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整理外国教育史1-11 下载本文

第一编 古代教育史

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答:(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

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①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②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③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④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区别何在? 答:(1)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

③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2)原始社会教育与奴隶社会教育的区别

①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在专门的场所进行,学习间接经验,与生活、生产活动相脱离。

③原始社会教育无组织、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奴隶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有专职的教师,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④原始社会教育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而奴隶社会教育则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⑤原始社会教育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括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而奴隶社会教育学习的内容脱离生产、生活经验,学习遗留下来的间接经验,以“六艺”为主。

3.试析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理解“光明来自东方”这一论断? 答:(1)亚非文明古国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亚非文明古国是指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及学校的萌芽。

①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学校的产生无疑是一种进步现象,它对于传播科学文化、发展社会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保存日益增多的知识,单靠口耳相传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便创造了文字,出现了教学的场所和专门的人来进行教学工作,学校教育由此产生了。

②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对其他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亚非文明古国,而且其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后来各国纷纷前来学习,从而对其他各国甚至是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可以说,亚非文明古国的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端,并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2)对“光明来自东方”的理解

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始自东方,正如一些不怀偏见的西方学者所肯定的:“光明来自东方”、“历史从东方开始”。尤其是象征人类走向文明的教育的发达亦以东方为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②各国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适应。 ③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④与教育内容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具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适应力。

⑤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 ⑥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单从教育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光明来自东方”,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4.人类文明(包括文化教育)的发展是否存在多中心的发展?如何看待 “西方中心论”? (1)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存在多中心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发展是以亚非国家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为起源的,东方文明是最初的中心,并由此而传向世界各地。人类文明既兴起于东方,又在东方得到充分的发展,继之通过各种媒介向西方和全世界各地散播,而其他地方的文明发展或多或少都带有东方文明的气质和特点。 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并由此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学校教育进一步发扬广大,丰富完善,对其他的地方产生影响和作用。在此条件之下,其他文明则处于模仿或者崇拜之心理,将东方文明保存、继承以及发挥,并对其进行一些改造,形成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套自身的体系。但是,这种文明的起源或者积淀仍然是以东方文明为基石的,仍然崇拜东方文明为中心。 (2)对“西方中心论”的看法

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主要是西方学者以文明起源者的角色来推崇的西方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在其后的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开创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后,西方文明呈现出鼎盛时期,成为全世界各国膜拜和学习的对象。 相反,再观东方文明时,已呈现衰败的景象,昔日的胜景已经不在,反而在向西方学习,这使得一些学者蠢蠢欲动,急欲提出西方中心论来强调西方文明的重要性的发源性。知识他们没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文明问题,殊不知东方文明开启了整个时代,没有东方文明的起源和传播,就没有整个世界的繁华,所以“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是片面的。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1.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两种教育,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表现如下:

(1) 雅典教育通过教育要求学生在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斯巴达的教育中是找不到的。

(2)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身强体壮的军

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商人,而不是斯巴达单纯的军事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为只会打仗的士兵。

(3) 雅典把知识教育作为培养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活动家和官吏的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可

以让他们学到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这是斯巴达教育望尘莫及的。

(4) 雅典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比斯巴达要高得多,斯巴达设置音乐歌唱仅仅为了在战场上

鼓舞士气,而雅典的音乐是其和谐教育和文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与斯巴达实用性的国家导向教育相比,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

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

2. 试分析雅典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

(1) 经济上,雅典奴隶制经济比较发达,工商业经济繁荣。雅典是中希腊南部亚狄加的

首府,沿袭为国名。境内多山,不适宜农业,只能种植橄榄、葡萄,但矿场丰富,手工业发达。雅典濒临海岸,多良港,交通方便,不仅与境内各国贸易频繁,而且

与北非、西亚也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是中希腊各城邦与东方联系的前缘地带,至公元前5世纪初成为全希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

(2) 政治上看,雅典长期实行奴隶主的民主体制,具有浓厚的民主气息。雅典的阶级关

系比斯巴达复杂,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长期殊死搏斗外,以手工业者和农民为主题的下层自由民与贵族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极为尖锐。自公元前6世纪初,首席执政官梭伦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自由民的政治经济改革后,经过庇西特拉图的僭主统治,特别是克里斯提尼的改革,至公元前6世纪末,胜利地结束了平民反抗的斗争,雅典的奴隶主民主统治终于在战胜氏族贵族专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3) 文化上,繁荣的工商业经济,民主的奴隶主政治,促进了雅典文化科学的发展。公

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雅典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艺术水平很高的雕刻和美术作品,文学、史学也很发达,科学,如天文、算术、几何都得到较高的发展。

3、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是什么?

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以钱财不以门第作为教学的惟一条件,这不仅推动了文

化的传播,而且,由于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 智者适应了时代对辩论、演讲的广泛需要,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与辩论、演讲直接

相关的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人,因而,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正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3) 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

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4) 智者的出现表明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提高教育工作

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5) 正式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才真正成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

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 评苏格拉底问答法 (1)定义

苏格拉底方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食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观念。 (2)优点和局限

优点: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