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最新版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 下载本文

板 书 设 计 课外活动 生成预见 课堂 大树 和 小草 粗、硬、高大 茎 细、软、矮小 大、少 果实 小、多 木本植物 叶、种子、 草本植物 都需要土壤阳光 水、有生命 研究1-2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学生可能在观察活动和记录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教师要加强巡视并作必要指导。 1、 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描述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 评估 2、 学生能否认识到大树和小草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⒋观察水生植物

一、教材简析:

本课安排的水生植物与前面所学的陆生植物相对应,从植物生存的不同环境展示不同的植物个体,体现植物的多样性。现存的各种水生显花植物,是由陆生植物再度退回水域的次生现象。水生植物分成三个类型,如金鱼藻全株沉没于水中,叫做沉水植物;水葫芦、浮萍的植株的叶片漂浮于水面,叫浮水植物;水花生植株的一部分挺出水面,称之为挺水植物。水花生还可以在陆地上生长。

教科书第10页安排了四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每一种水生植物由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特写组成。其中水葫芦、水花生和浮萍采用的是自然环境的照片,金鱼藻采用的是水族箱的环境,右上圆圈里两株水生植物中,左边一株就是金鱼藻。 本课主要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因此教科书中用“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来表述,而画面中间有一句话“我还认识水花生、浮萍”,意思是学生仅仅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不够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认识更多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认识这些水生植物,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的,并不是在课堂上一次完成,应该在课外请父母帮助继续认识水生植物。

教科书第11页的上半部分是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形态;二是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形态结构,仍然采用画简图的方式进行描述,

9

这是一项观察描述的要求,贯穿在本单元之中。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是在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实际上这两个活动是连在一起的,当学生把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形态时,会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秘密在哪里?教科书提供了剖开叶柄的水葫芦的照片,叶柄中部有膨大如葫芦状的海绵体气囊,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探究这个问题。

教科书第11页下半部分是总结本课的观察研究结果。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指向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和生长需要,也是生命体特征的总结;水葫芦和狗尾草的比较,代表了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总结出的结论,为建立植物的共同特点打下基础,实际上也指向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形态是不同的,植物都会适应生存的环境。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种非常典型的生存环境。对植物来说,水生环境下的生存需要有相应的形态结构,这也就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植物的个体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仍然蕴涵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本课的设计仍然围绕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展开。

相比较陆生植物而言,学生对水生植物的认识更少,因此需要认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然后对其中的一两种水生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探索水生植物能够浮在水面的秘密,这对学生认识水生植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

教科书设计了四个活动,一是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二是观察两种水生植物并用简图画下来;三是探究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最后是总结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这些总结的共同特点都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生命体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教 学 目 标 科学词汇:水生 陆生 (二)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科学方法:观察 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10

点 教具 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学具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 学 流 程 认识常见水生植物→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你课外调查到我们周围有哪些水生植物?你能介绍一下吗?(学生出示自己采集到的水生植物,边指边介绍。) 2. 老师也带了几种水生植物,你们认识它们吗?(师逐一出示学生未采集到的水生植物。)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交流:说说水葫芦和金鱼藻各有什么形态特征?你最关注的是它什么特征? 3.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水葫芦和金鱼藻会怎样呢?(浮起来了)那为什么会浮起来,有什么秘密吗? (学生猜测)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海绵状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浮在水面上有什么关联?金鱼藻有这样的结构吗?其它水生植物呢?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个性设计 说明与提醒 1、 观察时要仔细。 2、 记录时要认真。 11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板 书 设 计 观察水生植物 课外活动 生成预见 对于水生植物为什么能适应水中环境,学生之前可能无法理解。教师要在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之处,再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让学生互相通过探究找到原因。 1、 在观察后能否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水葫芦和金鱼藻的联系及水葫芦和狗尾草的联系。 2、 课后小结时,能否对水生植物适合水里生长的原因进行总结。 收集其它水生植物来进行观察、研究。 水葫芦 金鱼藻 课堂评估

⒌植物的叶

一、教材简析:

学生对叶子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对叶的结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叶的生命过程认识不够。研究叶子是从是不是同一种叶开始,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轨迹。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到,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个体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一)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