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正面投掷沙包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2、在讲解轻物投掷时,我一味的强调手上动作,却忽略了下肢的动作。此时解决的方法应该是,教师在强调上肢动作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下肢动作的重要性。

修改:

1、讲解时重点突出,通俗易懂,面带微笑,增加肢体语言,示范时,动作优美到位,生动活泼,从规范走向高效。

2、动作讲解要全面,不能因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忽略整个动作技术。 3、教学方法多样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效的引导学生,尊重学生。

水平一二年级“掷远”教学设计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小学部) 王冠英

一、指导思想

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目标只是方向,达成目标的内容是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又是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核心。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让我们的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百花齐放。新课标提出“在投掷游戏中掌握挥动、投掷的练习方法…”,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本课选择了“持不同形状的物体掷远”做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乐于尝试和体会各种掷远的方法,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在自学自悟中找到不同形状物体的掷远方法。通过练习初步了解投掷的要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投掷运动的兴趣,掌握发展上至力量的方法,感受到健康运动、快乐学习、享受成功。

二、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于《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一(二年级)投掷单元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方法

1、教法:教师采用情境导入、讲解示范、启发引导、激励评价等方法使学生完成学练。

2、学法:学生通过模仿、体验、自学、自练、互相观察等学习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

四、学练目标

⑴根据不同形状的轻物,学生乐于尝试和体会各种掷远的方法; ⑵知道投掷轻物合适的出手角度,学会协调用力,快速挥臂,使上肢肌肉得到锻炼,逐步提高投掷能力;

⑶在各种投掷练习和活动中,享受与同伴一起运动带来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快速挥臂,合适的出手角度 六、设计思路 1.激发兴趣

课的开始,随着老师的语言导入,学生听着音乐进入“种太阳”的角色,体验模仿动作、舒展身体的乐趣。紧接着学生随着老师的提示,做一个提高反应和灵敏的小游戏“快乐星球”。这个小游戏不仅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此环节,教师根据水平一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乐于模仿,喜欢科幻色彩,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自主学练

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点拨和引导学生帮助“小太阳”飞上天,如:“同学们开动脑筋看看谁能让小太阳飞的更高更远,比一比谁找到的方法更多”,学生积极创想、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器材变形出的物体最基本的三种形状:平面、柱体、球形,让学生去尝试不同形状物体的投掷动作,去体会不同形状物体的掷远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激发运动兴趣。练习的同时,教师不断通过语言提示,让学生左右手轮换练习,使学生上肢力量得到均衡发展。

3.展示自我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对各种形状物体的投掷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分小组比赛已经成为孩子们最渴求的事情。在这里我设计了到各自的星球上“种太阳”的游戏。每个学生依据“快乐星球”游戏找到

自己的星球,把自己的“小太阳”种到“大太阳”中,然后由各组选个代表清点掷到“大太阳”里的“小太阳”有多少。游戏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并让学生再次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愉悦放松

利用游戏“大太阳和小太阳”进行放松,调整呼吸、舒缓情绪。学生围坐在老师的周围,交流情感共享本课的收获。

七、课的特色

1、情境式教学贯穿全课,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做到 层层递进、承上启下。

2、自制器材的重量:约300克,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年级学生投掷器材不低于250克的要求,并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编多种玩法,达到一物多用。

3、通过器材变形出的物体最基本的三种形状:平面、柱体、球形,让学生去尝试不同形状物体的投掷动作;然后去体会不同形状物体的掷远方法;

水平一(二年级)“掷远”体育实践课教案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王冠英 二年级 人数:42人 第2课时 课 题 学习内容 掷远 持不同形状的轻物掷远 ⑴根据不同形状的轻物,学生乐于尝试和体会各种掷远学习 目标 的方法; ⑵知道投掷轻物合适的出手角度,学会协调用力,快速挥臂,使上肢肌肉得到锻炼,逐步提高投掷能力; ⑶在各种投掷练习和活动中,享受与同伴一起运动带来的乐趣。 重重点:持不同形状物体的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