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 生 互 动 3、 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4、 还缺少什么? 5、 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效果简析 二、认识肌肉功能 16、 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 少? 17、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18、 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19、 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0、 学生汇报。 21、 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可结合录像) 22、 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23、 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1、 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2、 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3、 学生制作。 4、 学生展示,评价。 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课 题 4、骨骼、肌肉的保健 5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针对运动方式说出他们对身体的好处; ·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与作用; ·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科学知识: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知道不同动作锻炼不同的肌肉和关节; ·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懂得如何做到安全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对骨骼肌肉的重要意义; ·珍爱身体、热爱运动,加强锻炼; ·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师 生 互 动 6、 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 1、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7、 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8、 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 9、 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 10、 学生讨论,说明 11、 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 12、 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 13、 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效果简析
6
第二单元 养蚕 课 题 1、我们来养蚕 探究过程和方法: ·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 观察蚕卵和蚁蚕; ·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 生 互 动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效果简析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1)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2)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7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拓展 课 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过程和方法: ●学会养蚕;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1课时 课时安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