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下载本文

2018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峰湖(簇拥/倒映)着广袤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山,像一位和蔼的母亲,把 ① 揽入自己温暖的怀抱。清风吹拂过来,轻轻揉皱湖水。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亲吻着岸边的岩石。清澈透明的湖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草株上。湖中的芦苇,悠闲地弯成几条长长的曲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倒影。偶有鱼儿慢不经心地游过, ② ,闪烁起无数(耀眼/炫耀)的光斑,似 有数不清的金鱼银鱼在欢腾蹦跃。而大多数时候,湖面是幽静的,好像智者的黑眸,(深邃/深刻)而悠远;③ 。无疑,青峰湖是美的,不矫不饰,不矜不伐;美得真实,美得动人。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漪(yī) 广袤 慈详和蔼 B. 折(shé) 吹拂 清澈透明 C. 烁(shuò) 悠闲 慢不经心 D. 眸(móu) 幽静 不矫不饰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簇拥 炫耀 深邃 B. 倒映 耀眼 深邃 C. 倒映 炫耀 深刻 D. 簇拥 耀眼 深刻

3.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 ②便打碎了明镜一般的湖面 ③仿佛一首含蓄而内敛的朦胧诗

B. ①青山放飞的小鸟和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②便打碎了明镜一般的湖面 ③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C. ①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青山放飞的小鸟 ②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 ③仿佛一首朦胧诗,含蓄而内敛

D. ①青山放飞的小鸟和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②湖面便如同被打碎的明镜 ③仿佛一首含蓄而内敛的朦胧诗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D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A项:慈祥和蔼。B项:折。C项:漫不经心。 2. 试题分析:B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簇拥:紧紧围着。“青峰湖”中的“广袤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山”,自然用的“倒映”。耀眼:光线强烈,使人眼花。炫耀:照耀,夸耀。形容“光斑”明亮自然用“耀眼”。深邃:深奥。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的;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形容“智者的黑眸”自然用“深邃”。

3. 试题分析:C衔接最恰当。①的语序与上文的“蓝天”“青山”相对应。②的“湖面”作后面分句的主语,与下句话题统一。③的结构与上文一致。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B. 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C.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 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加点成语使用恰当。B项: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大。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项:不厌其烦,不嫌烦琐。指很有耐心。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指做得妥当。与语境矛盾。 5. 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 这所学校校舍漂亮,树木繁茂,一定是一所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好学校。

B.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C. 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环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D. 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表达准确、逻辑严密。A项:因果关系的原因与结果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C项:假D项:设关系的条件与结果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条件关系的条件不充分。说法绝对。应改为“只有……才……”。 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 《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 《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应把“道家”改为“墨家”。 7. 名篇名句填空。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答案】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 国破山河在 (3).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 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3)不求闻达于诸侯 (6). 千呼万唤始出来 (7). (4)长风破浪会有时 (8). 直挂云帆济沧海 (9). (5)但愿人长久 (10). 千里共婵娟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侯”“沧”“婵”等字词的书写。

8. 阅读名着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身边的人都听见了远处的笛声,听到了牧童的歌唱,而我什么也听不见,这对我是何等的羞辱啊!为此,我痛苦不堪,陷入了绝望之中,甚至想到了自杀。可是,我没有去死,是艺术最终留住了我的生命。我想在还没有把艺术使命完成之前,我还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我就开始忍耐这种悲惨的生活。尽管,身体的一点变化都有可能损坏我的健康,我还是要坚持下去,直到死神最终割断我的生命线为止。 ②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片段①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片段②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 (2)阅读以上材料后,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 (1). (1)贝多芬 (2). 傅雷

(2)①要勇敢面对命运的挑战;②要坚持对梦想的追求;③要抵制物质的诱惑。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