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必考40个题型 下载本文

记住这个口诀后,只需要三步即可解决反对关系的题目,第一步:判断题干所给信息是上反对关系(所有是、所有非)还是下反对关系(有些

是、有些非);第二步:看题干所给信息是“某个是”还是“某个非”;第三步:利用公式将选项与题干比对后得出正确选项。

上面就是推荐的反对关系解题技巧中非常关键的口诀,熟记口诀是秒杀反对关系的题目实操性非常强的方法,需要每一位考生平时利用此

口诀多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面对此类题目游刃有余,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12.逻辑判断:因果论证知识讲解

一、因果关系

如果某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现象发生,这两现象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现象引起的现象,

叫做结果。例如:今年夏天气温很高,所以有些人中暑了。小明学习很用功,所以他考上大学了。

二、因果关系的特性

1、普遍性: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也普遍存在在可能性推理中。可以说可能性推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

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所以当看到一个现象发生,人们就想寻求它产生的原因;当有一个原因发生,人们就想分析它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当看到已经发生的现象,人们就想建立与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例如:天热和中暑、天热和感冒、天热和失眠、失眠和注意力差、气温低和感冒等等。

2、时序性:因果关系总是原因先发生,结果后发生,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但是并不代表先后发生的两件事情就有因果关系。如果只是

根据两现象间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就作出它们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就会犯“以先后为因果”的逻辑错误。

3、确定性:因果联系是确定的。虽然会出现互为因果的情况,在一定的因果链条上,在一定的因果环节上,原因就是原因,不是结果;结

果就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把原因当成结果,把结果当成原因就会犯“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例如:今天天气很冷,所以感冒了。天气冷是原因,感冒是天气冷的结果,不能把原因和结果颠倒。

4、复杂多样性:因果关系很复杂,种类繁多。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果多因。例如:天气热,所以要吃冷饮,晚上失眠了,

第二天精神状态差。因为上课认真听讲,复习很认真,作息良好,所以最后考上了。

正是因为因果关系具有普遍性,所以在可能性推理中很多题干考查到了因果论证,但同时因果关系也具有时序性、确定性、复杂多样性等

特征,尤其是复杂多样性,故对因果论证结构分为三类,这三类因果论证结构的题目在削弱、加强时略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也给考生做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更加能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13.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

21

对于矛盾关系真假话问题的题目,认为首先要明确其性质之一——矛盾必然一真一假,这是解题的关键;其次要通过审题判断题型,判断矛盾关系真假话问题的题型还是比较简单的,若题干中出现了几种情况或者几种说法,且问题中出现以上说法或以上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假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有几个真的/假的,但是出现一个的题目居多,让你判断选项信息的真假,或者直接提问哪句是真是假,这样的题目描述出现,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考命题真假话的题目;再次,我们需要在几个说法、命题中找到矛盾命题,这时候可以判断这道题是考我们矛盾真假话问题的题目了;最后,解这道题的方法是“一找,二绕,三回”,所谓一找,在这里就是找矛盾关系(当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可能也会找反对关系),二绕就是通过矛盾的性质我们可以判断互为矛盾两个命题间存在一真一假,那就可以根据题干的信息得出其他说法、命题的真假,从而得出一些真实

信息;若题目要求找到具体谁真谁假,那么我们还需要三回,就是将已知信息带入矛盾命题中去验证,找出真、假命题。 例题: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 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 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乙和丁 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

解析:首先,通过分析题干我们可以判断出丙和丁的说法是互为矛盾的,且问题中出现了“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让我们判断题干信

息的真假,可以断定这道题考察的是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真假话问题,我们用“一找二绕三回”的方法进行解答,一找:发现丙和丁的说法互为矛盾命题,而“只有一句是谎言”说明这句假话一定在丙和丁之中,因为矛盾必然一真一假。二绕:通过判断假话在丙、丁之中,且只有一句假话,那么推出甲、乙为真话,则可推出两个真实信息,即乙和丁作案,其实这时已经可以勾选C选项了。三回:将得出的真实信息——丁作案,带入到丙、丁的说法中会发现,丙说了真话而丁说了假话。

这类题目在必然性推理中考察的题目中,还是比较重要的,希望大家可以对这类题型及方法“一找二绕三回”可以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14.逻辑判断:数据比例题

22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对可能性推理的考查越来越多,相信大家在应对可能性推理的题目时,会遇到一种出现数字的题目,这种题目我们把它

称作数据比例型题目。好多同学看到这种题目之后就已经被数字带到另外一种领域,从而对这种数字游戏失去信心。今天在这里帮助大家梳理一下这类题目,教大家解题方法。

数据比例,顾名思义,就是题干中出现数据或比例,并且是根据数据或者比例得出一个结论。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米一天吃8碗饭,

所以小米吃的多。我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就是通过“8”这个数字比较大,所以我们说小米吃的多,这样通过数据或比例得出结论的推理就是数据比例。从题型上来看,主要考查两大类,一类就是“用量说明问题”,一类就是“用率说明问题”。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用量说明问题”。

在去年的滑雪季节,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被汽车撞伤的人数是在滑雪场滑雪时受伤者的两倍。因此,在去年的滑雪季节,在滑雪场滑雪比在

人行道上行走更安全。

在评价上述论证时,下面哪一项是最有必要加以考虑的?

A.在今年的滑雪季节,在滑雪场滑雪而受伤的人比去年的滑雪季节受伤的人少的可能性。 B.在去年的滑雪季节中,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数与在滑雪场滑雪的人数之比。 C.在去年的滑雪季节中,有多少在滑雪场滑雪受伤者过去在相似的事故中受过伤。 D.假如汽车驾驶员或滑雪者更小心的话,有多少事故可能被避免。

解析:先来分析一下题干,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被汽车撞伤的人数是在滑雪场滑雪时受伤者的两倍。意思就是人行道上行走时受伤的人数比

在滑雪场滑雪时受伤的人数多(量),得出在滑雪场滑雪比在人行道上行走更安全;这就是“用量说明问题”。我们会想,要想比较谁比谁更安全应该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如果谁受伤的概率更小,谁才更安全;而要知道概率,必须得要知道在人行道上行走的总人数与在滑雪场滑雪的总人数,但是题干仅仅给出了在人行道上行走时受伤的人数和在滑雪场滑雪时受伤的人数,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是B选项。“用量说明问题”的题型中除了这一种题型外还有一种题型。比如我们开始举的那个例子,小米一天吃8碗饭,就得出小米吃的多,这显然也是有问题的,因为缺少比较和参考,如果除小米之外的人一天吃10碗饭,就不能说明小米吃的多了。

总结一下,大家在应对数据比例的题目的时候,当遇到一个数据的时候,不能随意下结论,即“只有量不能说明问题”,因为缺少比较,

或者因为计算公式不完整;所以要选出正确答案,只需带上装备:只需找参考或比较,只需将公式补充完整。

15.逻辑判断:假言矛盾题讲解

23

假言是先假设一个条件发生,看会产生什么结果。比如“张三说:如果明天天气好,咱们就去爬山。”这句话并不预示着明天一定天气好,而是在真的天气很好的情况下,咱们约定一起去爬山。那么,什么情况下,能说张三食言了呢?相信大家也都能答出来:就是明天天气好,但是张三没去爬山。这个例子比较好懂,但也可能有同学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下面来看下两种情况,大家也思考下,这些说法是不是原话的矛盾。

情况一:明天天气不好,张三没去爬山。这算不算违背诺言呢?其实不算的,这里大家要理解什么是假言,假言命题是预先设定一个条件发

生。换句话说,我们只考虑明天天气好的情况。那万一天气不好呢?这种情况下,这个承诺的前提都没有,也就自动失效了。再举个例子:如果明天发工资,晚上就出去大吃一顿。那如果没法工资也去吃大餐了,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因为我压根就没说没发工资的情况。总结一下:假言的矛盾,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实际发生的。

情况二:前边例子的矛盾能不能是“如果明天天气很好,我也没有去爬山”?这也是不行的,因为这还是一个假设。大家记住一句话:必须

用事实才能反驳假设。也就是说,假言的矛盾一定不能再是假言,只能是既成事实。

好的,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明天天气好,那么我们就去爬山。它的矛盾应该是:明天确实天气很好,但是没去爬山。也就是说:“如果A,

那么B”的矛盾应该是“A且非B”,前提发生但是结果没有发生。

例1、张明说:如果选李明当教练,那么王芳就要当领队。 李红说: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符合李红的意思?

A.选李明当教练,但不能让王芳当领队 B.如果选李明当教练,就不能让王芳当领队 C.不选李明当教练,但要让王芳当领队 D.如果不选李明当教练,就要让王芳当领队

理解了上边的知识,这道题就比较好选了。前提是,李明是教练,结论是王芳是领队。它的矛盾就是:李明是教练但是王芳不是。C项,

李明不是教练,不符合“假言的前提必须要发生”这个要求;BD还是假设,不符合“用事实否定假设”这个要求。

16.逻辑判断:数据比例问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