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查与分析试题集 下载本文

院重点课程项目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

(交通工程专业适用)

交通工程教研室

卢兰萍编写 2004年2月

第一章 绪 论

1.交通调查的含义、研究对象各是什么? 2.交通调查的目的、内容各是什么?

3.交通调查分哪些种类?各自的调查内容是什么? 4.简述交通调查与其它各学科的关系。 5.简述交通调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1.交通量的定义和分类。

交通量调查

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3.交通量调查的种类和各类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4.解释以下概念:①年平均日交通量、②高峰小时系数、③高峰小时流量比、④第30位交通量系数、⑤方向分布系数。

5.交通量调查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6.交通量调查时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情况? 7.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画图表示。 8.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9.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意义及如何选取? 10.简述交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11.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建设。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

2

12.测试车在一条东西长2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得出平均数据如表2-1,试分别计算向东行和向西行驶的交通量、行程时间和车速。

表2-1 试验车测试数据

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行驶时间t(min) 来车数x(辆) 测试车超越车辆数y(辆) 测试车被超越车辆数减去东行6次,2.00 西行6次,2.00 29.0 28.6 1.5 1.0 13.表2-2为某观测站交通量调查结果,已知高峰小时在8:30~9:30,填写完表格并分别求出高峰小时交通量、5min及15min的PHF(5) 和PHF(15) 的数值。

表2-2 分时段高峰小时交通量数值表

时 间 向东车辆数(辆) 向西车辆数(辆) 双向合计(辆) 8:30~8:35 8:35~8:40 8:40~8:45 8:45~8:50 8:50~8:55 8:55~9:00 9:00~9:05 9:05~9:10 9:10~9:15 9:15~9:20 9:20~9:25 9:25~9:30 合 计 80 80 60 80 90 85 85 90 75 85 80 75 65 65 70 70 70 70 75 75 80 70 60 60 14.请分析比较城市中心道路和城郊道路的高峰小时系数的大小?

3

第三章 车速调查

1. 地点车速调查时,作为代表性的样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2. 调查时产生的误差按成因分为哪几类?如何提高精度减少误 差?

3. 如何确定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的最小样本容量?

4. 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调查的方法各有哪些?分别介绍其优、缺 点及适用场合。

5. 表明地点车速频率分布的特征值有哪些?简述其作用。 6. 如何区分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 7. 车速调查时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情况? 8. 简述地点车速、区间车速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

9. 对区间车速数据整理采用“前后”对比分析法时,试分别介绍 其各自的适用条件。

10. 用速差比和行程车速的标准离差分析全天车速变动的波动程度(即行程车速的时间分布特征)。

11.根据图3-1等时线图,分析该地区的交通拥挤程度和拥挤路 线。

图3-1 某地区等时线图

南 西

东 北 4

12. 乘坐某路公共汽车从B出发到E,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I1、I2)和三个停靠站(S1、S2、S3),单方向行驶5次,用秒表计时,观测结果如表3-1所示。试计算平均行驶车速和平均区间车速。

表3-1 跟车调查结果

地点 B 停车时间t1i(min) 1.03 0.95 1.10 1.17 0.86 行驶时间t2i(min) 距离(m) 100 I1 S1 I2 S2 S3 E 0.51 0.87 0.00 1.01 0.77 0.20 0.27 0.18 0.22 0.21 0.47 0.63 0.52 0.78 0.84 2.93 3.15 2.76 2.88 3.21 1650 3.21 4.37 1.55 2.73 2.87 0.27 0.38 0.41 0.23 0.29 0.66 0.54 0.72 0.69 0.79 0.65 0.72 0.51 0.63 0.55 0.41 0.37 0.34 0.45 0.57 1.00 0.97 1.21 1.37 0.85 0 0 0 0 0 0.91 0.86 1.17 1.06 1.35 150 400 600 500 合计 5.26 6.78 3.13 5.66 5.84 5.96 6.35 6.24 6.39 6.46 3400 13. 在某条道路上进行地点车速的调查,所获数据列于表3-2,试对这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即①将车速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组;②确

1定组界及编制频率分布表;③计算平均时间车速vt?N?fvi?1kii;④绘

制速度频率分布曲线;⑤绘制速度累计频率分布曲线;⑥车速总体平均值区间估计。

表3-2 地点车速观测原始数据表 (单位:km/h)

36 49 43 41 37 40 32 47 39 41 36 40 34 43 42 45 35 42 42 39 44 42 39 43 42 40 34 37 36 37 34 37 37 44 45 32 48 40 42 45 39 46 39 53 36 48 40 38 40 36 45 50 43 38 43 41 48 39 39 45 37 37 39 45 31 41 44 42 47 35 36 39 40 38 35 38 43 42 44 43 42 40 41 37 46 36 47 37 38 42 34 43 42 41 41 44 48 55 27 39

5

14.在某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 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 Km/h的速度行驶, 其余40%则以100 Km/h的速度行驶,一观测车以70 Km/h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km,其中超越观测车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有17辆,在观测车以同样的车速逆车流行驶5km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1)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

(2)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试求有多少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

第四章 密度调查

1.车流密度的概念和常用的表示方法。 2.车流密度调查的目的、意义。

3.车流密度与交通量、车速之间的关系如何?

4.简述空间占用率、时间占用率与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5.简述出入流量法调查密度的适用范围及原因。

6.交通流密度调查中出入流量调查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并画图表示。

7.车流密度调查所需的时间和区间长度的最佳范围是多少?如何确定?

8.如何利用车流密度资料确定道路的服务水平?

9.简述试验车法、车辆牌照法调查车流密度的优缺点及提高精度的方法。

10. 用出入量法调查密度时,如何测定初始密度值?

11.用出入量法调查密度得到的数据汇总表如表4-1,已知测试区

6

间长800米,试分别求出14h06/50//、14h07/、、14h08/、14h08/20//、14h09/、的密度值。

表4-1 试验车测定密度汇总表

原始A交 时间 通量 通量 数 数 48/7 58 21/26 ///现有瞬时平均车辆密度 密度 B交 变化量 车辆14h06/~07/ 14h07/~08/ 14h08/~09/ 52/9 67 19/24 4/2 9 -2/-2 / 试验车:驶入14h0650,驶出14h0820,a=10,b=2。 //

第五章 通行能力调查

1.名词解释:

①饱和流量;②基本通行能力;③可能通行能力;④设计通行能力;

2.简述通行能力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联系是什么?

4.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5.简述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6.简述停车线法调查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基本原理及观测地点的选择原则。

7.简述定周期饱和流量的测定方法。 8.简述非定周期饱和流量的测定方法。 9.如何用测量车头时距的方法计算饱和流量。

7

10.资料整理时,为什么要进行车辆换算,车辆换算的系数如何确 定?

11.在某信号控制交叉口上,对混合直行车辆进行定周期饱和流量 观测。共统计了32个饱和周期,其中最后饱和间隔24个,平均间隔持续时间为5.9s,将观测数据整理成表5-1,求该交叉口混合直行车的饱和流量。

表5-1 饱和流量观测汇总表

时间(min) 通过停车线车辆总数(辆) 观测饱和间隔数 每0.1min的平均通过车辆数 0 0.1 0.2 0.3 0.4 0.5 60 76 71 78 79 32 32 32 32 32 2.38 2.22 2.44 2.47 12.对某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非定周期饱和流量观测,其结果如表5-2(下页)所示,试求饱和流量。

13.在某交叉口进口道测得停车线处饱和车流的车辆组成及车头时距如表5-3所示,计算饱和流量。

14.用测量车头时距的方法计算饱和流量时,为什么以每周期第四辆车以后的数据开始计算?

15.简述“冲突点法”调查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表5-3 某交叉口进口道饱和车流组成及车头时距

车辆类型 平均车头时距(s) 饱和车流中的车辆比例(%) 大 5.5 20 中 3.6 23 小 2.7 57

8

表5-2 饱和流量观测整理表

周期饱和车流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辆) 饱和时间绿灯时间(1) 第一间隔(2)(5) (s)(6) 第二间隔(3) 最后间隔(4) (s)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总计 样本数 3 4 3 3 1 4 3 3 3 2 2 3 4 3 3 2 3 3 4 3 4 2 3 3 3 2 4 4 2 3 X1=89 n1=30 12 3 6 - - 10 23 14 10 8 4 8 6 4 15 17 18 10 12 9 6 - 9 18 19 10 - 7 15 17 X2=290 n2=26 1 0 - - - - 1 - 2 1 - - - - 0 3 1 - 2 1 - - 1 0 - 1 - - 1 1 X3=16 n3=15 35 20 14 10 - 34 52 44 34 27 18 25 22 21 45 52 52 25 33 37 23 - 20 46 45 32 10 24 50 52 X4=902 n4=28 35 20 29 14 12 46 52 53 34 27 33 30 27 34 45 52 52 26 38 37 28 10 20 46 48 32 13 29 50 52 X5=1024 n5=30

9

第六章 行车延误调查

1.名词解释:

①延误;②固定延误;③停车延误;④行驶延误;⑤排队延误;⑥引道延误。

2.行车延误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3.请分析引起交通延误的各种因素。

4.在图6-1中找出引道延误、排队延误和停车延误,并说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停车线 时间(s) EDCEED CBB引道延误段 F在交叉口引道上的距离(m) 图6-1交叉口入口引道上受延误车辆的时间—空间关系图。

10

5.分别介绍路段延误调查跟车法和驶入驶出法的调查方法、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6.表6-1为某公路上一瓶颈路段发生阻塞时的调查结果。已知该路段通行能力为360辆/h,请分析该瓶颈路段的阻塞情况并求出第390辆车的延误时间。

表6-1 瓶颈路段阻塞调查结果

到达车辆数(辆) 时 间 到达 9:00~9:15 9:15~9:30 9:30~9:45 9:45~10:00 10:00~10:15 10:15~10:30 80 100 120 90 70 70 累计 80 180 300 390 460 530 离去 80 90 90 90 90 90 累计 80 170 260 350 440 530 离去车辆数(辆)

7.请分析引起交叉口延误的原因。

8.交叉口延误调查时间和地点的选取应考虑哪些情况? 9.交叉口延误停车时间法和行程时间法有什么区别? 10.简述点样本法调查延误的方法及优缺点?

11.在点样本法调查延误中,请分析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在1min内,入口车辆的停驶数大于等于该分钟内停在入口的车辆数。

12.简述用牌照法调查延误的方法和优缺点。

13.用点样本法和牌照法调查延误时,样本容量如何选取?如果计算结果小于50辆车,该数据能否适用。

14.某交叉口采用点样本法调查延误,15min观测(间隔为15s)

11

所得资料列于表6-2,试对交叉口延误进行分析。即求出: ①该交叉口的总延误;②该交叉口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③该交叉口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④停驶车辆百分比;⑤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表6-2 交叉口延误时间抽样过程

开始时间 9:30 9:31 9:32 9:33 9:34 9:35 9:36 9:37 9:38 9:39 9:40 9:41 9:42 9:43 9:44 小计 合计

15.表6-3给出了某交叉口引道时间调查数据的整理结果。已知引道段长度为265m,引道自由行驶车速为27.5?2.0km/h。试计算置信度为95%时的平均每辆车引道延误及其区间估计。

12

在下列时间停在入口的车辆数(辆) 0s 0 2 3 1 0 8 7 3 2 4 3 0 4 0 0 37 15s 0 0 4 0 3 2 1 4 6 1 0 3 2 2 5 33 168 30s 3 3 5 7 2 3 6 0 3 5 7 4 1 0 1 50 45s 5 4 1 2 5 6 0 7 5 2 1 2 3 4 1 48 入口交通量 停驶数 8 8 10 9 7 16 14 12 15 12 10 9 9 6 7 152 297 不停驶数 11 9 12 8 11 10 7 11 12 13 15 11 7 5 3 145 表6-3 某交叉口引道实际耗时调查结果整理分析表

组中值ti组别 组区间(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60 合 计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05 115 125 135 145 155 观测数*fi(辆) 8 7 7 4 11 15 22 10 3 3 3 7 1 3 104 频率fi(%) 7.69 6.73 6.73 3.85 10.58 14.42 21.15 9.62 2.89 2.89 2.88 6.73 0.96 2.88 100 fiti fiti2(辆s) (辆s) 200 245 315 220 715 1125 1870 950 315 345 375 945 145 465 8230 5000 8575 14175 12100 46475 84375 158950 90250 33075 39675 46875 127575 21025 72075 760200 **2

第七章 起迄点调查

1.名词解释:

①起迄点;②期望线;③OD表;④小区形心;⑤出行产生;⑥出行吸引;⑦出行;⑧分隔查核线。

2.一次交通出行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3.简述OD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4.交通OD调查时区域境界线划定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5.交通小区划分的依据有哪几条? 6.简述OD调查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 7.三角形OD表和矩形OD表的区别是什么?

8.按出行端点位于调查区内外的位置,可将出行划分为哪四类?

13

9.简述汽车出行OD调查的内容。 10.简述居民出行OD调查的内容。 11.简述货流OD调查的内容。 12.简述OD调查的步骤。

13.OD调查时,当调查范围和工作量较大时,样本如何确定? 14.OD调查的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叙述。

15.OD调查数据误差检验的方法有哪几种?分别叙述。 16.何谓期望线图、等值线图,其作用是什么? 17.简述自行车OD调查的方法和内容。

18.请你分析居民出行OD调查时的居民出行的特征各有哪些?

第八章 车辆停放调查

1.名词解释:

①停车供应;②停放吸引量;③停放车指数;④停放周转率;⑤高峰停放比率;⑥累积停车数和延停车数。

2.简述车辆停放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3.简述车辆停放调查的方法、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停车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5.停车调查范围如何确定?

6.某城市开展停车调查,统计结果如表8-1,请计算:①总延停车辆数;②总延停放车时间;③实际停放车数;④平均停放车辆数;⑤可能停放车数;⑥高峰停放车指数;⑦平均停放车指数;⑧平均周转率;⑨平均延停时间。

14

表8-1 停放车调查的统计及分析表

编号 停放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210 225 240 0 1 8:00 1 1 2 1 3 1 1 0 1 1 1 1 9:00 1 3 1 1 1 1 2 1 2 1 1 1 1 3 2 2 1 1 1 1 0 1 1 1 1 1 10:00 1 3 1 1 1 1 1 2 2 2 1 1 1 1 1 3 4 1 1 1 0 1 2 1 1 1 1 1 11:00 1 2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3 2 2 1 1 1 1 0 1 3 2 1 1 1 12:00 1 1 1 1 1 1 2 1 1 1 1 3 1 1 (a)延停18 22 3 12 5 6 7 8 14 16 (b)延停放时270 330 45 180 75 90 105 120 210 240 (c)实际停放18 11 1 3 1 1 1 1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编号 17 18 19 20 停放255 270 285 300 1 0 8:00 1 1 2 1 3 1 0 9:00 10:00 11:00 3 1 1 0 1 1 1 2 1 3 1 0 12:00 1 1 2 1 3 (a)延停 20 (f)(b)延停放时 300 1965 (c)实际停放 1 (g) 0 1 2 1 1 1 1 1 1 1 1 小 计 停放车指0.2 0.2 0.2 0.2 0.5 0.7 0.8 0.9 0.6 0.9 1.0 0.9 0.9 1.0 0.6 0.9 1.0 0.6 0.5 0.5

16

第九章 行人交通调查

1. 简述行人交通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 简述行人交通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3. 如何进行行人步幅和速度的调查? 4. 如何进行行人流量调查?

5. 对行人过街进行调查时,地点和时间应如何确定?

第十章 公共交通调查

1. 简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2. 论述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大小与居民出行的关系? 3. 简述城市公交系统交通调查内容? 4. 简述公交车站调查内容?

5. 简述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6. 简述公共交通调查的目的?

第十三章 畅通工程调查

1. 简述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与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 2. 叙述城市实施畅通工程的目的? 3. 简述畅通工程调查的目的、意义。 4. 简述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因素?

5. 简述城市交通政策与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6. 简述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目标的五项量化目标? 7. 简述城市畅通工程调查的内容?

第十四章 交通规划调查

1. 交通规划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土地利用调查包括的具体项目有那些? 3. 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包括对象区域的那些指标?

第十五章 预可、工可及后评价调查

1.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步骤? 2.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3. 公路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4. 公路项目后评价的步骤?

5. 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后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6. 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后评价的区别有哪些?

18