述的语言写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如下面的内容: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从窗内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